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502章 五大总督府

第502章 五大总督府

第502章 五大总督府 (第1/2页)

4338年(公元1641年),三月三十日。
  
  皇帝苏河在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新占领土的治理。
  
  大都督李凤鸣带着军方人员,最先赶到乾清宫。
  
  他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次军方表现的很好。
  
  他们进攻这些小国,每一支军队都表现的势如破竹,领兵的统帅作战方式也很稳,没有出现太大伤亡。
  
  皇帝苏河满意李凤鸣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
  
  他负责居中调度各军和及时为大军供应军用物资。
  
  李凤鸣为了这场战争,他做了许多安排。
  
  看似没有领兵作战华丽,但它们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皇帝苏河已经透露口风,他在这一批封王名单之内。
  
  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有人前往海外开国,李凤鸣也没有落后太多。
  
  他之前心中非常焦虑,现在可以把这件事放下。
  
  皇帝苏河看到李凤鸣走进乾清宫。
  
  他示意李凤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吩咐道:“各军的详细军报已经汇总好。
  
  大都督府要仔细梳理立下军功的人,每一份军功都要找到对应的人。
  
  这件事儿要慎之又慎,宁可慢一些,朕绝不允许出错。”
  
  皇帝苏河最关心军功的评定。
  
  将士们在前线卖命,就是为了这一份军功。
  
  军中有人抢夺军功,或是军功评定出现错误。
  
  这对于整个军队而言,比出现一场大败,还要动摇军心。
  
  军队开始腐化的节点,就是军功不按照规定分配。
  
  皇帝苏河绝不允许他在位期间,出现这种情况。
  
  李凤鸣立刻站起身,先是敬了一个军礼,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
  
  “启禀陛下,对于军功的评定,大都督府管控的极为严格。
  
  我们除了参考将领的汇报,通过数场相关联的战役,核实所立军功的真实情况。
  
  还要听祝师和军法部,这两个部门的佐证。
  
  这两个职位,都是大都督府垂直管理,将领对他们的影响很小。
  
  缺少这两个职位佐证的军功,我们都会很谨慎,力求要调查清楚。”
  
  李凤鸣也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争军功的评定,这是他站的最后一班岗,绝不允许这件事出现差错。
  
  皇帝苏河很满意李凤鸣的态度,他微笑着点点头,再次吩咐道:“前线的大规模战事基本结束。
  
  大都督府调派新的军队,接替出战的军队。
  
  用新领土上的匪患,锻炼新军队的新兵。
  
  这些出战军队也有些伤亡,让他们回到国内修养。
  
  主将和有功之臣,安排他们来到京城,接受朕的赏赐。”
  
  “陛下放心,这件事臣回到大都督府,立刻去办。”
  
  李凤鸣态度恭敬,立刻接下皇帝苏河交代的事情。
  
  他犹豫片刻,提问道:“启禀陛下,襄侯苏鲤想要把倭国伪天皇和被俘虏的大名,带到京城游街。
  
  这件事情,臣请陛下做决定。”
  
  皇帝苏河思考片刻,他吩咐道:“我们攻灭国家的王公贵族,全部带到京城。
  
  不能把他们留在当地,这些人只有一个名头,那也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不只是王公贵族,只要没有投靠我们的当地豪强,全部把他们带到国内。
  
  绝不能让这些豪强留在本地,有机会搞乱我们对当地的统治。”
  
  苏河听到苏鲤的请求,他立刻想到新占领土,原来的豪强。
  
  对于平民百姓,朝廷只要让他们吃饱饭,就能安抚绝大多数人。
  
  当地的豪强,要的实在太多。
  
  朝廷不是给不起,而是给他们太多利益,大华王朝就太亏。
  
  朝廷把这份利益,给予国内的人。
  
  这些人会让朝廷在当地的统治更加稳固。
  
  他们还会对皇帝苏河感恩戴德。
  
  “陛下,这件事情大都督府会和内阁配合,尽快形成相关的政策,建立基本的统治后,由当地官府和军方执行。”
  
  李凤鸣的话音刚落,首相王仲策的声音响起。
  
  “陛下,内阁会极力配合大都督府,办好这件事。”
  
  王仲策带领文官,已经走进乾清宫。
  
  他从皇后妹妹王文君口中了解到,这次封王的人选有他。
  
  皇后妹妹的口风很紧,从来没有向他透露过朝政大事。
  
  这次皇后妹妹说出来,就是在皇帝苏河的示意下,专门给他透露口风。
  
  皇帝苏河看着人员都已经到齐,他吩咐道:“前线的将士很努力,为我们夺下庞大的领土。
  
  这些领土必须要派官员治理,才能源源不断产生利益。
  
  朝廷的治理模式要改变,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要有回报。
  
  这些新领土,不能吸朝廷的血,而是要为国内的发展提供养分。
  
  朝廷的最终目的,是打造原料供应地和市场。”
  
  皇帝苏河先确定治理的方向。
  
  朝廷不能为了这些新领地,持续不断地为他们输血。
  
  这种供养式的治理,只能养出大量的白眼狼。
  
  朝廷现在需要原料供应地和市场。
  
  新领土较为贫乏,中原地区极为富裕。
  
  让当地人以去中原定居为荣,这样才能产生一定的向心力。
  
  防止新占的领土,再次分裂出去。
  
  文武百官,最先讨论新领土的疆域。
  
  内阁大臣李志升,展开一幅地图,上面都是府县大小的疆域。
  
  “陛下,臣吸取朝鲜的经验,把这些地方分成一块块独立的势力。
  
  这些地方互不同属,才能分化属于原国家的百姓。
  
  他们哪怕是有反叛之心,只是这一府之地,也没有实力聚集起大军。”
  
  副总参谋长曲天,看着这份密密麻麻的地图。
  
  他举手示意发言,获得发言的机会后,态度强硬的反对道:
  
  “臣不支持这个方案,把这片地区拆分成数百个独立的府。
  
  不说文官的治理难度,我们军方调兵就极为麻烦。”
  
  新任吏部尚书郑子良也反对道:“这么多的独立势力,把他们划分为省一级,需要安排数百位巡抚、布政史和参政。
  
  这会产生大量的冗官,不利于朝廷治理当地。
  
  划分为府一级,府一级缺少很多相关的衙门,不可能独立治理一个地方。
  
  把这些衙门补齐,又破坏了现在的制度。
  
  臣建议无论怎么划分,最好别破坏现行的制度。
  
  新领土和中原的制度不一样,不利于两地官员的调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