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35章 治蝗灾,胜天半子

第35章 治蝗灾,胜天半子

第35章 治蝗灾,胜天半子 (第1/2页)

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
  
  ——这场大胜于人心上的振奋作用,其实要远远超过具体利益。
  
  在当前这种天灾不断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一场大胜更能提高士气。
  
  顾熙想要的也正是如此。
  
  此战刚刚结束,他便命人于天下之间散播消息。
  
  当这消息彻底传开之后。
  
  朝野皆震!
  
  如今的大汉庙堂与当初顾晟顾康时可不同。
  
  多年的摄政已经让顾熙与其他大臣拉开了明显的差距,没有人会在意顾熙到底还能立下多大的功劳。
  
  毕竟再怎么立功,顾熙也只能走到这儿了,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如今听闻大胜自然皆是大喜。
  
  而对于刘祜与邓绥而言。
  
  顾熙只要安全便对大汉而言是一件好事,更别说大胜了。
  
  至于民间的反应则要更为激烈许多。
  
  许多百姓都将此次大胜的功劳,归功在了当初顾熙的洛水祭祀上。
  
  在这种情况之下。
  
  关于朝廷的一些谶纬迷信的传闻也是不攻自破。
  
  加之朝廷的赈灾始终都没停过!
  
  就在这种种传言之下,大汉的人心回来了!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哪怕天灾仍旧不停。
  
  但只要人心上的阴霾渐渐散去,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这一系列的天灾还是不可能动摇到大汉的国本。
  
  最关键的是,顾熙的手段这还未完。
  
  在察觉到民心的转变之后,顾熙又马不停蹄的安排起了一桩桩人工祥瑞之事。
  
  什么古碑显字、神鸟传书、白雉惊现世间、麒麟现世等等各种传闻。
  
  他甚至连演都不演一下。
  
  只是让人去传。
  
  流言的力量从古至今,皆如隐匿于暗处的潮水。
  
  看似无形,却能在关键时刻掀起惊涛骇浪,左右着局势的走向。
  
  借着此次大胜的东风。
  
  这一桩桩的流言,以惊人的速度流向大汉各地。
  
  “什么?有白雉现于山林?最后竟自己走进了京城?哎呀,此乃大兴之召啊!”
  
  “听闻了嘛?泰山之巅降下一块巨石,上面现文,说我大汉之天灾只是上苍的考验,若是能够渡过天灾,便可万世昌盛?”
  
  “景星现于夜空之下?此事可是真的??”
  
  “.....”
  
  到了最后,甚至都不再需要顾熙再去安排什么,当这种传闻彻底传开之后,百姓们自己便会搞出极多的神迹接着传下去。
  
  回来了...
  
  都回来了!
  
  昔年那个国威滔天的大汉似乎是真的回来了!
  
  哪怕仍有术士仍想散布谣言,但仍是挡不住这种大势,甚至都出现了百姓愤起而直接殴打术士之事。
  
  而顾氏的声望竟然也在这股东风之中疯狂上涨。
  
  这一切可谓是让顾易看的瞠目结舌。
  
  怎么感觉....顾熙对于鬼神之说的态度,比顾康顾晟他们还要更加不屑呢?
  
  这要是真的能继续传承下去。
  
  顾氏子弟的思想究竟能领先多少啊?
  
  而且这事对于政治手段高的人而言,有很大的几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确实是完全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
  
  整个大汉庙堂都在等着顾熙归来。
  
  尤其是刘祜。
  
  王圣的突然溺水而亡,这让刘祜十分的伤心。
  
  他自幼便对这个乳母有着很深的感情。
  
  如今王圣一死,他对于顾熙的那种依赖感就更深了,无时无刻都在等待着顾熙的归来。
  
  不过顾熙却并没有打算直接归朝。
  
  如今大汉人心已定。
  
  他就是要利用这次机会,彻底将大汉于水火之中拉出来。
  
  赈灾!
  
  他不打算再坐镇于朝廷之内总览全局了。
  
  各地的赈灾方略已经基本确定。
  
  接下来的便是要抓细节。
  
  赈灾之事的油水极大。
  
  顾熙虽然一直在盯着这件事,但是在利益面前,人心总是显得过于薄弱。
  
  如今庙堂安定,人心渐暖。
  
  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展开全面的行动。
  
  那大汉若想真正的彻底渡过这一次的劫难,注定要用极为漫长的时间。
  
  他先是去了并州、凉州受灾最为严重的州郡。
  
  亲自监督着官员赈灾的进度。
  
  并借用他如今的声望,来安抚当地的民心,再通过实际的考察,来对赈灾计划进行更为细致的改变。
  
  这种效果是惊人的。
  
  顾熙的声望太高了。
  
  如今的他甚至都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当初的顾康。
  
  有着摄政的身份在,他对各地官员都有着生杀罢免之权在。
  
  各地官员畏之如虎。
  
  当听闻顾熙竟亲自赶到之后,根本没有人敢在赈灾上做任何的手脚。
  
  无数百姓对顾熙可谓是感恩戴德。
  
  顾熙真的就成为了那一束光,要破开那笼罩在整个大汉之上多年的阴霾。
  
  然...事情注定不可能一直顺利。
  
  天灾并不会因为人力而做出半点的改变。
  
  ——永初四年。
  
  各地仍是发生了蝗灾。
  
  其实蝗灾这种灾害就是如此,只要一地发生了蝗灾,当年的蝗虫便会留下数之不尽的虫卵。
  
  次年再来。
  
  这是目前这个时代难以处理掉的难题。
  
  顾熙亲自赶往了灾地进行观察,并着人将顾康当初留下的所有书都取了过来,开始细细的钻研。
  
  顾康于农耕方面的才能就不用多说了。
  
  在顾易的教育之下。
  
  他的农耕水平对于当前时代就是碾压。
  
  而顾康自然也留下了一些应对蝗灾的方法。
  
  顾熙在认真研究之后。
  
  决定行翻土之策!
  
  这是顾康留下来的方法,与当前时代大部分的办法都不同。
  
  就是在蝗虫产卵的时候进行大规模翻土。
  
  并且这次翻土还要更深一些。
  
  将所有虫卵都埋在地下,增加其孵化出来的难度,并更换当地一向种植的作物。
  
  这是顾康关注农耕多年才发现的经验。
  
  虽然顾熙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解决如此大的蝗灾,但既事已至此,又何须忧虑?
  
  而邓绥这个女子最大的特点便是极有魄力。
  
  她根本不像是普通女子那般面对大事之时便会慌张,犹豫。
  
  在收到顾熙的书信之后。
  
  她根本就没有犹豫,直接便答应了此事,全权交于顾熙。
  
  当然,顾熙自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此事于全天下施行。
  
  且不说大汉能不能撑得住如此的消耗。
  
  若是此事无用的话,对于刚刚才有所恢复的民心会造成重大打击。
  
  他只是选择在蝗灾最为严重的州郡开展实验。
  
  ——冀州!
  
  没错,此次蝗灾最为严重的便是冀州。
  
  冀州本就是产粮大州,人口密集。
  
  且因为有着顾氏的存在,如今冀州的人口其实远比历史之中还要多。
  
  在农耕方面的发展,可谓是远远超过其他州郡。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涉及天下的蝗灾对整个冀州的打击是最大的。
  
  而且作为顾氏经营多年的大本营。
  
  于冀州开展,百姓绝对会给予足够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