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剑来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河上金桥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河上金桥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河上金桥 (第2/2页)

闲聊了几句郡城的风土人情,卢白象就去归还棋盘棋盒,陈平安独自留在亭内。
  
  已是秋末时分,按照队伍行程,到了蜃景城外边那座渡口,差不多刚好入冬。
  
  听说蜃景城下了大雪后,是世间少有的美景。
  
  陈平安心境祥和,武道一事,比起刚刚离开倒悬山那会儿的预期,十年后跻身第七境,即金身境,进展已经算是极快,远远超乎想象,归功于飞鹰堡内外两场生死大战外,后边还有藕花福地和边陲客栈一连串的厮杀,不但成功跻身了五境,而且底子打得雄厚结实,即便现在就破开瓶颈,一举进入六境,陈平安都不会觉得脚步轻浮。
  
  不提其中的种秋,其余诸如头顶五岳冠的金丹修士,福地第一人丁婴,大泉王朝守宫槐李礼,陈平安哪一个赢得轻松了?
  
  陈平安不敢相信六境入七境,得有多难,到底需要怎样的机缘和底蕴。七境之后,是羽化境,又名远游境,一位纯粹武夫真正一步登天,能够如山上仙人一般御风远游。
  
  纯粹武夫的九个境界,加上秘不示人的真正止境,总计十个。
  
  其中第八境远游境,陈平安最是向往。
  
  冷冷清清的夜色中,哪怕骑乘马匹都在修习剑气十八停的陈平安,难得偷懒一回,就只是坐在凉亭喝酒发呆。
  
  直到姚镇和孙女姚近之散步而来,陈平安才站起身,发现老人脸色不太好看,姚近之轻声道:“此地郡守,宴席上只与爷爷聊沙场往事,爷爷喝酒尽兴,郡守府在私底下,却遣人送了一份重礼来驿站,意思是希望爷爷入京后,在朝堂上照拂他这个门生一二,把爷爷气得不轻。”
  
  姚镇轻轻一拍膝盖,神色落寞,感慨道:“想当年多好一个年轻人,朝气勃勃,有一身正气,上阵厮杀从不怯战,怎么到了官场,不过十余年,就变了这么多。”
  
  姚近之笑道:“爷爷,十年不短了。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
  
  姚镇冷哼一声,“画蛇添足!庙堂上,休想我帮这小子说半句违心话。”
  
  姚近之笑着问道:“难不成他不送礼,爷爷你就会因为以往攒下的交情,为他说好话了?显然不会,既然横竖都不会,他还不如赌一赌,赌爷爷你晓得官场的身不由己,也要入乡随俗了,赌爷爷入主兵部衙门后,要拉拢起一拨行伍旧人,免得被京官勋贵们排挤。到时候孤立无援,形势所迫,爷爷说不定第一个记起来的名字,就是本地郡守了。”
  
  姚镇苦笑不已。
  
  陈平安并未插话,不过爷孙二人愿意当着外人的面,说这些弯弯肠子的官场规矩,陈平安只当是一门千金难买的学问,听在耳中便是。
  
  只要过了那条横穿大泉版图的埋河,就等于北上之路走了一半。
  
  姚家队伍这天黄昏在埋河南岸的一座驿馆下榻,距离埋河不过半里路,姚镇拉着陈平安一起去河边赏景散心。
  
  方才饭桌上的那道硬菜,埋河鲤鱼是一绝,这条大河里的鲤鱼,金鳞赤尾,无论是清蒸、糖醋还是红烧,都没有半点荤腥味,鲜美至极,是大泉王朝的贡品之一。
  
  可惜那座名动朝野的埋河水神庙,距离驿站和渡口有些远,隔着三百余里,历史上数国的文人骚客,都曾在那座水神庙的墙壁上,留下珍贵墨宝,最早可以上溯到六百年前,甚至还有许多不同时代大文豪的诗词唱和,一先一后,一问一答,相得益彰,以及同一题材的暗中较劲,再加上后世士林名流的评点,使得一座水神庙熠熠生辉,文采之绚烂,文运之浓郁,简直要比蜃景城文庙还要夸张。
  
  散步队伍分成三拨人,为首姚镇和陈平安并肩而行,裴钱拿着行山杖跟在后边一些。
  
  两名充当随军修士的大泉供奉,与姚氏“三之”待在一起。
  
  两位修士,是一对道门师徒,因为此次潜行,并未穿上醒目的道袍,反而悬佩边军制式腰刀,掩人耳目。一路上,师徒二人疏远众人,年轻道士生得面如冠玉,气质温和,像是一位从钟鸣鼎食之家走出的贵公子。
  
