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教军场 (第1/2页)
王奋见杨越脸色不悦,连忙解释道:
“壮士,我…我并非有意隐瞒,实在是…实在是城中粮草也所剩无几了…上面的粮草辎重,只有五个月前运来的,只够城中人吃半个月了…”
说到这里,王奋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了。
他偷偷地抬头看了一眼杨越,只见杨越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么说,如果本壮士今日未到,王大人是打算弃城而逃了?”
杨越的声音冰冷,如同寒冬腊月里的北风。
王奋吓得浑身一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壮士饶命!我…我也是无奈之举啊!城中兵力不足,粮草匮乏,若是死守,也只是徒增伤亡啊!”
王奋的哭诉在杨越听来,却并未激起多少波澜。
这世道,贪生怕死的官员多了去了,王奋这副模样,他见得多了,也不觉得稀奇。
反而,王奋在城防图上标注沼泽地一事,更让他在意。
“起来说话吧。”杨越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王奋这才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王大人,这城中兵马,可都听你号令?”杨越问。
“回…回壮士,忝为这淮安城的父母官,城中兵马,自然都听我等的…”
王奋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说错一个字。
“好。”杨越点点头,“明日,本壮士要去教军场阅兵,你安排一下。”
“是!是!我等这就去安排!”王奋如蒙大赦,连忙应道。
翌日清晨,杨越在王奋的陪同下,来到了城中的教军场。
说是教军场,其实就是城中一块较为空旷的场地。
此刻,场上稀稀拉拉地站着几队士兵,一个个无精打采,武器装备更是破旧不堪。
有的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手里拿着的不过是些木棍、锄头之类的农具。
杨越心中暗叹,这淮安城的兵力,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恰好此时,有点卯官开始点名。
“赵大!”
“到!”
“李二!”
“到!”
“张三!”
无人应答。
点卯官又喊了一声:“张三!”
依旧无人应答。
王奋见状,脸色一变,连忙喝道:“张三何在?为何不应!”
依旧是沉默。
“来人!把张三给本官押上来!”王奋怒吼道。
片刻之后,两个士兵架着一个醉醺醺的汉子走了过来。
那汉子头发蓬乱,衣衫不整,身上还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酒味,显然是喝得酩酊大醉。
“张…张三…你…你大胆!竟敢…竟敢…临阵脱逃!”
王奋指着那醉汉,气得浑身发抖。
那醉汉醉眼惺忪地抬起头,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说道:
“脱…脱逃?老子…老子…没脱逃…老子…老子…在家喝酒…”
“喝酒?!”
王奋怒不可遏,“你…你身为军人,不好好操练,竟敢…竟敢…酗酒!来人!给我…给我…”
“给我什么?”杨越突然开口,打断了王奋的话。
王奋一愣,连忙转向杨越,躬身道:“壮士,这…这…”
杨越摆了摆手,走到那醉汉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
这醉汉身材魁梧,孔武有力,虽然此刻醉醺醺的,但依稀可见一股子狠劲。
“你叫张三?”杨越问道。
“张…张三…是…是老子…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