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圣人降世 (第2/2页)
大上清宫溪山环拱、仙灵都会,八殿二十四院占地两百余亩,殿宇巍峨,楼阁精美,龙柱金壁,雕梁画栋,似于皇宫,殿院之间有甬道贯通,又有曲径回廊,四通八达。
后殿空旷,十几年来,极少有人来此,概因此处被这一代掌教真人划为禁地。
后殿西南角一间老旧古朴的厢房内,似有灯火透出。
一位五十左右的中年道人却旁若无人地端着烛火漫步而来,此人相貌儒雅,顾盼之际有一种豪侠意态。
他来到静室前,也不敲门问候,直接吹灭手中的烛火,推门走了进去,屋内一盏油灯,灯火昏黄,一个头发苍白的道人坐在蒲团上,瞑目不动……
男子也不出声打扰,就这么跪坐在下手的另一蒲团之上,眼帘低垂,静等老者发话。
“七年前,我观紫薇西陲,必是柴氏失鼎前兆,所以我命人将你从东京唤回,概因修为有限,看不清来路,以免在这风云变幻之间给我教带来灾祸。”
“古来王朝更替,星象必有明示。这几年来,我时刻夜观天象,始终不见新的帝星出现,只有北斗七星与太白争相斗艳。
这种天象正是南北割据现象的呈现,北斗七星争辉,警示蛮族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可太白又耀于八闽,说明柴氏有割据江东之力,但无论是北方的蛮族还是南方的柴氏后裔,从星象上显示,都只有王者气,但非帝王气。”
“让我看不明白的是,紫薇位于北斗之中,其他六星应围绕紫薇旋转,也比主星暗淡得多,可如今其他六星却又能与紫薇争辉,说明慕容家并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北方政权还有其他家族雄起的迹象,而且不止一家。”
“武当、全真二系对道录司可是虎视眈眈,道录司是掌管天下道教之事的衙门,自唐以来,一直是我正一教所掌控,全真、武当又岂能甘心?”
“全真丘处机百年前就开始布局,丘处机及其后人已在蛮族深耕两甲子,而我们又在柴氏存亡之际弃周庭而去,即将于江南立朝的储君,必定对我龙虎山正一道充满怨气,一旦即位,本教尊荣必受挫折,而武当又乘虚而入,嗣教真人年轻气盛,难以承受挫折,老道也不愿意在有生之年看到本教受挫啊……”
“本真一直意定天下大势,一如汉后三国,晋后南北,唐后五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此我张家可坐等风云变幻,直到新的帝星出现。”
老道人说到这里,脸现骄狂之色,“这些短命王朝还不值得我龙虎山朝拜,全真、武当两派的修为又怎么和我龙虎山相比,他们只能看到百年气运,我张家不会与他们争一时之长短。”
老道说到这里却话锋一转:“可是,昨日戎时,天际却出现异象,位于黄道的“王者之星”“轩辕十四”突然大亮,光芒耀满宙宇,并且洒下流星雨,玄霄,知道这种星象意味着什么吗?”
张玄霄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师伯赵守一,“据《抱朴子内篇》记载,此异象在中原大地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在四千三百年前,天际出此现象,轩辕黄帝出。第二次出此现象是一千五百年前,那一天始皇帝诞于邯郸!”
“正是,千百年来,我华夏终于又有圣人出,凡圣人出天下必定天翻地覆。轩辕出,始有华夏。嬴政出,书同文,车同轨,灭诸侯,改郡县,中央一统。今圣人再现,不知能创造出怎样的一番局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