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126章 挟关扶义

第126章 挟关扶义

第126章 挟关扶义 (第2/2页)

如今一看,他对自家刺史的敬佩更深了。
  
  酒泉与山丹百姓的精神面貌明显不同,山丹百姓只要身体健康,身上多少都会有些赘肉或腱子肉,雷打不动的在春种、秋收期间发新的夏衣和冬衣。
  
  除此之外,城内不少烈属读书写字,军营也有扫盲班。
  
  扫盲班的山丹军人常常在回家之后,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自家兄弟和孩子,将知识扩散出去。
  
  正因如此,街头时不时可以听到孩童嬉戏玩耍间背书或背乘法表的声音。
  
  倒是在这酒泉城,虽说百姓面貌比曾经来说变了许多,却始终不如山丹那边来得饱满。
  
  “要求不要太高,这年头能吃口饱饭,穿衣蔽体就已经很不错了。”
  
  刘继隆对自己治下的城池要求很高,但对于别的地方反倒要求不高,因为他知道要求高了也没有用。
  
  要求再多,当地也不会改变。
  
  只有他自己开始治理,才能将当地改变。
  
  现在的他管不了山丹以外的地方,所以他不管怎么说,都像是在吐槽酒泉的吏政。
  
  谈话间,二人也来到了衙门门前。
  
  马成先一步下马取出鱼符表露身份,随后解释道:“我家刘刺史受召而来,劳烦请通传一声,再喂好我二人的马匹。”
  
  “刺史、别将里面请!”闻言的班值伙长连忙将二人引进衙门,同时派人将他们的军马照看起来。
  
  二人走入衙门内,穿过院子后在正堂坐下。
  
  不多时,脚步声便从长廊传来,而出现之人却令二人感到诧异。
  
  “刘刺史、马别将,多日不见,可还记得高某?”
  
  高进达的身影出现在了二人眼前,二人连忙起身朝他作揖:“高转运!”
  
  “哈哈,不必拘泥礼数。”
  
  对于能见到刘继隆,高进达十分高兴,他上前扶起二人,并扶着二人坐下,笑着说道:
  
  “本以为你我二人无缘,不曾想节度使传召刘刺史前来,这还真是缘分。”
  
  闻言,刘继隆笑了笑,随后疑惑道:“节度使呢?”
  
  “节度使?呵呵……”高进达苦笑道:“你们来的太早了,如今才是正旦第三日,估计节度使他们才出发两天。”
  
  “即便再快,恐怕也要最少十日才能见到节度使。”
  
  正旦新春并非一日,刘继隆他们虽然赶得急,但张议潮那边却急不了,所以还未赶到。
  
  得知情况,刘继隆也没有着急,毕竟来都来了,总不能现在赶回去再赶过来,所以他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点了点头。
  
  “我本来都准备调往山丹担任县令,却不想你们的捷报传来,我只能担任转运使,先解决甲胄、粮草调动的事情了。”
  
  高进达坐在刘继隆身旁的位置,并未前往主位摆什么架子,语气也多是惋惜。
  
  刘继隆也是才知道高进达竟然差点成为自己的县令,因此不免苦笑道:“这还真是……”
  
  不待他说完,高进达压低声音道:“近来敦煌衙门中对你的非议可不少,节度使将召见的位置定在这里,想来也是为了保护你不被非议。”
  
  说罢,他脸上出现一抹忧色:“那群虫豸都想看到你收复凉州后与淮深争位,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搅起浑水。”
  
  “我清楚你与淮深的关系,不过我还是担心你二人的关系会受到这群人挑拨。”
  
  “不会的。”刘继隆勉强挤出笑容,随后余光瞥了一眼正堂内外:“节度使传召我,恐怕也是与这件事有关吧?”
  
  “嗯……”高进达紧皱眉头,没有欺瞒刘继隆的打算,同时还安抚他道:
  
  “不过你放心,节度使气度恢弘,这群人再怎么挑拨也干扰不了节度使。”
  
  “我知道。”刘继隆颔首,随后主动岔开话题,与高进达聊了一下甲胄和钱粮转运的事情。
  
  如刘继隆所想那般,瓜沙那群虫豸为了争夺凉州的官位,在瓜沙伊三州钱粮甲胄调运的问题上,不断拖延乃至创造新的问题。
  
  例如伊州说西州常有回鹘袭扰,因此甲胄必须留下装备当地州兵,以此来防备西州回鹘。
  
  同样理由的还有瓜沙二州,反正就是想利用甲胄和钱粮来逼张议潮妥协。
  
  对此,马成干脆骂道:“这群混账,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们却为了自己那点东西延误战机!”
  
