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汉冠 > 第一卷 第17章 天道不公,张天师殒命归黄天

第一卷 第17章 天道不公,张天师殒命归黄天

第一卷 第17章 天道不公,张天师殒命归黄天 (第1/2页)

这广宗城原本属于刘正的县衙早就被黄巾一把火给烧了,焦黑的梁柱胡乱散在瓦砾堆中。
  
  张角所居住的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舍,几株枯草自裂缝中探首而出,于寒风中瑟瑟摇晃,门前守卫的黄巾力士见到张梁引客至,纷纷让出了一条通道,推开朽木门轴,一声“吱呀”,刘正进到张角房中。
  
  先是一股混合着腐败与死亡的浓烈药味直冲面门,屋内炉火熊熊,隔了一层厚重的青布帘子,刘正看见一个人正躺在榻上,有断续鼾声,似重病之人喉间淤塞的痰鸣。
  
  该是张角,此时已近未时,张角还在昏睡,看来搅动天下的天公将军身体确实是不行了。
  
  此时的刘正万分紧张,既期待见到张角,又心中忐忑。想见张角是因为张角想要见他,那股难以遏制的好奇驱使刘正前来。不想见张角是因为此时此地无人能保证刘正的安全,而张角要见他的目的刘正不知。自穿越到此时空,刘正第一次感到如此的不知所措。
  
  张梁撩起帘子先进去查看一番,俄顷退了出来。“刘县君,大兄沉疴难起,劳县君稍候。”张梁直言,张角已经昏睡了快十个时辰了。此处药味重,想请刘正去侧房休息。
  
  “无妨,便在此处吧。”
  
  刘正并不嫌弃这里药味浓重,与张梁一起就地找了两张草垫坐下,低声聊着,等待张角醒来。
  
  只是这屋内气氛古怪至极,一方是代表汉军前来劝降的官员,另一方则是天下通缉的贼首,二者却相安无事,共同等待着另一位贼首的醒来。
  
  “刘县君,你是东海人,可知道东海的盐田。”
  
  张梁拿起架在炉火上的水壶,给刘正倒了一杯滚水,他确实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招待刘正了,只能捏了一小把盐放进杯中,算是略尽地主之谊。
  
  “自然知道。”刘正接过水杯,轻轻笑道,“那些盐田正是某家产业。”
  
  在等待张角苏醒的过程中,张梁只是想顺着盐的事情随口一提闲聊,却不料盐田之事刚好是刘正操持。
  
  “哦?”张梁诧异看着刘正,不过刚才已经得知刘正是东海王一脉,想来刘虞作为东海王一系出身的两千石,拥有这等产业也情有可原。
  
  “那县君可知我等起事之前在天下设三十六方,唯一未能设置渠帅的是何处?”
  
  刘正握着手中热水暖手,小口喝着融化了盐晶的咸水,心道张梁此问算是问对人了。张梁不知道的是在几年前刘正就已经开始暗中对付太平道的传道。
  
  “自然是东海。”刘正笑着,黄巾起事后跨州连郡,唯有徐州相对安然,除了徐州离张角所在的巨鹿较为偏远外,也有刘正功劳。
  
  “东海的失地之人以及别处郡县来的流民但凡青壮皆被纳入我家的盐田和工坊,想来贵道在东海传道颇为失意吧。”
  
  “哈哈。”经过与刘正不多接触,此人目前表现极为坦诚,“若是别处世家大族也如贤父子般惜民,我等也不会扯旗造反了。”
  
  “世家大族隐瞒户数私藏田土,郡县吏员只能不断向黔首摊派口算税钱。而百姓税赋徭役日重,破家者日多,只能卖地卖身给大族,土地兼并愈发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有弥望之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刘正对张梁大谈大汉弊政,一些不敢对卢植、刘虞说的话都对张梁说了。
  
  因为张氏昆仲所作所为,在刘正看来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失地农民团结起来反抗上层既得利益者,这是刘正前世从小背诵需要考试的内容,黄巾哪里做得错了?
  
