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元辅 > 第276章 伐元(五)播州乱起

第276章 伐元(五)播州乱起

第276章 伐元(五)播州乱起 (第1/2页)

高务实要打一场以力造势的灭元之战,这意味着他放弃了兵贵神速的突袭,选择在宽大正面缓缓逼近,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排山倒海无人能挡。
  
  不过,这势虽然造得宏伟,也的确达成了他欲使此战“中外瞩目”的目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从宣布出兵至今一月有余,他本人也只是从京师抵达大宁,并且在大宁一停就是半个月,至今没有新动向。其余三路大军看来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军,四条战线均不曾有过交战。
  
  但“一月有余”这么长的时间,在改革之后的驿站系统运行下,早已将消息传遍天下,各地都知道大明朝最能打的大帅和最能打的军队都已经开往塞外。一些人期盼这一消息犹如久旱而盼甘霖,比如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便是首当其冲的一位。
  
  播州杨氏历史悠久,唐末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诏入侵并攻占了播州,而当时的唐朝早已不复盛唐之强盛,在朝廷而言有藩镇割据,观民间之状则起义蜂拥,指望中枢派兵去播州这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收复失地着实困难。
  
  然而地盘也不能就这样丢了,于是在乾符三年(876年),唐熹宗就广募天下勇士前去收复失地,有太原人杨端应募而往,联合当地豪强将南诏击败。此后杨氏就盘踞在了播州,并世袭了下来,长达七百余年之久。高务实此前说播州杨氏的土皇帝史甚至超过黄芷汀她们家,便是由此而来。
  
  一个半独立的政权能存在这么久当然是有原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杨氏善于抱大腿,抱朝廷的大腿。
  
  唐朝灭亡后,杨氏就抱了宋朝的大腿。宋廷要出兵,杨氏就出兵;宋廷要粮,杨氏就出粮;宋廷要进贡,杨氏就进贡。总之朝廷需要什么,杨氏绝对义不容辞。面对着这样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宋廷考虑到那旮沓也不是个动兵的地,自然也就听之任之,让播州杨氏一直存在了下去。
  
  宋朝能容纳播州杨氏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杨氏很听话,但另一方面,也和高务实此前和刘馨讨论的“统治成本”问题直接相关。
  
  任何朝廷直接统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定会有统治成本的,如果一年到头收不上多少税,统治的地方还经常闹事,要不断地军队到地方平叛,那么统治这个地方就反而就会出现亏损。
  
  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算不用大炮,大军征剿光是消耗的粮食军饷也是天文数字,对于这种地方而言就更是一个字可以概括:亏。
  
  比如杨氏所在的西南边陲,向来都是贫瘠之地,朝廷就算直辖也收不到多少税,但民族成分却异常复杂,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三天两头就有冲突,统治那样的地方,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就是最典型的赔本买卖了。
  
  因此历朝历代,对于西南边陲之地就经常采取土司管理的制度。说白了就是把一片地划给土司,让他“承包”下来,只要按时向朝廷缴纳承包费就行,当然也可能会要求其出兵随征。
  
  这样一来,不但朝廷省去了治理的麻烦,还能定期收到承包费,也算是一举两得。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相互利用,朝廷有需要土司的地方,土司也有需要朝廷的地方。
  
  杨氏也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宋朝灭亡后很快就投靠了元朝,元朝灭亡后很快又投靠了明朝,如此杨氏才在播州有了七百多年的基业。
  
  可播州杨氏在传到杨应龙这一代的时候,却突然不明白这个道理了。刚开始的时候,杨应龙还是很听话的,也帮助明廷平定了几场叛乱,因军功被明廷封为了“骠骑将军”——这可是正二品。
  
  此时的杨氏已经在播州盘踞了七百多年,在当地绝对称得上是根深蒂固,而杨应龙是实实在在的富N代,二十岁就继承了家业,后来又成了名义上朝廷高官、地方大员,自然是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的杨应龙就开始恃功骄蹇、狂妄自大了,居住的地方用龙凤形象作为雕饰,还在辖区内自称“千岁”、“半朝天子”,有了僭越的举动。但好在他那地方着实偏僻,朝廷一般也不会特意派人去查,倒也落得个相安无事。
  
  但同时,杨氏和播州境内其他家族也是势同水火,多有纠纷和争斗。杨应龙在位期间,在播州奢淫无度,作奸犯科,横行霸道,肆意掠夺他人田产,其播州宣慰司所辖五司七姓的百姓也不堪其扰。
  
  而说来令人无语的是,引发杨应龙叛乱的直接导火索,竟然是一场由通奸而引发的血案。
  
  杨应龙的正妻叫做张春花,她是江西龙虎山张天师家族的人,不过杨应龙并不喜欢这个妻子,结婚后没多久就对张春花失了兴趣。后来他又看上了田氏,这个田氏本是他族弟杨端龙的未婚妻,杨应龙看到田氏后就一见倾心,强行夺了弟媳。
  
  后来杨应龙发现妻子张春花跟属下私通,一气之下就要杀了张春花,幸得其老母出来求情,才绕过了张春花一命,之后杨应龙就把张春花许给了他的另一个弟弟杨胜龙。
  
  不知道是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后来有次杨应龙喝醉了酒,竟然觉得田氏也跟人通奸,就想杀了田氏。田氏在生死关头就重提了张春花的往事,杨应龙当场气昏了头,命人杀了张春花。
  
  张春花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呼喊其母官氏为其报仇,杨应龙又把张春花的母亲官氏给凌迟了,这就彻底得罪了张氏的母家。龙虎山张氏作为道教领袖之一,在大明朝一贯是颇有地位的,“天师”之称可不是自号,常常是朝廷册封,由此可见其特殊性。
  
  万历十六年,张氏族人头领带着其他饱受杨应龙欺压残害的五司七姓代表到川、湖两地告状,并大胆揭发了杨应龙的种种不法事迹,播州之乱的序幕算起来该是由此开端。而这一年,也正是高务实开始关注播州之肇始。
  
  弹劾杨应龙的奏疏很快就送达了朝廷中枢,朝廷便委派川贵两地抚按官详查勘处。听闻此事的杨应龙勃然大怒,对五司七姓展开了残酷报复,还勾结了苗人以为外援,同时出兵劫掠周边各州县、土司。
  
  当时朝廷对于杨应龙的事情,内部也分成了两派,时任贵州巡抚叶梦熊认为杨应龙罪无可赦,而四川巡按李化龙这个时候正在抵御松藩,需要杨应龙的播州兵帮忙,便建议朝廷暂缓杨应龙的一事,意思是先让他出兵帮我打仗再说,结果朝廷内部两派意见相持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