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朝堂风云涌起 (第1/2页)
林羽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此时朝堂之上早已风云变幻。影月盟的阴谋虽已昭然若揭,可朝堂却陷入了更为复杂的纷争之中。以丞相王渊为首的保守派,眼馋林羽的赫赫战功,背地里小动作接连不断。早朝之时,王渊站了出来,以林羽的“非常之举”为借口,公然弹劾林羽。
“陛下,影月盟潜伏多年,直至今日其阴谋才被发觉,这无疑是朝廷的耻辱。林羽身为朝廷重臣,却屡屡采用非常手段,行事不循常理,甚至私自深入敌营,全然不顾自身安危。这种行为虽有成效,却实在是莽撞,若非侥幸,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陛下严惩林羽,以端正朝纲。”王渊的声音在朝堂上回响,他的眼神里透着一丝得意。
林羽眉头紧蹙,目光坚毅,据理反驳:“陛下,微臣深知影月盟的阴谋极为隐秘,其内部构造复杂,成员训练有素,且行事极为审慎。若非微臣冒险深入虎穴,拼死抗争,恐怕至今都无人知晓其阴谋。微臣虽有莽撞之处,但也对朝廷有功,还望陛下明鉴。”
朝堂上顿时争得面红耳赤,支持林羽的官员纷纷站出来为其辩护,而保守派则借机攻击,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就在此时,林羽收到密报,影月盟的残余势力正在边境与外敌勾结,妄图东山再起,局势万分危急。林羽心急如焚,深知在内忧外患之下,大夏已危如累卵,可朝堂上的保守派却像附骨之疽,难以摆脱。
“陛下,微臣有紧急军情禀报!”林羽高声说道,打断了朝堂上的争吵。
皇帝微微一怔,随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林卿,有何紧急军情,快快奏来。”
林羽从怀中取出一封密报,双手呈上:“陛下,影月盟的残余势力正在边境与外敌勾结,企图发动叛乱。微臣接到密报,叛军已经集结,随时可能发起攻击。若不及时应对,大夏将陷入危机。”
皇帝接过密报,迅速看了一遍,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此事当真?”
林羽点头称是:“千真万确,微臣愿领兵前往边境,平定叛乱,以保大夏安宁。”
王渊却冷嗤一声:“陛下,林羽此言不可轻信。影月盟的阴谋刚刚被揭穿,边境局势还不明朗,此时贸然派兵,只怕会中了敌人的圈套。臣以为,此事应当谨慎对待,不可鲁莽行事。”
林羽怒视王渊,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急切:“王丞相,如今大夏危在旦夕,怎能因小人的言论而贻误战机?若因优柔寡断,致使叛军得逞,大夏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微臣愿以性命担保,若不能平定叛乱,愿受朝廷严惩。”
王渊冷笑一声,反驳道:“林羽,你行事一向不按常理出牌,这次又怎能保证不是你的鲁莽之举?你这种冒险行为,虽然偶尔能取得成效,但风险太大,朝廷不能每次都依赖你的侥幸。”
林羽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用更加冷静和坚定的声音说道:“王丞相,我明白您的担忧,但请允许我用现代的思维来解释。影月盟的阴谋已经暴露,他们现在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刻。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等他们重新组织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现代的战术,比如情报战、心理战,而不是单纯依靠武力。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制造混乱,让他们自相残杀。”
朝堂上的官员们听到林羽提到“现代的思维”“情报战”“心理战”这些陌生的词汇,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王渊更是冷笑一声:“林羽,你这些奇谈怪论,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朝廷的决策岂能依赖你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林羽没有理会王渊的嘲讽,继续说道:“陛下,微臣并非哗众取宠。微臣的这些想法,是基于对影月盟内部结构和行为模式的分析。他们虽然训练有素,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制造混乱,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微臣请求陛下允许微臣尝试,若失败,微臣愿承担一切责任。”
皇帝沉思了一会儿,最终点头应允:“林卿,朕相信你。你即刻领兵前往边境,务必尽快平定叛乱。王丞相,你留守京城,协助朕处理朝政。”
王渊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只能勉强应道:“臣领旨。”
林羽接过兵符,转身走出朝堂。他明白,时间紧迫,必须马上行动。他快马加鞭地赶回府邸,迅速召集自己的亲信和将领,准备出发。
“大人,边境局势复杂,叛军与外敌勾结,兵力强盛。我们此去,能否取胜?”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问道。
林羽目光炯炯,声音坚定:“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此战关系到大夏的生死存亡。我们没有退路,唯有前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平定叛乱。而且,我会用一些现代的战术,比如情报战、心理战,来增加我们的胜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