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200章 商道畅通

第200章 商道畅通

第200章 商道畅通 (第1/2页)

“你说什么?”
  
  堂内,刘继隆以为自己听错了,眉头紧皱。
  
  “节帅,那小七娘子当真不错!”
  
  曹茂怕刘继隆不信,立马开始描述起了小七娘子,并接着道:
  
  “那小七娘子还是如今渤海封氏的嫡孙女,您娶了她后,也算半个名门了。”
  
  “另外……”
  
  曹茂把小七娘子夸得天花乱坠,刘继隆却狐疑看着他,等他停下后才问道:
  
  “你这厮,莫不是收了杨知温的钱?”
  
  “我没有!”曹茂如炸了毛的猫般解释道:
  
  “我只是觉得那小七娘子确实适合节帅,况且您若是和封尚书结为姻亲,迁徙饥民之事肯定会更加顺利!”
  
  他这话一出,确实让刘继隆不得不考虑了起来。
  
  诚然他不在意什么所谓的名门嫡长,但他在意如何壮大陇右。
  
  封氏已经这么赶着来招自己为婿,自己若是接二连三拒绝,不免有些折了封敖的脸面。
  
  哪怕他们不会因此这件事和自己撕破脸,但双方心底始终会有芥蒂。
  
  若是娶了那所谓的小七娘子,能得到封敖的全力支持,那陇右人口不足的困境便很快能得到解决。
  
  此前他是怕那小七娘子长得丑,现在既然曹茂都说那小七娘子不差,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节帅,封尚书将陪嫁的奴仆提升到了三千人……”
  
  曹茂最终给了刘继隆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那就是三千人的陪嫁。
  
  这里所谓的奴仆,大部分是饥民,而陇西急缺人口,这些饥民就是劳动力。
  
  想到这里,刘继隆沉吟片刻后才道:“既然如此,你去找高长史取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绢帛两千匹作为聘礼。”
  
  “之后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事情,便由你和高长史、崔参军三人合力操办吧。”
  
  毕竟只是联姻,刘继隆不想跑来跑去的,把事情交给曹茂他们去办就行了。
  
  至于这些聘礼虽然价值七八千贯,但那三千奴仆的价值远超它们,因此由都护府出钱也没什么。
  
  “是!”曹茂激动地好似他娶妻一样,急匆匆的退下去了。
  
  不过退出到一半的时候,曹茂突然反应过来,回头询问道:“节帅,您的表字是什么?”
  
  “表字?”刘继隆愣了下,片刻后才开口道:“牧之。”
  
  “是!”曹茂应下,转身继续向外走去了。
  
  三日后,高进达派陈瑛提领四百精骑,护送曹茂与聘礼前往兴元府南郑县下聘。
  
  他们抵达山南西道境内后,杨知温便带着二百精骑为他们引路。
  
  虽然同样是精骑,可陇右精骑与山南精骑明显不同。
  
  陇右的精骑人皆双马,不论是乘马还是军马,都是西域骏马与河曲马繁育的后代,体高近五尺,比山南精骑所乘军马高出大半尺。
  
  马匹都如此,更别提精骑了。
  
  陇右精骑皆是虎背熊腰之徒,每次操练必吃足量的肉食,身材的纬度比山南精骑大出一圈。
  
  在人、马都小了对方一圈的时候,山南精骑不免有些露怯。
  
  九月初一,随着曹茂、陈瑛他们抵达兴元府治所的南郑县,封敖、封邦彦等人也带着衙门的文武官员在衙门门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起初二百山南精骑抵达时,众人还不觉得有什么,待到四百陇右精骑与挑着聘礼的民夫抵达时,他们才感觉到了不一样。
  
  “哔哔——”
  
  随着木哨声响起,四百精骑齐刷刷下马,二百人留下看守马匹,二百人在衙门前集合为小方阵。
  
  “哔哔——”
  
  哨声再度响起,二百精骑躬身作揖:“见过封尚书……”
  
  动作整齐划一,唱礼声格外隆重,这使得山南西道的文武官员汗毛竖立,都暗自感叹封敖找了一个不得了的孙女婿。
  
  “好好好……”
  
  封敖在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位置上待了几年,却从未被治下将兵如此对待过,当下不由得高兴道:
  
  “美成,赶紧为牧之的这些将兵安排桌席,带他们好好休息。”
  
  “是!”
  
