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118章 共赏太平人

第118章 共赏太平人

第118章 共赏太平人 (第1/2页)

“他们在正堂明目张胆的议论,显然是要阻碍我们,以此让您妥协。”
  
  “叔父,要我说我们就强硬些,反正淮深和刘继隆收复凉州也不过就是一年时间罢了。”
  
  内堂之中,高进达与张淮溶先后开口,而刚刚坐下的张议潮却揉眉道:
  
  “我预想到了,所以我才会那么说。”
  
  “您是故意的?”高进达愕然,随后很快猜到了张议潮的用意。
  
  说白了,如果张议潮表现得不够强硬,那外面那群人一定会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把东征大军上上下下都安插成他们的人。
  
  不过事情如果真成这副局面,东征大军也就成了一场笑话,别说收复凉州,不被尚摩陵逐个击破就算好了。
  
  正因如此,张议潮表现得十分强硬,而感受到这份强硬的众人,便会开始想一些折中的办法。
  
  换个道理,那就是要开窗会被制止,但要掀屋顶就会准许开窗。
  
  军功小总比没有要好,这就是眼下李恩那群人在讨论的议题。
  
  想到这里,高进达不免对张议潮作揖道:“吾远不如节度使深谋远虑。”
  
  “不过是年纪大悟出的道理罢了。”张议潮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摸着短须,目光扫视桌案上地图。
  
  他在想甘州的事情,不过并非是先前的事情,而是此战后的甘州局势,以及收复凉州后的河西局势。
  
  “刘继隆是一员大将,而且还是治才……”
  
  张议潮故意作出评价,而高进达与张淮溶竟然先后点头。
  
  如此一幕,让张议潮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
  
  他的微表情无人注意到,张淮溶与高进达都在顺着他刚才的话继续往下说。
  
  “此役刘继隆居功至伟,若没有他,我军也无法重创番贼,更无法获得收复凉州的机会!”
  
  张淮溶语气略微有些激动,而他之所以如此褒奖刘继隆,也得益于张淮深没有在捷报里添油加醋抹黑刘继隆,反而是大笔赞扬了刘继隆对于东征的重要性。
  
  尽管张淮深时刻防备着刘继隆,但那是因为环境和风气导致的,而刘继隆又是贫民布衣出身,受诱惑小,所以张淮深才不放心。
  
  如果以个人角度来看,他自然是十分欣赏刘继隆的,所以对于刘继隆的要求也通常应允。
  
  正因如此,他才没有掩盖刘继隆的功劳,而是大肆书写。
  
  按照张淮深所描述的刘继隆功绩,刘继隆这次最少拔擢两级,升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兼领中州刺史之职。
  
  “进达,你为我起草帛书!”
  
  张议潮没有犹豫,直接吩咐高进达起草帛书。
  
  高进达从书房内拿出帛书,研墨后看向张议潮,准备书写。
  
  见状,张议潮也干脆道:“闻凉州之大捷,吾心甚微,以功……”
  
  他说了一番开场白,随后才开始提及擢升的事情。
  
  虽说此战刘继隆居功至伟,但主帅毕竟是张淮深,这就像苏定方再怎么能打,也是李靖帐下将领,所以头功必然要算在张淮深身上。
  
  对于张淮深,张议潮的封赏也毫不吝啬,先是拔擢两级,升任中都督,再擢升为甘州节度使,总领复凉事宜。
  
  在张淮深之后,张议潮便开始提及刘继隆了。
  
  对于刘继隆,张议潮的封赏更是丰厚,拔擢两级为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遥领兰州刺史。
  
  虽说兰州还不在河西手上,可河西内部的刺史已经被封完,没有多余的位置给刘继隆。
  
  若是封他为凉州刺史,又容易被李恩、索忠顗他们群起而攻,所以遥封兰州刺史才是最妥当的。
  
  在刘继隆之后,索勋、酒居延、马成、张昶、李骥等甘州参战的将领都得到了封赏和擢升,基本都拔擢了一级。
  
  不过这么一来,光是擢升为别将的将领就多达二十余位,果毅都尉更是多达六位,李仪中和酒居延则是升任折冲都尉。
  
  这其中,李仪中并未参加大战,可刘继隆还是让张淮深将他的名字写上了。
  
  张淮深虽然不想这么做,可一想到能让沙州李氏分裂,他便添上了李仪中的名字。
  
  如此一来,若是收复了凉州,最少有一个城池将会归李仪中节制,而这就足够李渭和李恩翻脸。
  
  张议潮虽然不知道二人的谋划,可他也能隐隐猜到李仪中姓名出现的原因。
  
  “这索勋也擢升为了会州刺史,想来能堵住索氏之口。”
  
  张淮深看着新鲜出炉的帛书,不免侥幸松了一口气。
  
  只是面对他的话,张议潮与高进达先后摇头道:“不一定。”
  
  话毕,高进达闭上嘴,张议潮继续道:“只是一个遥领的刺史,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他们还会再闹,但我们不用管他们!”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眯着眼睛继续道:“甘、肃都在我们掌握中,集合两州之力,不怕收复不了凉州!”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帛书尽快送到甘州,调集肃州和甘州的甲胄来武装新卒,谋求东进!”
  
