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考核 (第1/2页)
在陈平安的事先安排下,大骊铁骑有序地安排着前来拜师的修士和武夫们,让他们沿着预设的路径前往跳鱼山。
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看着上万名年龄、境界各异的修士和武夫聚集于此,还是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场景。
饶是陈平安都有点头皮发麻,他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起来:假如审核一个人需要一炷香,乘以这里的人数,再除以担任考官的落魄山修士人数,得出的数字便是需要消耗的时间……这么一算,简直是个让人头皮发麻的大工程。
其实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
当今的五座天下正经历着近两万年来不曾有过的大年份,修士武夫辈出,而他们每一人都渴望一个好的师承。毕竟在山上,“拜师如投胎”真不是什么空口白话、稚子戏言。
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陈平安在武道一脉的关门弟子赵树下,若非拜了陈平安为师,恐怕一辈子都很难跻身远游境,最多就是当个金身境小宗师,在一个小国的江湖上有点声望。
可是跟了陈平安,赵树下的武道前景就有了无限的可能,甚至有极大把握可以跻身止境。
这就是一个好师承能带来的、从根本上的改变。
而说到好的师承,无疑是传承有序、历史悠久的宗字头仙府最值得信任。虽然落魄山不在这两列,可是如今的浩然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落魄山和其三座下宗,底蕴之深厚,没有任何宗字头可比。
光是三位十四境纯粹剑修,就可以让其他仙府只配争第二了。
更别说还有四位武道止境大宗师,山主陈平安,山主首徒裴钱,大管家朱敛,和一名不显山不露水的郑大宗师。
无论是修士还是武夫,谁不想受到这些高人的指点?
再加上山主陈平安的那些个多重身份。
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就是,对于野修散修来说,只要能来落魄山并被收为弟子,就意味着登上了一艘几乎不可能翻的大船,从此顺风顺水,大道高远,出门遍地是朋友,就算有敌人都不一定敢冒头。
对于那些来自各个王朝和大家族的人来说,除了上述所说外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原因,就是香火情。
有一个进入落魄山的自家人,就是一条线,一座桥梁,意味着潜在的盟友关系。这种关系,落魄山不一定认,但外人绝对不敢不认。
这么一想,会出现这种盛况也就不奇怪了。
落魄山上无笨人,自然都想得通这些个道理。
可能只有那个虽然不笨,但确实缺心眼儿的青衫公子除外。
陈平安对着众人微笑点头,下一刻,全体落魄山修士,同时御风升空,飞至跳鱼山上空。
陈平安用出一道扩音术法,朗声道:“诸位,欢迎来到落魄山,我就是陈平安。”
在术法的作用下,他的声音被传到了跳鱼山范围内的每一个人耳中,他们都屏气凝神,聆听着陈山主的教诲。
“我在十四岁时,第一次遇见了如今的内人宁姚。那时她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对修道一事有了第一个认知。从那天到今日,我的修道生涯里始终记得那七字,就是:‘大道不该如此小’。”
“这就是我对修道的看法。大道,不是你走了我就走不了的独木桥,而是一条所有人都并肩行的通天路。最终所通之处,便是这人间的安宁。”
“再多的废话我就不说了,只希望诸位无论能否登我落魄山,都可以记住这番话,多多思量,只要愿意做到这些,便是我陈平安的大道之友。”
陈平安淡淡一笑,“那么就开始吧。”
陈平安身形消逝,再出现时已经回到了霁色峰。其余落魄山修士则分别去往了先前祖师堂议事上给他们划分好的区域,他们将作为审核者,对所有来拜师的武夫和修士进行筛选。
所有审核者,共计二十七人。
朱敛,周肥,长命,韦文龙,小陌,白景,裴钱,曹晴朗,崔东山,郭竹酒,赵树下,宁吉,邓剑枰,郑大风,陈灵均,魏羡,卢白象,柴芜,贾晟,石柔,箜篌,白首,孙春王,沛湘,蒋去,张嘉贞,甘棠。
其中崔东山,魏羡,卢白象,贾晟和张嘉贞,都是原本不在落魄山上,却被山主陈平安紧急叫回来出力撑场子的。
不知为何,朱敛今日又覆上了一层面皮,恢复了以往老厨子的形象。
泓下和云子还在桐叶洲忙开造大渎事宜,就不喊他们了。
第一轮筛选十分简单,只需考核者报上姓名,年龄,籍贯,出身等信息即可,连修行路数和当下境界都不用报。紧接着落魄山修士会简单询问一些问题,例如这几天在州城住在哪里、有没有遇见什么感觉值得一提的事、曾去过哪些地方游历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