  他将高进达的心里话给骂了出来,但高进达却不能附和,只能岔开话题道:“我让人做些吃的,这些日子我作陪,好好陪陪你们。”
  
  “行!”刘继隆没有拒绝,毕竟他前面确实没吃饱,如今一个时辰过去,确实有几分馋意了。
  
  见他同意,高进达也就起身离开了。
  
  在他离开之后不久,便有人来安排二人的住宿问题。
  
  二人被安排到了内堂左边的西厅堂,各自一间屋子,还算宽敞整洁。
  
  在城墙夯土的这个时代,河西衙门的屋舍却已经是砖瓦结构了,因此不管去到河西任何一座城池的衙门入住,都不可能住的太差。
  
  接下来的日子,刘继隆无非就是跟着高进达看看酒泉的变化,偶尔聊聊收复凉州的准备。
  
  站在酒泉的城墙上,二人漫步马道中俯瞰城池内外。
  
  城外的耕地和刘继隆离开酒泉时没有太多变化,城内变化虽然有,却不算特别大。
  
  望着这一切,高进达都不免叹气道:“河西十余城,能你所治山丹那般城池,找不出一个。”
  
  “我也只是得了各州支援罢了。”
  
  刘继隆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一个人就能让山丹发展的那么快,说到底还是张议潮和张淮深给山丹的资源足够多,他才能够得以施展拳脚。
  
  “不……”高进达摇头道:“你三次东略,为山丹夺得了多少牧群、马匹和耕牛?”
  
  “若是没有这些,哪怕其余四州给了你十几万石粮食,你又哪里能在这么短时间,使得山丹开辟那么多荒田呢?”
  
  “山丹的事情,我看过甘州送来的文册,其中山丹的情况可以说描述的事无巨细。”
  
  “我如果没有猜错,甘州文册中的山丹情况,应该都是直接抄录你派人送去文册中所描述的情况。”
  
  “以此等速度继续下去,恐怕七八年后,山丹就是整个河西的大粮仓了。”
  
  高进达感叹着,刘继隆却没有直接承认。
  
  见他一言不发,高进达这才叹气道:“淮深的书信我没看,但淮溶写信和我商量过……”
  
  他抬起头与刘继隆对视,末了才继续道:“你想去陇右自立门户,是否?”
  
  “簌簌……”
  
  寒风如刮骨刀,将人脸颊吹得生疼,刘继隆没有回答是否,但高进达却也明白了他的想法,不由认可般点头道:
  
  “若是你真的出走,对节度使和淮深乃至河西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
  
  高进达的发言让刘继隆错愕,他还以为高进达会觉得自己恩将仇报。
  
  “何解?”他开口询问,高进达却沉吟片刻后才道:
  
  “我与悟真聊了一些,加上这些日子在敦煌所见的争斗……唉!”
  
  他长叹一声道:“我虽不想承认,但朝廷恐怕并不放心我们。”
  
  “因此我想了想,若是你去了陇右自立门户,朝廷是否会觉得河西内部有争斗,故此对我们放心不少呢?”
  
  “若是你在陇右坐大,进而威胁到了关中,那朝廷会不会为了掣肘你,进而对河西更加放心,乃至扶持河西来掣肘你?”
  
  刘继隆没想到,昔日对唐廷崇拜的高进达,竟然也能说出这番话。
  
  更重要的是,刘继隆自己都未曾想过,自己在陇西坐大会让唐廷扶持河西。
  
  不过以历史上唐廷为了掣肘归义军,竟然选择扶持西州、甘州等处回鹘做大的决策,自己若是真的把事情闹大,唐廷恐怕真的会扶持与自己“有仇”的归义军来掣肘自己。
  
  这么想着,他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反倒落地了。
  
  瞧着城内升起的渺渺炊烟,刘继隆不紧不慢的开口。
  
  “倘若真的如此,倒也算我还报恩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