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求生记 > 第四百零八章 风起云涌(七)

第四百零八章 风起云涌(七)

第四百零八章 风起云涌(七) (第1/2页)

不出二年,朝中使人操作,廷臣纷纷举荐刘大夏,起任右都御史,统管两广军务。此时的刘大夏开始装逼了,这也是文人的套路,当奉旨使者上门,刘大夏带二僮仆起程。两广人故来思念刘大夏,得知他即来任职都欢欣鼓舞。
  
  这里就很有画面感了,镜头前刘大夏坚韧弱小的身形变的伟岸高大起来,随着视角远远地慢慢推开,前后出现二个僮仆,一人牵驴,一人担书,而刘大夏居中昂首挺胸大步往前,最后画面停留在一弯月拱小桥之上,三人行止石桥上,驻足目向远处的苍穹,随即就是那四句让天下读书人顶礼膜拜的话语,“为民生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接下去再来一个夹道欢迎,欢欣鼓舞,端茶送水,加上有一位大娘手中的那一颗颗鸡蛋,完美啊。
  
  如果让古人玩什么花样,章子俊的那些套路又算得了什么,高下立判啊。
  
  又过了二年,刘大夏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在这里一定要来一个三推辞未获准,这才接受。原因无他,老朱家已经看好你了,就不要最推辞了,很快就被朱佑樘单独召见,说了:“朕数次任用你,你数次称病而去是为什么?”刘大夏磕头说:“臣年老又有病,看见国家民穷财尽,倘若有所不测,责任在兵部,自己估量力不从心,因此而辞。”朱佑樘听了沉默不语。
  
  能让刘大夏站稳朝堂之上,也不是表演得来的,还得拿出点真才实学才行,内阁也乐见其成,那人自愿在皇上面前请命时弊,何乐而不为呢。刚有陕西朝邑大地震,后有南京、凤阳大风将树拔起,河南、湖广发生水灾,京师久雨成灾。刘大夏奏请凡属非祖宗留下的旧制而危害军民的,一一列举呈上革除。
  
  朱佑樘命有关部门呈报所应实行与该革除的事例,有关部门全都按实奏报,这个“有关部门”很是回味了,动作相当快,巧了,时逢廷臣奏陈十六件事,这廷臣都有谁啊?不言而喻啊。
  
  所上阵奏都是对权贵所不利的,因此权贵们极力阻止,皇上拿不定主意,下廷议再讨论。
  
  此时刘大夏等站出来说道:“事属朝廷外官,全都批准。稍稍涉及权贵,又令讨论核实。臣等很愚蠢,不知为什么?”许久,才得旨:“将传奉官的姓名奏疏上报,幼匠、厨役月每减米三斗;增设宦官、司礼监核实奏告;四卫勇士,御马监将名册报来。其余全照前次所议办理。”织造、斋醮都停办,仅俸禄就节省很大数目,而勇士虚报冒领之弊也大为减少。皇帝的命令一下,举朝欢悦。
  
  为何欢悦,这就是朝堂斗争,这一次的斗争针对外戚、近幸,外戚就是寿宁侯张鹤龄为首,嚣张跋扈,无恶不作,朝堂上下的许多官员吃尽了苦头。近幸就是那些宦官,传俸官一党。
  
  先前,外戚、近幸都不是以功受爵,而是出于皇帝的私恩,其实朱佑樘深知这样于政有害,发奋振作朝纲。因灾异多次出现,又告谕群臣,令各陈朝政的过失。刘大夏又奏陈数事。
  
  就此后,刘大夏名声大振,成了朝堂红人,而朱佑樘更加看重刘大夏了。
  
  回顾刘大夏以往,可见一斑,就是请求辞职其实未必是真的想辞职,每请一次,官位就提升一级,例如刘大夏于弘治八年、弘治十一年和弘治十三年都曾提出过辞职,这几个时间恰恰都是他的官职发生变化、得到升迁之时。
  
  直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刘大夏再一次奏陈兵政的十害,并且要求辞官回乡。朱祐樘问刘大夏:“士兵明明有粮饷,出征也有行粮,为什么会那么穷。”面对这样的皇帝,刘大夏也是脑袋懵懵地,无奈之下只能直言不讳,称士兵的粮饷被将帅克扣了一半。朱祐樘感叹:“我身为皇帝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天下军民贫困,这皇帝究竟是怎么当的?”感叹归感叹,朱祐樘和刘大夏都没能解决将帅克扣的问题。
  
  朱祐樘是不是像白痴一样,反正很幼稚的感觉,正因为这样,章子俊才选择远离朝堂,独处一方之地。
  
  自保国公朱晖佩领军三十万在盐池布防后,斩获敌人三人,这一年来大同发生许多小的战事,双方你来我往,屁事没有。可是朱佑樘听信宦官苗逵的话,准备出兵。内阁刘健,谢迁等竭力劝阻,孝宗仍犹豫不决,召刘大夏问道:”卿在两广,知道苗逵捣毁延绥巢穴的功劳吗?”刘大夏答道:“臣听说,延绥那里有什么巢穴,俘虏十几个妇女儿童而已,托朝廷威德,全师返回。不这样的话,后果就难说了,因为有平安伯在节制,总制延绥的秦纮也只能观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