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415章 诸葛亮、司马懿、刘协之辩

第415章 诸葛亮、司马懿、刘协之辩

第415章 诸葛亮、司马懿、刘协之辩 (第2/2页)

司马懿擅长揣摩心思,他看见刘协这般神色,他隐隐猜到天子又想到什么决策了。
  
  “朕的确有一些想法。”
  
  刘协并未否认,放下手中的酒樽说道:“朕打算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诸葛亮和司马懿闻言脸色顿时一变。
  
  提高商人地位?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最贱。
  
  因为任何朝代农耕都是第一位,商人被视为投机取巧赚钱的人,所以向来地位低下。
  
  而刘协如今却说要着手提高商人地位,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倒反天罡!
  
  司马懿略显急切地说道:“陛下,此举恐怕会引起天下百姓们的不满,而且对于国体有极大影响。”
  
  “商人不事生产,朝廷岂能支持他们发展?”
  
  不止是司马懿反对,就连诸葛亮也点头说道:“司马常侍所言不错,若陛下要开放政策支持发展商业,那么从商之人必定大大增加,届时农业不举,国家危矣!”
  
  商人不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便可以赚取大笔的钱财,而代价就是地位低下。
  
  哪怕一个商人再有钱,农民见到他也可以不屑一顾,路上相见也是商人避让。
  
  虽然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还是有钱的商人权势更大,但若是让百姓连这最后一点表面上优越都没了,那么国家就会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刘协并不诧异两人的反对,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届时,反而问道:“仲达、孔明,朕问你们一个问题。”
  
  “藏富于民和藏富于国,哪个更加有利?”
  
  这是一个宏观论题。
  
  藏富于民是指,一个国家的财富分布在本国国民的手里;藏富于国是指,一个国家的财富全部集中在国家的掌控之中。
  
  双方有利有弊。
  
  藏富于民:本国的人民富有,生活富足,但国家的支出及掌控却不丰富。
  
  藏富于国:国家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可自由支配,但国民手里的财富却少的可怜或者不富裕,自由支配的财富低。
  
  诸葛亮和司马懿互相看了一眼,纷纷打起了精神,开始辩论这个问题。
  
  “臣以为,藏富于国更加有利。”
  
  “国库充盈才能让军队兵强马壮,国家安稳强盛,方能庇护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若国都不强百姓何来安稳耶?”
  
  司马懿第一个说道。
  
  藏富于国,是大多数皇帝都向往的境界,但是少有朝代能达到过。
  
  司马懿话音落下,诸葛亮便摇头道:“若藏富于国便能让国家安稳,敢问秦国不强盛富庶耶?”
  
  “始皇帝一统天下,坐拥四海,秦国国力强盛极天下之最,然百姓煎熬,终究二世而亡。”
  
  “唯有藏富于民,让百姓安乐、方能得百姓簇拥,如此王朝才可以长久延续,此乃万世之基!”
  
  诸葛亮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然而司马懿听了却不屑一顾,因为诸葛亮所想过于理想化了,是万万行不通的。
  
  百姓是富庶了,但是国家可支配的钱财少了,拿什么去强兵马,又拿什么去治理各地天灾水患?
  
  藏富于国,国家兴盛后才有余力反哺百姓,放眼历史上历朝历代无不是如此。
  
  不过他不想在天子面前和诸葛亮争辩,而是看向刘协,小心问道:“陛下是如何认为的?
  
  在他看来天子既然提出这种问题,那么心里肯定是已经有了定论,只不过想听听他们的想法而已。
  
  “无论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两种观点朕都不认同。”
  
  令司马懿和诸葛亮诧异的是,刘协并未支持任何一个观点,只见他用手指沾了点酒水,在案上写下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
  
  民富,国强!
  
  看见天子写下的这四个字后,司马懿一愣,疑惑地道:“民富国强?不是国富民强么?”
  
  但是细细揣摩的话,这四个字的意思似乎是偏向于藏富于民的方向,可天子刚刚又说自己并不认同两种说法。
  
  诸葛亮的见识要比司马懿更广,闻言向他解释道:“民富国强,出自赵长君所著《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中的‘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一言。”
  
  “但不知陛下此言做何解?”
  
  他虽然知晓出处,但在他看来天子所说的这四个字,肯定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这两句话看似相同,但意义却完全相反。
  
  国是什么?
  
  国是君王、是社稷、是朝廷,国富民强的意思是只有国家强盛了,百姓才能变得富庶起来。
  
  但民富国强,却把百姓摆在了君王和国家前面,意思和藏富于民接近,本质上是孟子所宣扬的理念。
  
  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虽然古往今来天子都声称要以民为本,实际上却是以国为本。
  
  天子说出这四个字是何意?
  
  司马懿闻言则惊愕地看向了诸葛亮,他没想到诸葛亮竟然连这句话的出处都知道。
  
  想到此处,司马懿暗暗咬牙道:“可恶的诸葛村夫,学识竟渊博到如此地步……”
  
  “孔明果然饱读诗书。”
  
  刘协赞了一句诸葛亮的渊博学识,然后才说道:“国家若想强盛,离不开农民,也离不开商人,齐国就是一个例子。”
  
  “春秋时期,齐国商业贸易繁荣富庶、国力也强盛无匹;农乃是国本,而商则是使民富、使国强的关键,不可顾此失彼。”
  
  “只有农商并举国家方能长盛不衰,过度抬高一方或者过度打压一方终究有一天会遭至反噬,如此何谈国强?”
  
  刘协的一席话,令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而司马懿则是直接询问道:“陛下所言或有道理……但农商并举又是何解?”
  
  “农是农,商是商,双方如何并举?”
  
  刘协说出来的理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农业怎么能和商业共同发展,互相持平?
  
  两者本质上就是不能调和的,因为商业赚取的利润是农业的几十上百倍,而且也更加轻松容易。
  
  刘协微微一笑,说道:“这正是朕接下来要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