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雨花台之殇(1861 年秋) (第1/2页)
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气势汹汹地进逼雨花台,这雨花台乃是天京城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天京便岌岌可危。太平军自然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早早在此构筑了坚固的防线。战壕纵横交错,壁垒高耸林立,士兵们严阵以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
战斗打响的那一刻,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抖。湘军的火炮如雷鸣般轰响,炮弹带着炽热的火焰,呼啸着砸向太平军的阵地。一时间,雨花台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土石飞溅。太平军也毫不示弱,凭借着坚固的工事,用枪炮、刀矛顽强地回击着湘军的进攻。双方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将雨花台的土地染得通红。每一寸土地都在见证着这场残酷的厮杀,每一个弹坑都诉说着战争的惨烈。一日,正当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天空突然出现了异象。原本湛蓝的天空中,一道耀眼的光芒划过,紧接着,一颗神秘的陨石拖着长长的尾巴,坠落在雨花台附近。
那陨石落地时,发出一声巨响,仿佛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巨大的冲击力在地面上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大坑,周围的树木被震得东倒西歪,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洪玉蓉在城中听闻了陨石坠落的消息,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深知在这样的战争时期,任何异常的现象都可能引发军心的波动。于是,她匆忙放下手中的事务,带着几名亲兵,策马向雨花台赶去。
此时,雨花台上的太平军和湘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陨石吸引了注意力。太平军将士们望着那冒着热气的陨石大坑,脸上露出了惊恐和迷茫的神情。在他们的信仰中,上天的每一个迹象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颗神秘的陨石无疑像是一个警示,让他们心中充满了不安。
而湘军那边,士兵们却迷信地认为这颗陨石是胜利的征兆。他们欢呼雀跃起来,原本因激烈战斗而略显疲惫的脸上,重新焕发出了兴奋和斗志。曾国荃站在高处,望着陨石坠落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他觉得这是上天对湘军的眷顾,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们倾斜。
洪玉蓉赶到雨花台时,看到的是一片混乱的景象。太平军士兵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她深知,若不尽快稳定军心,这支部队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失去战斗力。于是,她跳上一处高地,大声喊道:“兄弟们!这不过是一颗寻常的石头罢了,上天始终庇佑着我们太平天国!我们肩负着推翻清妖、建立太平盛世的使命,绝不能被这小小的异象吓倒!”
士兵们听到洪玉蓉的呼喊,纷纷将目光投向她。洪玉蓉平日里在军中威望颇高,她不仅勇敢善战,还常常关心士兵们的疾苦。此刻,她坚定的眼神和激昂的话语,让一些士兵们心中的恐惧稍稍减轻了一些。
然而,就在这时,湘军却趁机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曾国荃亲自擂鼓助威,湘军士兵们如潮水般向太平军阵地涌来。太平军将士们虽然重新振作起精神,奋起抵抗,但心中的阴影始终难以驱散,战斗打得异常艰难。
洪景明在天王府中得知了雨花台的情况,他心急如焚。深知这颗陨石可能会被各方利用,从而对太平军的战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他匆忙召集了一些将领,商议如何稳定军心。
“如今这陨石之事,已然让军心浮动。我们必须想个法子,让将士们相信,这并不能左右我们的胜负。”洪景明面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将领皱着眉头说:“大人,可这军中迷信之风盛行,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谈何容易?”
洪景明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宣扬这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战胜湘军,便是顺应了天意。同时,加强对士兵们的思想鼓舞,让他们明白我们太平天国的正义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太平军将领们纷纷回到各自的部队,按照洪景明的吩咐,对士兵们进行安抚和鼓舞。
在雨花台上,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湘军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和对陨石的迷信带来的士气,一次次冲击着太平军的防线。太平军则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太平天国的信仰,苦苦支撑着。
洪玉蓉在阵地上来回奔走,指挥着战斗。她手中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她的脸上沾满了硝烟和汗水,但眼神却始终坚定无比。
突然,一颗炮弹在洪玉蓉不远处爆炸,强大的冲击力将她掀翻在地。亲兵们急忙冲过去,将她扶起。洪玉蓉擦了擦嘴角的血迹,大声喊道:“不要管我,继续战斗!”
此时,战场上的局势越发紧张。太平军的防线在湘军的猛烈攻击下,出现了一些漏洞。湘军士兵们看到了机会,更加疯狂地冲了过来。
在这危急时刻,一名太平军士兵突然高呼:“兄弟们,为了太平天国,为了我们的家人,拼了!”这一声呼喊,仿佛点燃了太平军将士们心中的怒火。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向湘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