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200章 商道畅通

第200章 商道畅通

第200章 商道畅通 (第2/2页)

被区区旅帅驳了面子,杨复恭也不恼怒,毕竟陇右是强藩,不是他能横行的地方。
  
  他将目光放到了狄道城内的屋舍中,却见干道两侧并不是坊墙,而是沿街的房屋。
  
  这些屋舍多为砖木结构,而这样的结构让杨复恭及剑南道兵将们错愕。
  
  “这些屋舍都用砖头搭建?”
  
  “这得用多少钱粮啊……”
  
  “你们看看这些小院,沿街高两层,都是商铺的规制,里面竟然还有院子?”
  
  “这狄道百姓竟如此富庶?”
  
  在百姓普遍还是土屋茅草顶的这个时代,砖瓦木屋无疑是富庶之家才能居住的屋舍,然而在这狄道城内竟然家家都是如此结构,这让剑南道兵将如何不羡慕。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居住狄道城内的,大部分是国殇墓园内牺牲将士的烈属,因此才能住上如此屋舍。
  
  不过他们若是知道了,恐怕心里会更加骇然。
  
  晚唐武人虽然跋扈,可也不是谁都有跋扈资格的。
  
  除了牙将和牙兵,那些普通的州兵是没有资格跋扈的。
  
  魏博镇治下牙兵八千,而州兵却有六七万,能够住上砖瓦房的,大部分都是牙兵和少量州兵将领。
  
  牙兵的待遇和州兵的待遇,不能说天差地别,只能说差距很大。
  
  在杨复恭他们看来,陇右军基本都是州兵,但战斗力比各军精锐还要强,这是他们所羡慕的。
  
  拿军饷来说,陇右军的普通兵卒,每年军饷是十二石粮加十匹麻布,偶尔刘继隆会赏赐绢帛,油盐酱醋茶等物……
  
  这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三贯罢了。
  
  相比较之下,剑南道的州兵军饷都接近二十贯,而镇守西线的精锐,时不时还需要赏赐,整体军饷在二十贯左右。
  
  若是神策军、河朔牙兵,那则军饷更高,几乎是陇右军的五倍,剑南西川军的三倍。
  
  他们不明白刘继隆开出那么点军饷,竟然还能训练如此强军。
  
  “诸位请下马,旅帅以上可入正堂!”
  
  在他们沉浸在狄道百姓为何如此富庶的时候,他们的脚步却已经来到了都护府内。
  
  “都护府?”
  
  “这位不是观察使吗?”
  
  “这逾越了吧……”
  
  瞧着“陇右都护府”的牌匾,剑南道的兵将窃窃私语。
  
  好在他们说着蜀中方言,陇右军的旅帅也听不懂,不然杨复恭还未进门便要惹上麻烦了。
  
  “多谢旅帅为某带路。”
  
  杨复恭翻身下马,对旅帅作揖感谢后,便转身对自己带来的将兵吩咐道:“稍许会有人来带走这三百多匹织锦,勿要阻碍他们。”
  
  “是!”剑南道兵将作揖应下,随后下马等待杨复恭出来。
  
  杨复恭朝大门走去,大门左右矗立两伙甲兵。
  
  尽管他们多为新卒,可他们过往身为奴隶的经历却让他们看上去生人勿进,并不好惹。
  
  面对他们的眼神,杨复恭只当他们是百战老卒,只是稍微有些年轻罢了。
  
  这般想着,他被门口的陇右军伙长带入大门,沿着长道向内走去。
  
  长道左右是膳馆、寅宾馆、监牢、快班门等衙门。
  
  走过长道,摆在眼前的是仪门,然后是正门。
  
  随着他走入正门,他当即便看到了二十余步外的正堂,不由加快脚步,跟着伙长来到了正堂外。
  
  “节帅,剑南道的杨监军带到了!”
  
  “请杨监军入内。”
  
  刘继隆的声音传出,声音沉稳威严,却不失音容。
  
  杨复恭胯步走入堂内,随后朝诸位躬身作揖:“剑南道监军杨复恭不请自来,请节帅勿怪。”
  
  “杨监军请入座。”
  
  刘继隆开口,而杨复恭也抬头快速打量了一眼刘继隆,心中惊艳,但依旧保持镇定。
  
  刘继隆的样貌,可比历年科举的探花使要好看太多太多了。
  
  这样的人竟然是奴隶出身,这让杨复恭不免觉得那些吐蕃人太过愚蠢。
  
  “听闻杨监军有生意要与某做,不知是何生意?”
  
