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32章 灾患丛生,大汉之劫

第32章 灾患丛生,大汉之劫

第32章 灾患丛生,大汉之劫 (第1/2页)

刘肇的突然崩世,仿佛就为这正在蓬勃发展的大汉按下了暂停键。
  
  百天的天子;
  
  摄政的太后与臣子;
  
  整个大汉自这一日起,就好像是已经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稍有不慎,一切便会顷刻崩塌。
  
  ........
  
  在这种时局危险之时,顾熙与顾康之间的差距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顾熙的政治属性确实算是优秀。
  
  但却也做不到如顾康那般深谋远虑。
  
  他做不到时刻都保持坦然,能立刻调整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政事。
  
  当摄政重担压到他的身上之时。
  
  顾易能明显的看出来,顾熙有些迷茫了。
  
  这或许也有着年龄还小的关系。
  
  直至过了两日后,他这才有所好转,前去见了太后。
  
  长乐宫。
  
  当邓绥看到顾熙走进来后,表情并未有何变化,只是淡淡道:“予还以为,先帝所托非人。”
  
  “太傅会一蹶不振呢。”
  
  邓绥的语气颇为严肃,给人的感觉格外威严。
  
  “臣,拜见太后。”
  
  顾熙先是拱手行礼,旋即轻叹道:“先帝崩世,臣悲痛不已,确有疏忽了。”
  
  “今日臣来见太后,便是商谈朝政之事。”
  
  对于如今朝堂上的情况顾熙其实十分清楚。
  
  群臣不安。
  
  这件事必须要迅速解决,如若不然的话,随着时间的流去此事绝对会愈发严峻。
  
  甚至足以威胁到大汉的社稷。
  
  邓绥确实是个十分聪明的女子,听到顾熙这话后,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沉吟了片刻,旋即正色道:“太傅有何想法?”
  
  “臣意让陛下直接登基。”
  
  顾熙立刻开口,沉声道:“必须要朝堂大臣、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汉君位稳固。”
  
  “直接登基?”
  
  邓绥微微蹙眉。
  
  如今大汉礼制完备,且是以孝治天下。
  
  按礼而言。
  
  天子崩世,先行国丧,新君要经守孝、祭祀等一系列程序后,才可行登基大典。
  
  顾熙如今显然就是要跳过这些。
  
  虽看似于礼不和。
  
  但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却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不得不说,邓绥才智确实不凡。
  
  她只是想了想后,便点了点头:“太傅所言有理,新君却应直接登基,稳江山社稷。”
  
  说着,她的语气一顿。
  
  “然...这登基大殿,该有何人代天子前去呢?”
  
  登基大典可不是小事。
  
  其中规矩繁多。
  
  敬天地,祭宗庙。
  
  这一系列的规矩,显然不是一个百天天子能够完成的。
  
  邓绥这话,显然便是要在摄政之中分一个高下了。
  
  其实这也是当前大汉人心动荡最重要的原因。
  
  天子年幼太后依礼摄政。
  
  而顾熙又是先帝临终托孤的摄政重臣。
  
  这两者之间,不分上下便定会引起波澜。
  
  没办法,刘肇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从小的经历让他有着对外戚的防范,但要说是能完全信任顾熙这个臣子,又怎么可能?
  
  他这样安排,本就是要让两者相互牵制。
  
  这就是帝王心术之中的平衡。
  
  也好在无论是邓绥也好,亦或是顾熙也罢。
  
  两人都十分的清楚如今的大汉根本经受不起内斗,如若不然定会引起更大的乱子。
  
  邓绥说起了这话,自是在问顾熙的态度。
  
  顾熙自然能听出她话中的深意。
  
  不过倒也并未犹豫,十分坦然的便道:“于公于私,自是由太后代行。”
  
  “哦?”邓绥表情微微一变,似乎是对顾熙的反应有些诧异。
  
  以如今朝堂上的形势来看,群臣们都需要进行站队。
  
  顾熙的此举。
  
  实在是能给太多人留有遐想空间了。
  
  这已经算是在让权了!
  
