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第33章 洛水祭祀,以安人心 (第1/2页)

洛阳。
  
  昏暗的天空之下。
  
  无论是大汉的庙堂,亦或是百姓之间,仿佛都被遮上了一层阴霾,久久难散。
  
  皇帝崩世了!
  
  当这个消息从宫内传出来之时,天下巨震。
  
  哪怕他只是个孩子。
  
  甭说如历代先帝一般施恩于天下,甚至就连与群臣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但他也是个皇帝。
  
  顾康的学派核心虽是“敬鬼神而远之”。
  
  但“君权神授”亦是其中纲领。
  
  且更何况如今的大汉天灾不断,此时此刻刘隆崩世就仿佛是证实了那些传闻一般。
  
  ——人心失散!
  
  但顾熙目前要面对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国不可一日无君。
  
  刘隆虽年幼,但却亦是皇帝,需修建皇陵。
  
  这一桩桩的事都绕不开他这个摄政大臣。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野上的非议自然也是不断。
  
  陆陆续续的上书接踵而至。
  
  直指太后邓绥。
  
  且对于该立何人为君,群臣与邓绥之间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群臣认为刘胜的厥疾并不严重,提议立刘胜为君,并想让邓太后直接将权力交回皇帝。
  
  而邓太后则是想立清河王刘庆之子刘祜为帝。
  
  刘祜自幼便受到刘肇的喜爱。
  
  直接过继给刘肇,让其继承皇位也无不可。
  
  其实按照血脉而言,自是刘胜这个刘肇的长子占优。
  
  但问题就出在他的厥疾身上。
  
  而对于顾熙而言。
  
  他要考虑的与其余人又不同。
  
  相比于其他大臣,顾氏如今是超脱于外的,立何人为帝都不会影响到顾氏的利益。
  
  只要顾熙还在那顾氏便不会受到影响。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天下。
  
  刘胜的厥疾虽看似不严重,但若是真的再出了问题。
  
  大汉在这种情况若是再有帝王崩世。
  
  该当如何?
  
  这岂不是要让天下人都认定了朝廷已经失去了老天的眷顾?
  
  在再三思虑之下,顾熙同意了邓绥要立刘祜为帝的想法。
  
  对于这个决定,群臣只能接受。
  
  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祜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虽略显随意,但相比当初的刘隆却也好上很多。
  
  毕竟刘祜也已经十三岁了,自己本就能够做很多事。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当即便有人提出让邓绥还政于刘祜。
  
  只让顾熙摄政治国即可。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前来找到了顾熙。
  
  希望让顾熙如当初一般,起到带头作用,助群臣将邓绥手中的权力废掉。
  
  但顾熙现在又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当初的窦太后可与邓绥不同。
  
  邓绥虽然也提拔了邓氏的几个子弟,但是邓骘等人的才能都十分不错,无当初窦宪那般擅权之举。
  
  而且邓绥从来都没有将主意打到顾氏身上。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便是最重要的。
  
  接连的天灾,致使人心不稳。
  
  这可不仅仅是能抗的过去就能安稳渡过的。
  
  四代明君留下的天下根基确实稳固。
  
  但若是再在此时掀起朝野内斗,极有可能便会动摇国本。
  
  大汉若是真的出了意外。
  
  且不说顾熙这个摄政大臣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号,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怎么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朝堂绝对不能生乱。
  
  这是顾熙的底线。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稳住天下的局势。
  
  顾熙十分严厉的警告了众臣,旋即又安排起了刘隆的丧事。
  
  接连帝崩,这对百姓的徭役压力极大。
  
  若是没有天灾倒是还好。
  
  但如今便要万般从简。
  
  在顾熙的要求之下,刘隆被葬在了刘肇的慎陵区域之内。
  
  对于这事,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刘隆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能以皇帝的身份下葬就足矣。
  
  随后顾熙便可是着手准备稳定百姓之心。
  
  皇帝崩世的影响太大了。
  
  甚至是就连顾熙他自己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说是直接能稳定住人心是不可能的。
  
  顾熙唯有并加大对灾地的救助,企图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刘祜登基了,宣布改元“永初”。
  
  期待着万象更新,大汉能从这般接连不断的天灾之中安然度过。
  
  朝政仍由邓绥、顾熙把持。
  
  尽管群臣们对此的意见极大,但有着顾熙的警告,这些人倒也并没有什么异心。
  
  最起码是将情绪全都压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此次新帝登基能够让这天灾过去。
  
  ——但就在永初元年,正月。
  
  颍川郡地陷;
  
  伤亡无数。
  
  三月。
  
  先是天变,后京师洛阳大风,屋瓦皆飞。
  
  六月。
  
  河东地陷,地下涌出黑水;
  
  十月。
  
  豫州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
  
  地动、大雨不断引发山洪、风灾、
  
  各地灾情不断,殃及大汉各地,天下人心动荡。
  
  各地术士云集传闻不断,甚至昔日今文学派的理论再次被一一提及。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
  
  谶纬迷信本就已经在天下风行多年,而反观顾康的学说才提出来多久?
  
  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
  
  甚至就连顾熙这个摄政太傅都渐渐有了非议。
  
  不得已之下,邓太后终是下诏罪己。
  
  称“政失厥中,致灾屡降”,并大赦天下。
  
  这确实是个好手段。
  
  维持天下人心不崩溃的方式朝廷确实有很多。
  
  毕竟如今之大汉可刚刚经历了四代明君。
  
  但要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让人心安定下来,光凭着这些又怎么可能足够?
  
  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而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唯有通过相同的未知手段,才足以彻底让人心平定。
  
  .......
  
  长乐宫。
  
  当邓绥听到顾熙说要亲自前往洛水,带领灾民祭祀顾康之时,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紧接着,她毫不犹豫地连连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顾熙,急切地说道:
  
  “万万不可!”
  
  “如今大疫不断。”
  
  “太傅岂能亲自前往洛水与灾民祭祀?”
  
  “若是太傅受到了影响,朕无颜面见孝和皇帝且不说,我大汉国本定会动摇!”
  
  邓绥的态度十分坚决。
  
  她本就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子,自然知道顾熙如今对大汉的重要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