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田星火(1850年冬) (第1/2页)
广西桂平,这片山川环绕、民风淳朴的土地,在1850年的寒冬,正悄然孕育着一场改变历史轨迹的风暴。
金田村,一个看似平凡的村落,却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着底层人民对不公命运的愤怒与反抗的火种。落魄书生洪景明,本有着自己的平静生活,虽称不上富裕,但一家老小也能在这世道中勉强维持生计。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此时无情地转动,碾碎了他所有的宁静。
洪景明自幼饱读诗书,一心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无奈,在这腐朽的晚清官场,科举之路早已被权势和金钱所堵塞,他屡次赴考,却皆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下,他回到金田村,守着家中的几亩薄田,与妻子陈氏、女儿洪玉蓉相依为命。
可这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当地官府为了讨好上头,满足其私欲,竟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强征村民的田产。洪景明家的土地也未能幸免,一夜之间,一家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面对官府的蛮横无理,洪景明据理力争,却遭到了无情的毒打。看着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丈夫,陈氏哭成了泪人,洪玉蓉则咬着牙,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爹,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洪玉蓉扶着父亲,声音颤抖却充满坚定。
洪景明长叹一声,无奈地说:“孩子,这世道,咱们斗不过他们。为今之计,只能离开这里,另寻活路。”
于是,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洪景明一家收拾好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浔江的方向艰难前行。一路上,冷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路边的树木光秃秃的,仿佛也在为这苦难的世道而悲叹。
洪玉蓉望着形容憔悴的父母,心中满是酸楚。她自幼聪明伶俐,虽身为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见识和勇气。此刻,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
当他们来到浔江边上时,江面寒风呼啸,波涛汹涌。码头上人来人往,皆是为生活奔波的百姓。洪景明一家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落魄,他们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能茫然地望着滔滔江水。
就在这时,一阵激昂的宣讲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洪景明好奇地挤过人群,只见一位身材修长、面容和蔼的男子正站在高处,向众人讲述着一些新奇的教义。此人正是冯云山,他为传播拜上帝教,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地,向受苦受难的百姓宣扬着平等、博爱的理念,描绘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世界。
“人人皆是上帝的子女,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不应忍受这世间的不公,要团结起来,反抗压迫!”冯云山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洪钟一般,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洪景明听着冯云山的宣讲,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热血。这些话语,仿佛一道光照进了他黑暗的生活,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而周围的百姓们,也被冯云山的话语所感染,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在人群中,洪玉蓉注意到了一些乡民的异样。他们面黄肌瘦,眼神呆滞,身体不时地颤抖着,仿佛被什么东西掏空了灵魂。仔细观察后,她发现这些乡民竟是受了鸦片的荼毒。鸦片,这个来自西方的恶魔,正如同瘟疫一般,侵蚀着中华大地,让无数家庭家破人亡,让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
看到这惨状,洪玉蓉心中一阵刺痛。她自幼心地善良,见不得他人受苦。于是,她不顾父亲的阻拦,挤到一位病危的幼童身边,试图救助他。然而,由于幼童病情过重,且接触时间过长,洪玉蓉不幸感染了风寒。
“玉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洪景明抱着女儿,心急如焚。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她便是太平军军医苏三娘。苏三娘本是江湖中人,为人豪爽仗义,医术精湛。她听闻此处有人生病,便赶来查看。
“让我看看。”苏三娘拨开众人,蹲下身子,仔细为洪玉蓉诊治。一番检查后,她微微皱眉,从药箱中取出几味草药,递给洪景明。
“赶紧去煎药,给孩子服下,应该无大碍。”苏三娘的声音干脆利落。
洪景明感激涕零,连忙向苏三娘道谢。在苏三娘的帮助下,洪玉蓉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
夜晚,静谧的夜幕笼罩着大地,星星点点的篝火在金田村外的一片密林中闪烁。这里,一场秘密集会正在悄然进行。洪景明一家在苏三娘的带领下,也来到了集会现场。
密林中,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杨秀清、萧朝贵等起义军核心人物站在人群前方,眼神坚定而锐利。周围的百姓们,有的神情激动,有的则略显紧张,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杨秀清扫视着众人,大声说道:“乡亲们,我们生活在这水深火热的世道,受尽了官府的压迫、地主的剥削。我们的亲人忍饥挨饿,我们的孩子无学可上,这公平吗?”
“不公平!”众人齐声怒吼。
“今天,我们要团结起来,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平世界!”杨秀清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如同炸雷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