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忠直的臣子 (第1/2页)
杀不杀刘仁轨是个很复杂的议题,首先要杀得有价值。
杀了他可以安定军心。
可现在的刘仁轨身为陈仓县尉,深受陈仓县民爱戴。
如果不杀他,皇帝就可以收获万千民心。
张行成朗声道:“陛下旨意,刘仁轨治理陈仓县有功,深受乡民爱戴,特此任咸阳县丞,望以往维持作风,刚毅正直。”
刘仁轨朗声道:“臣领旨。”
“太子殿下,下官就告辞了。”
李承乾作揖道:“有劳了。”
张行成重重拍了拍刘仁轨的肩膀,便迈着大步离开。
咸阳县是汉时的新城县,在咸阳原之上,位于泾阳县与始平县之间,是武德年间重新划出来的县,是京畿道中的重县之一,属京兆府管辖。
而且毗邻长安,是关中要地,也是连接泾阳的要冲,处于渭河的上游。
“这一次打赌,孤赢了呀。”
忽听太子殿下低声一句,孙伏伽蹙眉道:“殿下刚说什么?”
李承乾道:“没什么。”
刘仁轨手捧着官印与官服,激动得手有些颤抖。
孙伏伽道:“刘县丞,如今你不用担心会不会死了。”
他缓缓将官服与官印放在地上,快步走到了大理寺外,朝着太极殿方向俯身行礼,朗声道:“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他的声音很响亮,此刻还穿着囚服,站在夕阳下,路过行人纷纷看过来。
而后他又匆匆跑进来,将官服与官印捧在手中。
李承乾道:“刘县丞休息一晚,明天再去上任吧。”
注意到他此刻穿着单薄的囚服,多半还没有住处,李承乾又补充道:“长安城有一个大善人,名叫杜荷。”
又看一眼,李承乾又道:“杜荷是孤的好友,如果寻不到住处,你可以先去他那边暂住一晚,孤……”
一番欲言又止,李承乾准备离开,又道:“反正杜荷是一个大善人,你去了就好。”
孙伏伽送别太子,看着还呆立在大理寺门外的刘仁轨就也让人关上了大理寺门,他也早早下值了。
夜色就要笼罩长安城,刘仁轨问了几个路人,便知晓了长安大善人杜荷的府邸。
原来太子殿下所言的大善人就是当年杜如晦的孩子。
刘仁轨在门前说清楚了来由。
其实刘县尉的名声早就在他被押入大理寺的时候,便传开了,而后又被封为了咸阳县县丞。
这个传闻犹如爆炸一般,传遍了朝野与满长安城的权贵耳中。
小厮领着人刘仁轨进门。
杜荷家的府邸装点很名贵,处处透露着规矩,甚至在院子里放着一个大布袋子,大布袋子里放满了铜钱。
就连在这里的小厮,他们衣着都是很名贵的,扫视了一圈有一桶桶的葡萄酿,还有玉樽,甚至就连地上铺着的都是珍贵的玛瑙玉石。
“这……”
小厮解释道:“杜荷公子很烦这些玉石,想卖又不好卖,就用来铺路了,来这里的客人要是有看上的可以挑一些走,要是能够都带走,杜荷公子还会再送葡萄酿谢过。”
刘仁轨用袖子擦了擦额头,感觉有汗意可明明没有汗水。
小厮领着他来到一处院子,这处院子里也有许多葡萄酿,石桌上放着的是翠绿色的玉碗,还有玉石雕刻成的棋子。
许敬宗与上官仪,孙思邈三人就在这里,此刻三人正在打牌。
小厮道:“杜荷公子得知刘县丞要来,特意安排了一间房,您看这间如何?”
“不!”刘仁轨退后一步。
“不喜欢吗?”小厮先有错愕,而后释然道:“无妨,府中还有更好的房间。”
刘仁轨道:“不,这房子太好了,本官不能住。”
正在打牌的许敬宗瞅了一眼来人,低声道:“他就是刘仁轨?”
上官仪道:“就是他。”
“做事要专心!”孙思邈打出最后五张牌,抚须笑道:“老道赢了。”
许敬宗叹息一声,整理着牌。
最后刘仁轨一路退到了杜荷府邸的门前,他没有选择杜荷为客人准备的房子,而是住在大门边上的小房子,那是府中看门的门房所住的。
而且他是抱着官服睡在了地上。
府中下人不忍心,还是给他盖了被褥。
就这么睡在地上过了一夜,天一亮刘仁轨逃命一般地离开了杜家的府邸。
杜荷睡醒的时候,穿着单衣正在晨跑,而后要练习箭术。
太子殿下每天要练,因此晨练也成了杜荷的习惯,地面上还有些霜,深秋的清晨很冷。
杜荷的箭术很差,拉弓搭箭瞄准五十步外的靶子,一箭放出,箭矢根本没有碰到靶子。
小厮在一旁说了刘仁轨的事,他纠结道:“公子,这位刘县丞也太古怪了。”
杜荷放下手中的弓,用金盆洗手之后,道:“既然是太子殿下安排的,府中上下就要照顾好。”
“公子莫要为难小人,小人安排得很周到,只是他不领情。”
“我们杜府就算再富裕又如何?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给的,就算我手中有再多的钱财,对太子来说让杜府富有是太子的一句话,让杜府没落也是太子的一句话。”
杜荷又道:“太子给的富裕,杜府上下没齿难忘,没照顾好刘县丞是我们的过失,我会向太子殿下请罪的。”
小厮委屈地站在一旁。
杜荷看了他一眼,道:“今天开始伱就去咸阳县,带够银钱,但凡刘仁轨缺什么,要什么,你都去安排好,若再安排不好,你就去泾阳造肥皂吧。”
“喏。”小厮慌张地应声,快步离开。
忙完这些杜荷用了饭食,写了一份告罪的信让人送去东宫,便跟着许敬宗去了京兆府,今年冬季还有一场互市,泾阳县依旧是互市的大头,因此有些事杜荷一定要一起去商议的。
皇帝依旧是个英明的皇帝,能够接受直谏的忠诚,死了一个都尉却还能提拔一个忠直之臣。
对皇帝来说这个选择是最好的,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也是最划算的,不仅仅能够万千的民心,对朝中官吏也是有好处的。
今天的早朝上,李承乾就注意到许多如魏征,马周,张行成一系的直臣面对父皇时的眼神也多了许多敬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