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进退两难 (第1/2页)
“不急先熟悉熟悉环境。”
徐大年给出了答复,让陈启明有些无奈,可又不好多说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陈启明完全是处在煎熬之中。
招商办的每一个人,都对他客客气气恭恭敬敬,一口一个副主任叫着。
可傻子都看得出来,这种客气与恭敬更多的也是一种排斥。
是一种让你无话可说的排斥,比如几个人在聊天,陈启明一出现瞬间安静。
陈启明也想着和众人拉近关系,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是无用功。
最后陈启明彻底地放弃,爱咋咋地吧,大不了调回去。
他哪知道,许多人都收到了消息,别和陈启明走得太近,至于为什么没人知道。
但官场就是这样,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变成草木皆兵。
这个现象很像老人倒地要不要扶,不扶肯定没事,扶人可能就会引来麻烦。
所以大部分都会选择敬而远之,至于对错并不重要。
陈启明这种煎熬的日子,在一周之后终于结束了。
徐大年找到他,先是嘘寒问暖了一番,然后才开口道:“年轻人应该下去锻炼锻炼,你觉得下面几个县、镇好一些。”
陈启明对鹤山市,下属的几个县都详细了解过。
在纪委的这两年,他可没少往下跑。
说到经济情况,毫不夸张地说都是一塌糊涂。
个个都背着债,谁也没比谁好到哪去。
如果非要说找一个比较好一点的,那应该是姚林县。
当地有两个支柱型产业,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酒厂,还有一家调料厂。
酒厂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可随着时代的变迁,被外来品牌挤占大部分市场,现在也只能算勉强存活。
调料厂,主要生产酱、油醋,因为广告投入品牌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几乎在市面上已经绝迹了。
现在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销往了农村和一些廉价的小饭店,每年靠政府补助硬撑着。
毫不夸张地说,调料厂已经成为姚林县最大的负担。
让他倒闭?
当然不行,县长要的是政绩,好好的企业在你手里倒算怎么回事?
继续现状?
那每年的财政赤字,同样是个问题。
陈启明知道,有问题才有机会,解决问题才能体现实力。
“姚林县?”
徐大年听到答案之后,略略沉思了一会说道:“这可是市里一个老大难问题,你有信心能解决好?”
“有信心不敢说,只能说我会尽力。”
陈启明知道有时谦虚一点,别把话说得太满,还是有好处的。
“那好,你明天就去姚林县负责协助县里的招商引资工作。”
陈启明很是开心,到下面县去所以说条件差一点,但总比待在招商办要好上许多。
这个地方给他的感觉,就像一座巨大的坟墓——死气沉沉。
“对了,需要什么人帮忙,我可以批给你。”
招商办的人,他陈启明可用不起,连忙表示,他现在还不了解情况,等到了那边再说。
“那你就回去准备准备。对了,给你配一台车,来回跑也方便一些。”
说着徐大年让陈启明去办公室找张影,车的事他会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