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天京烟云 > 第十一章 风云再起(1860年春)

第十一章 风云再起(1860年春)

第十一章 风云再起(1860年春) (第1/2页)

1860年的春天,对于困守天京的太平天国而言,仿佛是寒冬中吹来的一丝微弱暖风。天京城在清军的重重围困下,已如一座孤岛,城内物资渐趋匮乏,军民士气虽未彻底消沉,但也在漫长的围困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李秀成,这位太平天国后期崛起的杰出将领,深知天京局势的严峻。他苦思破局之策,终于想出了一条围魏救赵的妙计。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精锐之师,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向杭州进发。这支军队宛如一条灵动的游龙,在清军的防线间穿梭,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耳目。
  
  一路上,李秀成的部队风驰电掣,所过之处,清军的一些小据点纷纷被迅速拔除。经过数日的急行军,他们成功抵达杭州城下。杭州,这座江南名城,此时还沉浸在一片看似平静的氛围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李秀成一声令下,太平军如猛虎下山,向杭州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杭州城内的清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太平军攻势凌厉,很快便攻破了城门,涌入城中。
  
  消息传到清军统帅耳中,他大惊失色,深知杭州乃是江南重镇,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急忙抽调围困天京的大量兵力,星夜兼程赶往杭州救援。这正中了李秀成的下怀。在清军援兵抵达杭州之前,李秀成已完成了既定目标,他果断下令太平军迅速撤离杭州,回师天京。
  
  此时的天京,洪景明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文官,正忧心忡忡地关注着局势的变化。他在天王府的书房内,时而踱步沉思,时而望着墙上的军事地图发呆。桌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军情文书,每一份都让他眉头紧锁。他深知,天京若长期被困,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必将陷入绝境。
  
  当李秀成奇袭杭州、围魏救赵的消息传来,洪景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他立刻赶到朝堂,参加紧急军机会议。朝堂上气氛凝重,洪秀全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众朝臣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洪景明在会议中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他指出,李秀成此举虽巧妙地调动了清军,给天京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但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清军实力犹存,一旦重新调整部署,必将再次对天京构成巨大威胁。而且,天京长期遭受围困,城内物资短缺的问题依然亟待解决,民心士气也需要进一步提振。
  
  其他朝臣们也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认为应趁着清军兵力分散之际,主动出击,扩大战果;也有人担心清军的报复,主张加强天京的防御。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洪秀全坐在龙椅上,听着朝臣们的争论,却始终没有表态。他眼神迷离,似乎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问题。
  
  洪玉蓉,洪景明的女儿,凭借着自己通晓洋文的优势,也参与到了这场关乎太平天国命运的讨论之中。她深知西方列强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能争取到西方势力的支持,或许能为太平天国带来新的转机。于是,她向众人提出建议,利用自己与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的交往,尝试与西方势力建立联系,争取他们在物资和军事技术上的援助。
  
  她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如今西方列强对中国局势虎视眈眈,他们看重的是利益。我们可以与他们展开谈判,许以一定的商业利益,换取他们的支持。比如,允许他们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通商,给予他们某些贸易特权等。同时,我们也可以引进他们的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提升我们自身的实力。”
  
  洪景明对女儿的想法表示认同,但他也提醒道:“西方列强皆是唯利是图之辈,与他们打交道必须万分谨慎。我们不能轻易许诺过多,以免日后受制于人。而且,他们在太平天国和清廷之间摇摆不定,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到支持我们的好处。”
  
  然而,就在众人商议对策之时,洪秀全却突然陷入了更加沉迷宗教的状态。他整日在天王府内诵读圣经,祈祷上帝庇佑太平天国。他认为,一切皆由上帝安排,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太平天国必将战胜敌人。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让他颁布了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诏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