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破败河州 (第2/2页)
尚铎罗没有继续说下去,可他的话却赢得了堂内众人的认可。
对此,刘继隆没有着急,而是沉默片刻后才继续说道:
“河州有铁矿、金矿和铜矿,铁矿可以打造甲胄,金矿和铜矿可以积蓄起来,等待日后和朝廷做生意再拿来用。”
“如果我们想着用三千多人去打仗,舍不得治理百姓,那我们的队伍也只有这点,壮大不起来。”
“只有把人撒出去,让百姓知道我们的目的,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支持。”
“只要有了百姓的支持,我们哪怕是打了败仗,也能很快卷土重来。”
刘继隆教育着众人,随后起身吩咐道:“郑处!”
“末将在!”郑处站了起来,而刘继隆也开口道:
“现在擢授你凤林县令兼凤林折冲府折冲都尉,留一个团的兵力给你治理、戍守凤林。”
“半个月后,我要看到你把凤林的人口、耕地文册交到抱罕去。”
“末将领命!”郑处作揖应下,刘继隆颔首道:“行了,都下去休息吧。”
在他的摆手下,众人纷纷起身,各自下去休息去了。
在众人休息的同时,亡命逃跑的尚延心,可谓艰难。
从凤林县往东谷逃亡临州这条路虽然是官道,可并不好走。
尚延心所部一千三百精骑及其五千余家眷,几乎都在马背、马车上渡过。
凤林县官仓的两万余石粮食被四千余辆挽马车拉拽,由精骑家眷所驱使前往临州。
尚延心坐在马车里,其身后几辆华贵的马车则是装着他这几年在河州所获的金银细软。
逃亡开始时,他心里无时无刻都在担忧刘继隆会追上来,尤其是在东谷峡口撞上陇西军的塘骑后,他更是吓得丢下了数百车粮食来堵塞东谷谷道。
不知道是不是那数百车粮食起了作用,总之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们身后仿佛没有了追兵。
东谷狭长,位于山脉之间,左右宽不过两丈,无法攀爬。
不仅不易通过,也不易设伏。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谷口列阵扎营,如此可当兵数倍。
“驾…驾…驾……”
七月二十四日午后,随着前方出现刺眼的亮光,驾车的马夫连忙抖动马缰。
一刻钟后,尚延心所率的逃亡队伍冲出光亮,前方豁然开朗。
“终于来到河谷了!”
打开车窗,望着宽阔的河谷,尚延心舒缓了一口气,随后厉声道:“让蔺茹真将率三百精骑在谷口断后,等我消息再前往大夏县!”
“是!”
车窗外,护卫尚延心马车的精骑调转马头,前去通知蔺茹真将.
至于尚延心,他则是马不停蹄的带着一千精骑与家眷、粮车们朝着三十余里外的大夏县奔赴而去。
大夏县位于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当地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唯有中部的大夏河水冲出了一条贯穿境内的河谷冲积盆地,地势相较而言平坦。
大夏县,便是处于这样一条河谷冲积盆地的中部,城池依靠北边的黄土高原山脉,南边则是大夏水。
城池呈东西走势,南北宽三百步,东西长一里,城中人口不过两千余人。
可以说,与其说它是县城,倒不如说它是一座有百姓生活的关隘。
赶在黄昏前,尚延心的队伍来到了大夏城下,而大夏城也响起了钟鼓鸣镝之声。
“城外的是谁!”
西门城头上,一名百户质问城外的尚延心队伍。
在他质问的同时,大夏县城内为数不多的甲兵也先后登上城墙。
“河州乞利本尚延心在这里,还不快点开城门!”
一名小节儿策马来到城下,手中紧握尚延心的大纛。
“真是尚延心的大纛!”
看见那面大纛,大夏城关上甲兵议论纷纷,而百户见状却硬着头皮道:“把凭证放在吊篮里!”
他命人放下吊篮,而城外的小节儿也将尚延心交给自己的凭证放到了吊篮里。
不多时,大夏城关的吊桥放下,城门打开。
被阻挡在城外的尚延心队伍开始浩浩荡荡的开拔进入城内,而百户也带人来到城门口迎接。
只可惜尚延心没有心思理会他们,他带兵进城之后,立马让精骑接管了城防,另外让临州百户带着自己的手书前往狄道。
两日后,一队精骑策马由北向南冲入狄道城内,直奔衙门而去。
不多时,尚延心的手书被送到了折逋讳的手上。
“猪犬的家伙,这尚延心莫不是蒙骗我?”
“一日就弄丢了河州,却还能带着一千三百精骑和数千家眷逃到大夏?”
主位上,一名身材消瘦的吐蕃将领拿着手书,不敢置信。
不止是他,就连他堂下的十数名百户都露出了错愕的表情。
“乞利本,这事情是真的假的?”
“莫不是尚延心欺诈?毕竟他已经抢占了大夏城。”
“乞利本,我们得小心才行。”
“对,别被这家伙鸠占鹊巢了。”
一时间,众人都不相信尚延心会在一天时间里,弄丢了整个河州。
那可是人口三四万的河陇大州,就算是猪来守城,也不至于一天之内就弄丢全境,更别提想要进入河州,必须攻破凤林关。
这道关隘,当年可是阻挡了巅峰时期的吐蕃数十年,不知多少人物折戟在城下。
现在尚延心突然跑到临州,抢占了大夏城不说,还说他在一天时间里弄丢了河州?
不是众人不信,而是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折逋讳将尚延心的手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末了才道:“尚延心说,是兰州的刘继隆打过来了。”
“刘继隆?河西那个?”
诸将面面相觑,显然都曾听过刘继隆的名声。
“除了他,还能有谁?”
折逋讳没好气道:“这尚延心真是废物,竟然把河州丢给了刘继隆。”
“哪怕刘继隆绕过凤林关偷袭抱罕,但只要他及时派出塘骑通知我,再坚守抱罕城,说不定河州可以不用丢。”
“现在他带着几千人抛下河州来了临州,我这临州可养活不了他那么多人。”
面对他所说的话,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而堂下的节儿也忍不住道:
“乞利本,如果刘继隆真的像尚延心所说一样前来进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折逋讳皱眉道:“尚延心没了心气,被刘继隆吓一下就腿软了,可我们不是!”
“刘继隆要是真的来进犯临州,大夏城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闻言,另一名节儿继续道:“可如果他不走东谷官道,而是修葺临兰道,从五泉进攻狄道怎么办?”
“临兰道?”折逋讳忍不住轻嗤道:
“临兰道废弃多年,没有几万人劳作,短期内不可能修通。”
“现在已经是七月末,再过三个月就大雪封山,东谷的官道断绝。”
“刘继隆如果要进犯临州,必然会在这三个月内有所行动。”
“在大雪到来前,我们必须死守大夏,绝不给刘继隆染指临、渭的机会!”
“传我军令,即日起收割粮食,另从长乐调二百甲兵来狄道驻守,等他们抵达狄道,我亲自率五百精骑前往大夏压阵。”
“此外,待会我手书一封,派出轻骑送往渭州,让鲁褥月派兵援助大夏。”
“临州若是失陷,下一个就是他的渭州!”
三言两语间,临州上万人便被动员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的求援信也被数十名轻骑送往了渭州。
为了保卫临渭,他决意要在大夏城和刘继隆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