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教习宫女 (第1/2页)
…
一连三日,赵煦都宣赵俣进宫入对。
这搞得赵俣一肚子怨言:“不是都跟你说过了嘛,让你低调一点。这要是有人参我一本,说我亲王干政,那我多冤枉啊!”
可赵煦是皇帝,他想见赵俣,赵俣能不去吗?
其实,这也从侧方面体现出来,赵煦确实想解决赵宋王朝的问题,消除赵宋王朝的隐患。
为了给赵煦灌输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赵宋王朝的思想,对于赵煦这个行将就木之人,赵俣真的说了不少东西。
这让一直处于信息茧房中的赵煦打开了很多扇新大门。
“莘王为何不早些与朕说这些?”赵煦责怪道。
“早臣弟也未遇到那位教导了臣弟三年的高人啊,且亲王不可干政乃先皇所定,臣弟岂敢违抗父命?若非见皇兄日夜为我大宋操劳,却始终不得其法,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明明知晓我大宋病症所在,却将皇兄蒙在鼓里,欺我皇室无人,臣弟安敢僭越?”
——为了解释自己的见识和能力,赵俣无中生有出了一位高人。
赵煦闻言,神色凝重,眼中闪过一抹痛楚与愤慨,他心想:“朕自幼登基,虽有心振作,却常感力不从心。朝中大臣,各有心思,或明哲保身,或结党营私,真正为朕分忧、为大宋未来着想者,又能有几人?”
赵煦看向赵俣,对赵俣是位亲王越发地感到遗憾,同时,他也在考虑,为赵俣废除宗室不能干政这条规定,到底是利大于弊多些,还是弊大于利多些?
不久之后,西夏因平夏城之败,前来谢罪求和。
未几,青唐酋长以城投降。
赵煦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他的两个耀眼政绩吸引走了。
当初可是有很多大臣都不同意赵煦打这场仗的。
当时赵宋王朝也是真没钱打败。
是赵煦派人去跟巨商借钱,才勉强打了这场仗。
结果,平夏城之战,宋军击败三十万来犯之夏军,夏军总指挥小梁太后差点被擒,她弃仪仗更服饰才勉强得脱。
从此以后,宋军基本控制了横山、天都山一带。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托这两件事的福,赵俣终于可以不用去赵煦那里了。
转天,赵俣就来到慈德宫拜见了向太后。
一见面,向太后就揶揄道:“怎么,不用再往陛下那边跑了?”
“皇兄近期可顾不上儿臣。”
不等向太后再问,赵俣就主动“坦白”:“也不知儿臣跟皇兄说这些,到底是福还是祸,万一皇兄真下定决心依我之法改革,那势必要引起一场巨大的政治动荡。”
说到这里,赵俣摇摇头:“算了,肉食者谋之,该说的,该注意的,儿臣皆已跟皇兄说清楚了,如何抉择,就看他这皇帝的了。”
说老实话,向太后也怕赵煦轻举妄动,引起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阶层的集体反抗。
可另一方面,赵宋王朝已经走到了一个王朝的中后期,问题重重,积重难返,国库空虚,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也活不下去。
这也是,这些年来,旧党的口风变了,改为支持可行的变法,向太后也慢慢从坚定的保守派变成了中间派的原因。
实在是,形势逼人强,再走保守那条路,赵宋王朝真挺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