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黄袍(上) (第2/2页)
所以才有了这样针对南朝的内容,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份邸报里,关于南朝的军政经济、关于临安城里的花边新闻,是不是太多了点?
郭宁忽然「咦」了一声,把簿册转回封面,再度翻看。
盘膝坐在侧面的耶律楚材微笑道:「国公看出什么了?」
郭宁把邸报翻得哗哗作响,看看字体,又看看纸质:「前头几页,讲述的北方政令和讯息,都是一个月前的内容。最后两页的杂剧,我也看过。偏是当间这几页,讲述南方物资价格和临安琐事的内容……是十天前的,还有七八天前的消息?这……这是个假的邸报?」
「一个月前,扬州那边的富商集结人脉,制作了便于他们生意往来的邸报,为了便于在我方境内出售发行,所以偷偷摸摸地照抄了我们的邸报格式和内容,就只在其间,安插了大量便于他们生意往来的内容。这一份,便是录事司重整驿路的时候,从归德府的驿站里收缴来的,前日里刚铺货,每本定价七十文,卖一本,驿卒得五文钱。」
「哈哈,哈哈……」
郭宁饶有兴致地再次翻看两眼:「此等鱼目混珠的法子,倒亏女干商们想得出来。须得遣人通报各处驿站严禁发卖,除非他们换个名头,再给录事司交一笔管理费!」
郭宁低头再看看,哗啦啦翻了两页,注意到其中一行。.net
定神看去,原来是讲宋国一名官员名叫宣缯的,今日出发去往扬州,任务是代表皇帝,向病死在淮东经略任上的应纯之致祭,另外也慰问驻在扬州的忠义军一部。
应纯之是怎么死的,郭宁远在千里之外,却很清楚。此人年初时煽动中都暴乱,几乎吓到了郭宁的妻子,还差点要了汪世显的命,其余相关的死伤,更是惨重。郭宁早就递过话去,不能让他活。
对于淮东局面来说,应纯之的死活根本无足轻重。但是宋国朝廷对这么一个封疆大吏被杀死,居然能捂着眼睛强行不认,那证明杨妙真在淮东真正站稳脚跟了。
就算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在乱世挣扎很久,也会变得坚韧,何况杨妙真不是寻常的女人。她在淮南隐忍了许久,几乎很少得到大宋朝廷的重视,只将之当作南逃难民中的寻常一股。
朝廷想要重视起红袄军余部,培植的也是杨妙真的对头杨友,而杨友又总想着统合忠义军楚州、真州两支。
某个时候,杨妙真所部会被逼到反抗;而一旦反抗,忠义军的武力就会和贾涉挟裹众多私商的财力一拍即合,形成就连宋国朝廷也不得不顾忌的力量。
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看起来大宋疆域内一如往常,其实淮东这一大片地方,即将变色了。
对于定海军来说,这就代表了大宋在政治、军事上的持续削弱,却又不影响南北两家的关系,更不影响商业往来,实在是件值得庆祝的好事。即将新生的大周,太需要一个富庶又虚弱的邻居了。
耶律楚材侧身过来,看了看那短短几句文字,有些感慨:「逃亡宋境的红袄军旧部,眼光到底是短浅了些。他们这一拨人,是想做大宋境内的藩镇吧?可惜,就连那杨妙真,也没有看清……」
郭宁轻咳了几声,正色答道:「所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仅凭一人心意,而与千万人心违逆,那是独夫,不是统帅。要做几万人的首领,就
得顺应人心的大潮,而顺应人心,自然天地同力。」
耶律楚材想了想,微微颔首:「国公说的是。」
此时外头忽然有密集的脚步声响,耶律楚材站起身,拍了拍衣袍。
郭宁也跟着起身。
他踮脚向院墙外头看看,右手不经意地搭在腰间刀柄:「谁在外头?是下一队的兵将提前行军至此?倪一这厮偷懒了,也不先来报我。」
「倪一就在外头,有事刚忙完。」耶律楚材答道。
他的神情很郑重,又忽然显出了忍不住的喜悦:「国公,你知道咱们身处的驿站,叫什么名字么?」
「那怎会不知,此地名为陈桥镇,这驿站名为陈桥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