  魏羡,朱敛,卢白象,隋右边四人难得一起露面。
  
  姚镇打心眼喜欢与陈平安相处,虽然大多数时候陈平安都不怎么说话,在家族以及军中都不苟言笑的老将军,到了陈平安这里,反而健谈了许多。这会儿就在给陈平安介绍大泉王朝山水神灵的品秩,除了五岳正神之外,就以这条埋河水神最高,是一位大府君,不但可以开辟府邸,规格还与世俗藩王相等。
  
  只是水神府常年关闭,埋河水神几乎不与世人接触往来,两百年来,只有寥寥几次显露真身,大体上始终如云雾蛟龙,若隐若现。由于香火过于鼎盛,尚且要胜过最正统崇高的五岳神灵,每逢庙会,十数万人从南北汇聚在埋河之畔,使得水神庙所供奉的那尊金身神像,一年到头都像是位于水雾之中。
  
  姚镇朗声笑道:“只要遭遇干旱,皇帝陛下便会亲临水神庙祈雨,哪怕无法亲自赶来,也要派遣一位刘氏宗亲与礼部尚书一同南下,极为灵验,埋河水神,从未让大泉百姓失望过。”
  
  给姚镇这么一说,陈平安都开始惋惜无法路过水神庙,不然就可以喝着青梅酒,以刻刀将所见所闻一一写在竹简上。
  
  沿着河流滚滚的埋河,往下游走去四五里,他们遇上了一位蹲在河畔愣愣望河的老汉。
  
  姚镇回头看了眼老供奉,后者轻轻点头,老将军这才大步走向那老汉。
  
  老汉神色木讷却体魄精壮,只是给姚镇这些人的阵仗吓到了,慌张站起身,喉结微动,咽着口水,怯懦喊了声官老爷后,便不知如何应对,双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
  
  姚镇喊了声大兄弟,要老汉无需紧张,随口向他问起了家住何方、营生为何,老汉不敢隐瞒,老老实实一一作答,最后的答案,让人大吃一惊,原来老汉除了是庄稼汉,还做着捞尸人的行当,需要经常在埋河边上转悠,按照传下来的老规矩,自称水鬼。
  
  姚镇心生好奇,详细问起了水鬼和捞尸一事,老汉有些犹豫,应该是觉得此事难以启齿,生怕这些贵人们听了后心生不喜,姚镇又是好言安慰,老汉这才断断续续说了些此方乡俗,还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门道,原来他们这些自称水鬼的船夫,被人出钱寻觅河中尸体,或是遇上了尸体,打捞起来,有人闻讯赶来,不可主动索要钱财,在世生人愿意给,就收下,不给,就算数,只当是积了一桩阴德,不然就会最少三年晦气缠身,不过尸体的亲人,不给钱,还不愿意请一顿饭,保管也会倒霉。
  
  约莫是姚镇和陈平安都瞧着面善,老汉起了话头后,便逐渐没了拘束,含糊不清的大泉官话说得愈发顺溜,主动与姚镇说了那捞尸的讲究,言语和神色之间,淳朴老汉也有了些笑意,“大人兴许不知,男人落水死了,肯定是俯在水面上,婆姨是仰着的,从无例外,在岸边看一眼,就晓得是男是女。拉上岸后,如果无人来收尸,就得帮着葬在水神老爷庙不远的一个地儿,再去庙里头上三炷香,在庙外边求一红布条,绑在手腕上,就算是做了善事,以后会有好报的。”
  
  老汉瞥了眼埋河水面,脸色沉重起来,“但是有两种捞不得,一种是死后直直立在河中的,无论男女,都不是咱们可以去捞的了,头发-漂在河面上,看不清脸,出钱再多,咱们都不敢去。再就是一些个投河自尽的黄花大闺女,若是竹竿子捞了三次,都没能捞上船,咱们就不能再管了,只要沾了手,没谁能有好报。”
  
  裴钱一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到后来听得她头皮麻烦,都不敢再看埋河一眼。
  
  老汉舒展眉头,憨厚而笑,“哪天不做水鬼了,就要找个日头大的时辰,来这岸边洗手,算是跟水神老爷打声招呼。”
  
  姚镇点点头,问道:“老哥这么多年,捞起了多少人?”
  
  老汉想了想,摇头道:“可记不清喽。”
  
  姚镇沉声道:“好人有好报,老哥莫要觉得捞尸这门营生不光彩,积德行善,好得很。”
  
  老汉赧颜笑道:“老大人一定是个好官,青天大老爷哩。”
  
  这已经是老汉最用心用力的一种称赞了。
  
  天色不早,姚镇笑着与老汉告别。
  
  陈平安说要再待会儿。
  
  到最后只剩下捞尸人老汉,陈平安裴钱和朱敛,其余所有人都返回驿馆。
  
  朱敛继续往下游走去。
  
  陈平安坐在老汉身边,笑着递过酒葫芦,“老伯能喝酒?”
  
