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68章 婆罗洲的未来(第四更,求订阅)

第268章 婆罗洲的未来(第四更,求订阅)

第268章 婆罗洲的未来(第四更,求订阅) (第1/2页)

婆罗洲和其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一样。
  
  这时土地广阔,人口稀少。
  
  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引进大量的移民,毕竟,无论是种植园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但是引进移民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依靠自多繁衍。
  
  如何繁衍人口?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实际上一点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单的很,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组成家庭,然后生育子女。
  
  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从历史上来说,下南洋的唐人绝大多数都是男人,因为唐山的传统思想,就是男人闯四方,女人在家中教育子女,而这也意味着,婆罗亚引进的移民和过去一样,大多数都是男人。
  
  即使是为了保证性别平衡,通过给夫妻两口子加薪的方式,使得三分之二的移民是夫妻,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光棍汉。
  
  这么多光棍汉,不仅是潜在的隐患,还将针影响到婆罗洲的未来,因为光棍汉是无法繁衍后代的,将来的婆罗洲必定会在经济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甚至可能成为发达成达国家,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等到这些移民老去的时候,婆罗洲很有可能陷入劳动力与人口不足的困境。
  
  人口不足,相比于什么工业啦、农业啦,这才是婆罗洲现在和将来的所要面对的最大危机。
  
  人口,直接关乎婆罗洲的将来!
  
  “如何增加人口,如何确保我们的人口越来越多?”
  
  在会议室里,李毅安看着在座的几名公署的官员,
  
  “今天会议议题就只有这么一个内容。”
  
  参加会议的有劳工处处长成济德,有垦务处的田永哲,还有教育处赵锐,以及保安局的丁恩,看着他们,李毅安说道。
  
  “想要增加人口,不仅仅只是移民,也不只是一对夫妻生多少个孩子,而是确保每个劳工都能找到一个媳妇。”
  
  提到“每个劳工找到一个媳妇”时,李毅安特意加重的语气,继续问道。
  
  “我这里有一个数字,以北婆罗洲为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大约引进了24.5万华工,其中约有5万人死于疾病,还剩下大约19.5万,而这些劳工中,回国的仅只有5万人,也就是说,至少有14万人华侨留在了婆罗洲,而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北婆罗洲一共只有5.6万户,18.7万人,除了这些年本地生育的青少年之外,其中还有约一万多是嫁给华人的土著女子!那么问题来了,扣除本地生育,大约只有不到8万人是第一代移民,那么剩下的六万去那里了?”
  
  说话的时候,李毅安拿出了几张照片,是墓地的照片,一块块墓碑上都写着方块字,书写着逝者的籍贯、年龄。
  
  “他们都因为没有子嗣,最后等到年迈失去劳动力时,在贫病中死于会馆里。”
  
  作为“会党”根源的各地会馆并非没有任何作用,它还有一个养老的作用,其实很多华侨之所以加入会党,还有一个目的,为了老有所养,他们年青的时候,每个月向会馆交几毛钱或者一块钱的会费,等到年迈体弱,没有能力劳动时,就会住进会馆,在会馆里养老,身后由会馆把骸骨送回家乡安葬,在这个时候会馆扮演的就是养老院的角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挣到钱衣锦还乡,衣锦还乡的永远都是少数,甚至就连骨灰都没办法运回国,只能埋葬于异乡,埋葬在会馆设立的义冢里。
  
  从这一点上来说,会馆是有积极作用,让老弱的华侨老有所养。这也是为什么,李毅安一边严禁结党,一边允许会馆存在的原因。
  
  对于“义冢”在座的诸位并不陌生,实际上,在山打根扩建时,就碰到过“义冢”挡路的事情,最后是李毅安定下了“不惊扰先人之灵”的决策,修改了计划,当然,这仅仅局限于华侨义冢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