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求生记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饥荒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饥荒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饥荒 (第2/2页)

在这里就要说明一下,此时的黄河河道走向,在明朝成化年时的黄河河道,可不是五百年后的模样,所谓的乌梁素海就是此时黄河河道的一部分,先来说一说这里的地理环境,这个湖属于黄河故道残留的河迹湖,在第三季中新世喜马拉雅运动最剧烈的时期,大青山、狼山山麓产生大断裂。最早的黄河就沿着狼山南麓断裂带滚滚东流。其时,黄河以狼山下的乌加河为主流,在流到西山咀附近,因受隆起的大青山余脉之阻,就在现在的乌梁素海区急转南流,形成一个大拐弯。以后由于风沙东侵以及狼山南侧洪积冲积扇的不断发展,直到1850年,乌加河被泥沙淤断,从此黄河主流被迫改由目前的河床东流,结果就在乌梁素海区留下这个湖泊。可见乌梁素海的形成,至今不过130多年。
  
  可是在明朝成化年时,这里黄河主流还没有被淤断,成了湖床面积巨大的水泽之地,所以成为了乌梁素海。章子俊就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巨大的粮食生产区,这里的环境太好了,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是上好的农田,如果把“高产粮”在这里大批种植的话,加上鱼牧牛羊猪一起养殖,弄好了就能供应整个明朝百姓的口粮。
  
  可是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基础设施,说穿了就是一片水草丰盈的蛮荒之地,那些侵入此地的蒙古鞑靼人,只是当成了一个牧场水源,就是不开垦播种,章子俊也只是破口大骂几声,玛德,真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啊。
  
  在这里可以说,不管种植什么农作物,都可以获得丰收,距离水源远的可以种红薯、土豆、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等,离水草近处,可以种水稻、大麦、小麦、油菜等品种,可谓是草原上的江南。可就是这样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距此地三百里外的黄河对面,却闹起了饥荒。
  
  章子俊没有把在乌梁素海周边的鞑靼几个部落驱赶,而是选了一个堡点,地点就在五百年后的尔林兔镇,尔林兔源自蒙古语,意为“水草肥美的地方”,依辖地特点取其意而得名。难得的是,还在榆林的管辖范围内,属神木区域,此时只是一片草场,一个蒙古小部落居住地,这个小部落一共只有十三户人家,当季琮带领的这支十人小队驻扎后,双方还对峙了几天,目前相隔三里,季琮利用灌木树枝结寨成堡,又挖了一圈地沟,用来阻挡这些鞑靼人的进攻,把挖出来的泥沙,筑成一圈齐胸矮墙,派出一骑飞快回到榆林通报给参将褚茂林,让其派人来守卫,虽然距离榆林不是很远,可也要走一天时间,当褚茂林给章子俊汇报后,就调动了一个编队三百人,后勤辅兵三百人,用驴马大车装上各种筑城工具及粮食军火等物资,三天后到达了尔林兔镇。
  
  在此地的鞑靼这个小部落,开始只是看到十人的明军到来,很是紧张了一阵,随后看到这支小队没有攻击他们,才稍安心,不过这几天也是提心吊胆的,派出了几个后生监视,又派出一骑往红海子通风报信,在红海子这个地方有鞑靼一个大部落数千人口,这些蒙古部落全民皆兵,凡是十六岁至六十岁战时为兵,平时放牧,当有外敌来时,就会自动组织起一支骑兵队伍迎敌。
  
  对于乌梁素海章子俊足足准备了三年,自从在平安建城后,早就把这一片纳入了扩张范围,可以说这就是一片宝地,作为延绥巡抚,先把前出的一支人马立足尔林兔镇后,随即就调动了延安卫,绥德卫各三千人马汇集到尔林兔。
  
  在这里将要进行一场筑城保卫战,这个地方如果放弃的话,将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光守着榆林、神木一线再过几十年后,就会被沦为蒙古人入侵之地,根本就守不住,明军只能退到黄河对岸的偏头关一线。
  
  这样的举动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及动员京城的兵马有点不可为,章子俊调动延安、绥德二个卫所的精兵前出,属于私自调动,不过虽然朝廷兵部不知道,还是在章子俊巡抚的辖地范围内,对章子俊来说有把握能守住尔林兔镇,让蒙古“小王子”在这里栽一个大跟头,别的地方管不着,在河套内从此要侵入此地先掂量掂量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