  是以刘正虽为宗室子弟,但看张梁并没有看霍乱天下贼人的那种感觉,恰恰相反,眼下这大汉思想最危险的反贼正是他刘正刘仲兴。
  
  可是刘正两世为人,这一世他是家世两千石的千金之子,屁股决定脑袋,黄巾是惹乱大汉朝的祸根,自然还是要站在黄巾的对立面。
  
  这末世当然不可能继续这样下去,但太平道注定会失败,是不可能完成他们“天下大吉”致太平的理想的。
  
  张梁听了刘正一席话,颇有茅塞顿开之感。这就是现今症结所在,但并不觉得刘正年纪轻轻会有此等见解,这一定是刘正老师卢植所授。
  
  “哈哈,‘两千石去我冠,豪大家去我首’,卢公原来什么都明了,却什么都不做!”
  
  听张梁如此说,刘正倒是替卢植汗颜。他这番话可是在后世无数先贤总结下得出的,自己老师古文经学得不错,治理地方、行军打仗也是精妙,但不见得能有此番超越时代的见解。
  
  “咳咳,只怕刘县君所言并非卢子干所授吧。”
  
  正当张梁与刘正深聊入巷,里间的张角突然咳了一声。原来张角早已悠悠转醒,听了好大一会,如今见三弟拜错了神仙,才开口纠正。
  
  张梁见张角醒来,赶忙过去,他看见大兄面色红润,眼神清明,看起来比前几日都要康健,刚想暗喜大兄久病终于有康复迹象,但随即心中又悲痛起来,几乎失声痛哭。张角这不是转好,而是回光返照!
  
  但张角缠绵病榻月余,张梁早有了预见。连忙过去将大兄轻轻扶起,做好了靠背,又倒了一杯热水喂下去,张角才舒服一点。
  
  “刘正见过大贤良师!”刘正看着张梁忙活一通,对着张角拱手道。
  
  刘正静静打量床榻之上的张角,已经没了往日的威严,只是一个形销骨立、连起身都需要别人搀扶的病人。对这位形销骨立病入膏肓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惧怕,再看张梁神情,他猜测张角这是回光返照。一个虚弱地将死之人,刘正有什么好怕的。
  
  张角用他眼白浑浊但瞳孔明亮的双眸看着刘正。“刘县君还未回答我的话。”
  
  昨日三弟来与自己说他已经找到了那位想找的人,此人姓刘名正,正是汉廷委派的广宗县令,没想到赞成一觉睡醒此人已在自己面前,而张角已经认出,刘正就是他想见的人。
  
  自那日在广宗城下见到刘正,张角便有一种一定要与刘正见上一面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自己病重愈发的强烈,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与刘正见面才支撑张角到今天。
  
  “并非卢师所授。”
  
  刘正已经确认对于自己的来历张角一定是知道些什么,自己都穿越了,无神论的信仰早已崩塌,谁知道张角有什么法力。但也知道张角也仅仅是有些超越常人的法力而已,否则哪有连自己性命都救不了的神仙。
  
  “敢问县君是何人所授?”张角略有些兴奋,强撑病体往刘正方向倾了倾,眼神中透露出希望刘正解惑的神色。
  
  “大贤良师叫我仲兴即可。”刘正思虑再三,他听出了张角话中机锋,他已知道张角为何要见他,张角必定对自己的来历有所洞察。
  
  再看着只剩下一副虚弱的身躯的张角,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的渴望,仿佛要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完成他的未竟之业。
  
  刘正终于被张角那双殷切的眸子所打动。他总觉得,比起刘虞、卢植,张氏兄弟更能接受自己的来历。
  
  环顾四周,内室中除了张角、张梁外再无其他人,刘正思绪万千,精神意识恍惚。在张角床榻旁的熊熊火焰中仿佛有手机屏幕微亮,噼啪的炉火声也化作后世的电子音,屋外呼啸的寒风与高铁呼啸何其相似。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道,“我乃自两千年后而来。”
  
  此言一出,刘正心中担忧一扫而空,而张角仿佛已经知晓,又仿佛放下了生死离别般,长叹一口气,仰头躺回了榻上。内室的三人中唯有张梁一脸茫然,似乎没有听清刘正所言,愣在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