  他话音落下,随后看向高进达,而高进达也作揖道:“节度使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嗯……”张议潮收回目光,往内堂外的院子看去,语气带着几分雀跃。
  
  “收复凉州……指日可待!”
  
  在他说完后,张淮溶与高进达先后离去,而正堂的众人也见到了新鲜出炉的帛书。
  
  李恩诧异,索忠顗错愕,其余人纷纷看向他们,自觉感受到了背叛。
  
  二人此时百口莫辩,毕竟在场几大氏族,只有他们两家和张家得了好处与封赏。
  
  不等二人阻拦,高进达与张淮溶便将帛书交给了前来报信的轻骑,让他们休息一日后再返回甘州。
  
  轻骑得了帛书,连忙行礼退出衙门,随后各大豪强出身的官员先后离去。
  
  索忠顗与李恩脸色黑得吓人,可却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也不太想阻拦自家人擢升。
  
  只是张议潮开出的擢升价码明显不够,还需要好好运作,让张议潮知道河西离不开他们才行。
  
  不提他们准备如何,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张淮深等人也率军走出了焉支山……
  
  “凉州大捷!我军收复番和,如今已经回到城外!”
  
  “凉州大捷……”
  
  山丹城内,随着轻骑策马城中,将消息传遍全城,无数百姓纷纷放下了手上工作,埋头往城东跑去。
  
  从正午开始算起,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便都走出了城外,在城东门外官道两边翘首以盼。
  
  每家每户都走出了山丹城,为的不是庆祝大捷,而是想要见到他们家中从军的军人、民夫。
  
  “娘,阿耶怎么还不来?”
  
  “快了快了,别催……”
  
  “阿耶,我饿了,大兄和二兄他们什么时候到啊。”
  
  “三郎乖,等大兄他们到了,今晚我们吃羊肉。”
  
  “好耶!吃羊肉吃羊肉!”
  
  官道两侧,孩童们觉得苦等枯燥,而大人们一边安抚他们,一边忐忑的眺望远方。
  
  “来了来了!!”
  
  “真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远方的官道出现旌旗,山丹城东门外的寒冷瞬间被热情的百姓给弄得沸腾起来。
  
  四周不再寒冷,所有人都高兴的相互畅聊,而那规模漫长的队伍也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近。
  
  渐渐地,前军的轻骑出现,而百姓们纷纷抬头,试图从队伍中找到自家熟悉的面孔。
  
  “大兄!大兄!!”
  
  “二郎!往这边看!我们在这!”
  
  道路两旁,见到亲人的百姓们高兴打着招呼,他们跟着亲人的脚步在道路两旁追去,一边追一边打着招呼。
  
  还有的驻足原地,四下张望着,期盼着能如其他人一样找寻到自己的孩子、兄弟和丈夫。
  
  大军不断向前行进,驻足的百姓却越来越少。
  
  渐渐地,他们眼底透露出一丝绝望。
  
  哪怕如此,他们还是守在原地,一直到正兵、民夫的队伍彻底从他们面前走过,运送烈士遗物的队伍出现,他们才无力跪在了地上。
  
  五百车遗物包含了阵亡将士的骨灰和生前的东西,它们就这样安静摆在官道上等待认领。
  
  面对这样的场景,有的则在车队中绝望地搜寻,有的人则是无力坐在地上,面色苍白,眼中渐渐失去光彩。
  
  渐渐地、人群中传来压抑的抽泣和低语,而留守的正兵们也低着头,念出了军籍册上阵亡将士的姓名。
  
  “伙长酒克庄……”
  
  “兵卒郑怀……”
  
  “兵卒林景醇……”
  
  “兵卒……”
  
  一个个烈士的名字被念出,现场气氛变得沉重而悲痛。
  
  “二郎!我的二郎在哪啊!!”
  
  突然,一个蹒跚的身影跌倒在官道上,踉跄爬起来,对念到名字的兵卒走去。
  
  此时的她,只是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
  
  当兵卒将他儿子的遗物及骨灰递给她时,她坐在地上,双手抱着遗物和骨灰坛,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