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非常牛的船长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非常牛的船长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非常牛的船长 (第1/2页)

张居正有些紧张地看着朱翊钧,心里揣测着。
  
  作为内阁总理,他当然希望太原升为直隶州,直接归内阁管辖。
  
  太原煤铁齐全,煤铁产量不输给滦州。
  
  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在海边,运输不便。所以大部分工厂都被开办在滦州,太原只有一部分工厂,远不及滦州。
  
  就算如此,太原也是一块大肥肉。
  
  张居正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工业赚钱的能力比农业太强了。
  
  自己苦哈哈地督促下面把秋粮夏税缴足,背负了无数的骂名,结果还不如人家上海滦州一年随随便便给户部税政司缴纳的税。
  
  自此他的治政理念有了重大调整。
  
  不是说农业不再重要,它依然是大明的根本,大明亿万百姓能不能吃饱饭,还得靠它。
  
  只是张居正把强国富民的希望放在工业和商贸上,不再想着靠田赋来实现这些梦想。
  
  太原是大明唯二的工业重地,内阁自然想把它归为直管。
  
  但是王崇古、王国光为首的晋籍官员,却极力反对太原升直隶州,希望太原继续留在山西。
  
  张居正知道其中的原因。
  
  京畿没有滦州还有天津,还有秦皇岛。江苏没有沪州还有苏州、扬州。
  
  山西要是没有太原,还有个毛啊!
  
  王崇古、王国光一是刑部尚书,一是户部尚书,深受皇帝器重,其中王崇古曾经在东南剿倭,属于根正苗红的东南一脉。
  
  两人是自己的重要盟友,他们的意见,张居正必须重视。
  
  朝堂上关于太原要不要升直隶州,来回争论了大半年,滦州、上海升直隶州的事都被拖累耽误。
  
  现在也到了下决断的时候。
  
  只是张居正不好下这个决断。
  
  支持太原升直隶州,会得罪王崇古、王国光等晋籍盟友;不支持,会让内阁上下失望。
  
  你身为内阁总理,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现在皇上来做这个决断,不管是升还是不升,对于张居正都是一种解脱。
  
  朱翊钧一字一顿地说道:“太原不升直隶,继续留在山西。”
  
  张居正不由在心里长舒一口气。
  
  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从此不用再纠结了,也算是一件好事。
  
  朱翊钧继续说,“山西的底子比河北和江苏都要薄,太原升直隶州,对山西的经济打击是毁灭性的。
  
  升直隶州,是方便管理,以一地带一区。沪州直隶州,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滦州直隶州,带动京畿环海地区。
  
  太原带动哪里?朕和内阁左思右想,很难给它下定义。”
  
  张居正捋着胡须点点头,确实很难下定义。
  
  山西北边是漠南蒙古,一片大牧场;西边是鄂尔多斯、陕北和宁夏,苦旱之地。这两个地方太原使出吃奶的劲,根本带不动。
  
  东边隔着太行山是直隶河北,人家有滦州,有天津,根本不稀罕你带。
  
  那南边是河南和陕西关中地区,关键是隔得有点远,没有海路和运河,全靠陆运,转运成本太高了。
  
  钢铁在太原出产,运到河南和陕西制造成各种工业品,再运到各地去?
  
  这成本多高啊!豆腐都给你整成羊肉价。
  
  我为什么不在太原炼钢冶铁再制造,一条龙搞完了再运出去?
  
  朱翊钧继续往下说:“升直隶州的最终目的,就是振兴经济,不是吸地方的血以富中央。
  
  要通盘考虑,要全面权衡利弊。朕反复权衡过,觉得太原升直隶州,弊大于利!不升了!”
  
  张居正率先喊了一句:“皇上英明!”
  
  朱翊钧点点头,“现在定第二件事。目前资政只有四位师傅,朕说过,就算要加,也不会超过六人。
  
  领衔可以参加御前朝议会的朝议大夫,目前有七十三位,在京的有四十六位。名额还在扩增,预计最后定额在一百二十位左右。
  
  他们有京官朝臣,有地方官员,还会有大学校长,各银行厂矿和商号大掌柜,代表方方面面,也能让朕,让中枢听到来自各方的意见,类似此前的廷议朝议。
  
  原本朕计划一年开一次朝议全体会议,但是目前的交通状况,完全是不现实的,只能两到三年开一次。
  
  非全体朝议会议,倒是可以经常召开,但是有些军国事,不便于在这种范围内讨论。
  
  比如这次西南经济振兴计划的拟定,我们五人只是讨论出一个大纲方向,再让六部诸寺直接参与进来,各抒己见,阐明立场。毕竟只有在六部诸寺的支持下,西南经济振兴计划才能顺利展开。”
  
  朱翊钧看了看四人,“朕觉得在资政局和朝议会之间,必须再加一层咨议机构。”
  
  张居正四人面面相觑,在心里琢磨皇上的意思。
  
  再加一层,议政范围加大,但是远比朝议会小。皇上这么做,是希望把某些军国大事的讨论范围,再扩大到能控制的一个范围里。
  
  资政局目前只有四人,面太窄,或者说,代表的利益群体过于集中了。
  
  胡宗宪代表的是勋贵集团、东南系、部分新兴工商集团和部分军队。
  
  张居正是部分文官集团,以及部分新兴工商集团。
  
  赵贞吉代表正统士林和文官集团。
  
  谭纶代表部分文官集团,以及蒙古左右后翼、两辽、海东、静海等新纳入大明的地方势力,以及部分军队。
  
  他们内部还分出各种派系,明面上同气连枝,实际上暗地里为利益也在斗来斗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谭纶在东南系的威望,略输于胡宗宪一点点,无可厚非的二哥。
  
  张居正和赵贞吉在士林和文官集团都有影响力,只是张居正受新派文官和新学学子支持,赵贞吉更受传统文官和士林支持。
  
  有时候资政局开会讨论某项重大决议时,张居正四位也会很为难。因为这项决议在自己派系内部争论得十分激烈。
  
  支持不是,不支持也不是。
  
  比如太原升直隶州,张居正一系势力内部吵翻了天,张居正左右为难。
  
  如果像皇上说得那样,把决策讨论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四位大佬就不会那么为难。
  
  比如支持太原升直隶州的潘晟、方逢时,你们自己和反对的王崇古和王国光去争辩,我张居正不掺和,只是小心地让双方不要吵得动了真火,撕破脸。
  
  想通这些,张居正四人互相交换一下眼神。
  
  扩编好,反正资政局只是个咨政机构,而非一个执行机构。
  
  权力在于决策讨论,最后决策下达还是以皇上的名义,执行却是内阁、戎政府、御史台、宣徽院和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