  且还表现的如此坦然,邓绥自是有些诧异。
  
  但紧接着,顾熙的表情就突然严肃了起来,紧紧的盯着邓绥道:“臣只是会帮先帝看好这个天下。”
  
  “以待天子及冠,替先帝将整个天下交于陛下之手。”
  
  顾熙的语气出奇的严肃。
  
  他可以让权!
  
  但邓氏也别想着如当初的窦氏那般。
  
  这是底线。
  
  邓绥默默的看着顾熙,沉吟了片刻,旋即淡淡一笑:“有太傅此话,予心安矣。”
  
  “还请太傅放心。”
  
  “予非窦后,自会与太傅一般,替天子看好整个天下。”
  
  “太傅请先回府吧。”
  
  “待到明日,自可召集百官言陛下登基之事。”
  
  无声的合作。
  
  顾熙微微点了点头,旋即便朝着邓绥行了一礼后,转身便走出了长乐宫。
  
  次日,此事传出,朝野震动!
  
  并不是因为天子直接登基,毕竟所有人也都明白,这也算是朝局所迫。
  
  真正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是顾熙竟然让权了!
  
  此事的影响对于群臣而言太大了!
  
  自刘肇崩世起,满朝群臣便一直在考虑着如何站队的问题。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心病。
  
  面对这执掌天下的权力,两人又怎么可能不争权?
  
  而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只要邓绥顾熙争斗一起,他们又怎么可能不进行站队?
  
  要想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孑然一身。
  
  那注定是两边都不讨好,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能走到今天之人哪个不是老狐狸?
  
  这个道理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最关键的是,有着阴氏全族罢官的下场在前。
  
  这件事对于群臣而言,可以说都是关乎着身家性命的选择,他们自然无比忧愁。
  
  但现在....顾熙竟然让权了?
  
  这对于群臣而言,既是震惊又是有些欣喜。
  
  邓绥与顾熙之间没有争斗。
  
  对于他们也好,对于整个天下也罢,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至于让刘隆直接登基这种事。
  
  反倒是没有人在意了。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刘隆登基。
  
  邓绥以太后之身代行大殿,以女君之名亲政,宣布改元延平。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对于顾熙的这个选择并没有丝毫意外。
  
  如今的大汉还没有到礼崩乐坏的时代。
  
  世人注重品德。
  
  而顾氏本就有着家规,且数代人也都进行着相对的教育。
  
  顾熙能做出这种选择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
  
  随着时间的流去。
  
  群臣们也是从一开始的难以相信,到渐渐地相信了顾熙与邓绥两人不会再争斗了。
  
  整个大汉的朝堂就仿佛是回到了往常那般。
  
  没办法,毕竟顾熙从刘肇患病开始,便一直帮他处理着朝政。
  
  群臣们对此,也都习以为然了。
  
  哪怕就算如今是摄政,竟然看上去与往常那般也没什么变化。
  
  至于邓绥,则成了如当初刘肇一般的存在。
  
  这就是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邓绥确实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女子,对于局势的判断十分精准,并没有打压顾熙的意思。
  
  而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庙堂人心渐安。
  
  且如今顾熙还有了摄政之权。
  
  处理起各种政务更是有着巨大的便利,整个大汉都仿佛再次恢复到了刘肇在世时的样子。
  
  但就在延平元年四月壬辰;
  
  ——会稽郡发生地震。
  
  波及范围极广,伤民无数。
  
  五月;
  
  ——京师洛阳及周边连降暴雨,致使洛水泛滥,农田被淹,灾民流离失所。
  
  河东垣山崩,伤民不计其数。
  
  六月;
  
  北方诸郡发生蝗灾,蝗虫群蔽天而至,食稼尽空,致使流民无数。
  
  一连串的灾害接踵而至。
  
  顾熙越来越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