  封邦彦心里也高兴的紧,渤海封氏现在已经落寞,自家阿耶早早病逝,而阿翁虽然官拜山南西道节度使,但毕竟年岁太高。
  
  若是阿翁离世,那封氏之中甚至找不出一个正五品以上的官员,迟早会落魄为寒门的。
  
  现在自己找了刘继隆这么个妹夫,即便是朝廷也不敢轻易拿捏自家阿翁了,而自己也将平步青云。
  
  想到这里,封邦彦对曹茂、陈瑛乃至那些陇右军的弟兄都十分热情。
  
  待精骑们被封邦彦派人带去休息后,曹茂也按照礼制下聘,双方交换聘书,随后开始纳彩。
  
  纳彩是指男家于迎娶前一个月,将结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谓“送日子”。
  
  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谓“送嫁妆”,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谓之“开剪”。
  
  那两千匹绢帛虽然上不得台面,但胜在数量足够多,而且封敖与封邦彦也不在乎刘继隆给出的聘礼多寡,锦彩锦衣等物他们早就备好了。
  
  “瓜州晋昌刘继隆,表字牧之;生文宗孝皇帝太和七年八月辛酉朔壬申日卯时三刻。”
  
  “渤海蓨县封七娘子,生文宗孝皇帝开成四年九月己卯朔辛丑日亥时正。”
  
  随着两方互相唱礼交换生辰八字后,封敖当即便请出了道士前来卜吉合八字。
  
  道士只是看看八字,随后掐算了一下,便开始夸赞两方皆得到了良配如何如何。
  
  随着问名、纳吉结束,封敖也就派人将刘继隆派送来的聘礼带入府中,由曹茂、封邦彦二人代行奠雁礼。
  
  待这一流程结束,曹茂作揖道:“既然纳吉结束,那某便先回临州取纳征了。”
  
  “不必不必!”见曹茂这么说,封敖连忙打断。
  
  纳征便是送彩礼,而封敖却并不想要这所谓的彩礼,毕竟他也知道刘继隆拿不出多少彩礼。
  
  “眼下时至战乱,曹郎君为牧之送聘已然不错,如何还能再收牧之纳征呢?”
  
  “依老夫之见,便省去纳征之事,先请期吧。”
  
  封敖目光看向旁边的道士,那道士也连忙掐算,随后开口道:“九月二十日便十分不错。”
  
  “好好好……那就定在九月二十日。”
  
  封敖连忙笑着点头,同时看向曹茂:“曹郎君也不必带人撤往成州、武州等待,便在兴元府等待吉日吧。”
  
  曹茂也知道封氏迫切想要嫁出小七娘子,因此他也没有强求什么,而是答应了封敖的要求。
  
  他们一行四百余人就这样留在了兴元府,等待二十天后的接亲。
  
  与此同时,剑南道的杨复恭也抵达了宕州,并提出了想要前往临州与刘继隆会晤的想法。
  
  消息传回临州后,刘继隆也想知道白敏中搞什么鬼,因此便准许杨复恭前来临州与他会晤。
  
  九月初十,杨复恭带着三十余名精骑和十余辆挽马车抵达了狄道城外。
  
  面对夯土包砖的狄道城,来自剑南道的他们都不由感叹了起来。
  
  “这狄道城虽然不如成都,但城墙包砖,比成都还要坚固些。”
  
  “这地势不如成都平坦,但胜在狭长,不知道能开垦多少亩耕地。”
  
  “城池高大坚固,荒地众多有什么用,你们看看这狄道城外,百姓都没有多少。”
  
  “这群百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挽马牛车?”
  
  眼下已经是秋收的时候了,狄道城的百姓基本都在城外收割粮食。
  
  如今狄道城内不过一万两千多百姓,其中近千人还是兵卒,人口确实不多。
  
  不过就是这样的人口小城,其耕牛挽马却比一些十余万人口的大城还要多。
  
  宽四丈的官道左右,满是等待拉拽粮食的挽马车。
  
  杨复恭等人不敢想象,若是他们将如此多挽马带回成都,将会编练出何等强健的马军。
  
  “诸位请吧。”
  
  陇右军的旅帅示意众人跟上,随后带着他们穿过了狄道南门那长长的甬道。
  
  众人进入城内,城内干道宽阔十二丈,不输成都城的干道。
  
  只是成都城内的干道熙熙攘攘,而狄道城内的干道却门可罗雀。
  
  “不知狄道城内有多少人口?”
  
  杨复恭询问那带路的旅帅,旅帅瞥了他一眼:“此事不是你我能交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