  刘继隆高坐主位,而高进达、张昶、崔恕坐在右边椅子上,将左首及左边椅子留给了杨复恭。
  
  杨复恭坐在左首位,见刘继隆询问,他连忙作揖道:
  
  “剑南道缺乏骡马,而陇右为昔年三大马场之首,故此前来叨扰,希望采买些骡马。”
  
  “骡马?”刘继隆愕然,他这里马匹倒是很多,骡子那是真的没有多少。
  
  “不瞒监军,某麾下牧场确实有不少挽马,但骡马确实没有太多。”
  
  “不知监军需要采买多少匹骡马,若是数量不多,陇右的牧场应该能凑出些来。”
  
  闻言,杨复恭也有些错愕,他没想到刘继隆连骡子都不怎么培育,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这说明陇右牧场的马匹很多。
  
  这么想着,杨复恭作揖询问道:“某想要采买两千七百头骡马,不知陇右骡马与挽马马价如何?”
  
  见他询问,刘继隆目光看向高进达,高进达也作揖道:“某为陇右都护府长史高进达,在此见过杨监军。”
  
  “见过高长史……”杨复恭恭敬行礼,而高进达也道:
  
  “陇右骡马作价两贯,而挽马作价六贯,不知监军以为如何?”
  
  “两贯?”杨复恭眼前一亮,他没想到陇右的骡马价格竟然这么便宜。
  
  他此次带来了三百七十二匹织锦和一千匹绢帛,至少作价五千贯。
  
  原本他是想着带这些织锦先来试试价格,却不想陇右骡马价格竟然如此便宜。
  
  要知道陇右未收复前,剑南道想要购买马匹,只能从灵州前往泾原,南下凤翔、山南道后进入剑南道。
  
  每经过一个藩镇,便要遭遇盘剥一次。
  
  灵州作价三贯的挽马,等带回剑南道时,价格起码九贯。
  
  现在陇右马价仅六贯,而他手中除了带来的这些织锦绢帛,还有六千五百多匹绢帛放在扶州。
  
  这六千五百匹绢,即便按照剑南道每匹八百钱的价格,也价值五千二百余贯。
  
  这一前一后,足够买一千匹挽马和两千匹骡马,还有剩可带回。
  
  想到这里,杨复恭询问道:“不知牧场内有多少骡马?”
  
  “能售出的骡马仅一千三百头左右,监军不如考虑考虑挽马?”
  
  高进达担心自己价格太高了,毕竟他们从灵州采买挽马,也不过才两贯半罢了。
  
  这边卖给杨复恭,他们转头就能去灵州采买更便宜的回鹘、鞑靼马。
  
  “不知可否用织锦、绢帛抵钱?”
  
  杨复恭没有贸然采买,而是询问了付账的方式。
  
  “自然可以。”高进达十分高兴,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把织锦绢帛倒手卖给关内道的八镇兵马,两头赚钱。
  
  见他这么说,杨复恭也很高兴。
  
  他不管高进达怎么赚钱的,他只知道被陇右军盘剥一道,总比走另一条道,被朔方、泾原、凤翔、山南等军分别盘剥要好。
  
  “我此次带来了三百七十二匹织锦和一千匹绢帛,采买一千三百头骡马后,能否再采买四百匹挽马?”
  
  杨复恭小心询问,而高进达不假思索道:“自然可以!”
  
  见状,两人十分高兴的敲定了此次生意,杨复恭觉得省钱了,而高进达则是觉得赚疯了。
  
  眼见生意达成,杨复恭向刘继隆作揖道:
  
  “节帅,不知日后采买骡马价格,是否还如今日这般?”
  
  “若是如此,我剑南道日后采买骡马,必然考虑陇右,此外我等愿意开通两地商道!”
  
  闻言,刘继隆也露出笑容,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要剑南道开放商道,那他小偷小摸的买些奴隶来陇西也实属正常。
  
  只要数量不多,白敏中也没有必要和自己翻脸。
  
  至于白敏中买这么多骡马做什么,刘继隆不用想都知道他是准备练兵。
  
  只是可惜,就他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他在剑南道似乎没待几年就被调走了,而剑南道的兵马在面对南诏入侵的时候,其表现堪称废物。
  
  想到这里,刘继隆颔首道:“某拍案,马价就此定下。”
  
  “此外杨参军还需要什么商货,也可与高长史详谈,陇右断不会拒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