  老汉赶紧摆手,“公子可别糟践好东西了,自己留着喝。”
  
  陈平安伸了伸手臂,“那就是能喝了。”
  
  老汉还是不敢接过酒壶,陈平安轻声笑道:“老伯可能不信,我也是穷苦出身,当过好些年的窑工。”
  
  老汉见这位公子没有收回酒壶的意思,只得小心翼翼接过,高高举起,仰头喝了一口,就赶紧还给陈平安。
  
  一口咽下酒水,估计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老汉却也已是红光满面,很是高兴了。
  
  陈平安自己喝了口青梅酒,问道:“老伯今儿在这边是看有没有尸体漂过?”
  
  老汉摇头道:“这会儿河里水枯着呢,不太容易见着尸体。”
  
  说到这里,老人仿佛觉得说错了话,有些难为情,“见不着才好。”
  
  陈平安嗯了一声,默默喝着酒。
  
  老汉本就是个闷葫芦,今天与姚镇唠叨了那么多,可能比往常一年的话语加起来,都不少了。
  
  陈平安看着眼前这条埋河之水,便想起了家乡的龙须河和铁符江。
  
  老汉突然转头笑道:“公子算是熬出头了,有了大出息。”
  
  陈平安挠挠头,竟是不知如何接话,说自己没钱,好像站着说话不腰疼,承认自己有了大出息吧,又差了点意思。
  
  裴钱就纳了闷了,奇了怪哉,不知道陈平安跟这么个老汉有什么好聊的,心想你跟姚老头那么个当大将军的,话也不多啊。
  
  三人一起沉默许久,蹲在岸边的老汉突然叹了口气,望向埋河水面,“说些不中听的晦气话,公子别生气啊。”
  
  陈平安点头道:“老伯只管说。”
  
  老汉轻声道:“我那娃儿跟公子差不多岁数的时候,遇上了不该捞的可怜人,不听劝,捞上了岸,没过几天,他人就没了,我该拦着的。”
  
  说起这些的时候,老汉脸上没有太多哀伤。
  
  最后老汉离去的时候,跟陈平安道了一声谢,说酒好喝,这辈子没喝过这么好的酒。
  
  陈平安起身目送老汉愈行愈远。
  
  裴钱还是不敢看埋河水面。
  
  朱敛已经原路折返而回,裴钱这才胆子大了一些。
  
  陈平安盘腿而坐,遥望江水和对岸,要朱敛带着裴钱先回驿馆,只是裴钱不愿意,死活要待在陈平安身边,朱敛就只好陪着她一起留在岸边。
  
  陈平安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
  
  裴钱百无聊赖地捡起一颗颗石子,可是不敢往埋河里丢,生怕不小心砸出一具站在水中的尸体来,她一想到有位女尸头发-漂荡在水面上的画面,就一身鸡皮疙瘩。裴钱下意识往陈平安那边挪了挪,握紧手中的行山杖,开始在心中默默背诵那本书籍的篇章,给自己壮胆。
  
  朱敛身形佝偻,眯眼远眺。
  
  什么山水神灵,鬼怪精魅。
  
  武疯子朱敛自然不当回事。
  
  许久之后,夜色深沉,裴钱惊讶出声道:“怎么河上有座桥?”
  
  朱敛愣了一下,顺着裴钱的视线望去,哪来什么桥,江水滔滔,仅此而已。
  
  裴钱一双使劲瞪圆了的眼眸,熠熠生辉,“哇,金色的桥!”
  
  朱敛先看了眼陈平安的背影,并无丝毫异样。
  
  老人就有些哭笑不得,只当是这个鬼灵精怪的丫头片子,在胡说八道,你哪怕骗人说河上有具尸体,都比河上多出一座金色长桥来得可信。
  
  裴钱有些疑惑,神色茫然。
  
  因为她好似听到了陈平安的读书声,刚好陈平安所读内容,是他要裴钱死记硬背的一段,这是陈平安在那本儒家典籍之外,唯一要她记住的东西,甚至还专门用小雪锥写在了那本书籍的末尾,所以裴钱记忆深刻。
  
  他从不愿意跟她说任何道理,陈平安只对曹晴朗说那些书本之外的道理,裴钱觉得这些文字,大概就是她唯一比那个小书呆子强的地方了。
  
  此时此刻,一肚子委屈的她,便大声朗诵出来了。
  
  是那“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是那“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