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245章 加税平叛

第245章 加税平叛

第245章 加税平叛 (第2/2页)

“朝廷的威望已经跌落如此了吗?”
  
  李忱质问众人,众人闻言纷纷行礼:“陛下息怒……”
  
  话音落下,令狐綯首先表态道:
  
  “陛下,牙将莽撞,故此才以为驱逐节度使及观察使,便可得到朝廷擢授观察使等官职。”
  
  “此等歪风邪气,必须扼杀于摇篮之中,避免其余藩镇有样学样。”
  
  “臣以为,光禄卿韦宙之父韦丹曾为江西观察使,治理有方,军民至今怀念,不如以韦宙为江西观察使,诏发邻道兵以讨乱兵。”
  
  “邻道?”李忱微微皱眉,令狐綯解释道:
  
  “此前本欲调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麾下兵马入湖南平叛,而今湖南与岭南平叛事宜既然交给高千里,那不如派徐商出兵,协助韦宙平定江西叛军。”
  
  “至于宣州,陛下可诏令淮南崔使相征讨叛将康全泰。”
  
  令狐綯虽然不常开口,但能在大中年间相位稳固,其身上也是有些智谋的。
  
  在他三言两语间,江西与宣州叛乱的事情,便得到了解决的办法。
  
  李忱听后颔首,深吸口气道:“下诏,以崔铉兼宣歙观察使,即日出兵平叛。”
  
  “另外,以宋州刺史温璋为宣州团练使,随崔铉平叛后留任宣州。”
  
  “陛下英明!”令狐綯等人见状纷纷唱声,李忱见状,也觉得原本的焦躁症状平静不少。
  
  他渐渐冷静下来,而此时王宗实也连忙上前作揖:
  
  “陛下,凉州奏报,安西副都护张淮深挥师西征,河西观察使索勋率兵入驻凉州诸县,请表迁徙人口,以实凉州。”
  
  “……”听到这话,李忱当即皱眉。
  
  他忘不了张议潮对此事的支持,因此他始终觉得这件事有阴谋。
  
  “张议潮、张淮深与索勋有旧怨,如今却配合撤出河西,让出凉州由索勋驻守,诸卿以为如何?”
  
  李忱询问众人,众人听后,马公儒率先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索勋入凉州之事恐有诈,王端章恐遭其收买,不如另派官员巡察如何?”
  
  “陛下……”同为四贵的王归长也站出来作揖道:
  
  “即便没有诈,也不应该留索勋此等反复之徒坐镇凉州。”
  
  “臣建议,下诏令张直方率军入凉州,与王端章配合后,下旨调索勋入朝为官!”
  
  “陛下,臣附议。”四贵之一的王居方也站出来附议,这让孤立无援的王宗实怒从心起。
  
  他将目光投向令狐綯,却见令狐綯老神在在,没有开口的意思。
  
  “陛下,索勋此人确实反复无常,理应防范。”
  
  萧邺倒是开口了,但也并不支持索勋坐镇凉州。
  
  王宗实目光移向夏侯孜,却见夏侯孜踌躇道:“陛下,此事需从长计议……”
  
  不是众人小心,而是张议潮态度着实反常,加上索勋反复无常的事迹早就流传长安,他们自然需要小心防备。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只要张淮深和刘继隆不对索勋出手,索勋完全可以凭借手上七千五百名甲兵掌控凉州。
  
  “陛下,倘若刘继隆得知,率军北上抢占凉州,那朝廷数年之功,便尽作无用了!”
  
  王宗实只能把刘继隆扯了进来,但他话音落下,马公儒便冷哼道:
  
  “若是刘继隆敢出兵攻打索勋,那朝廷正好有借口平叛!”
  
  王归长闻言也附和道:“听闻刘继隆派人传流言于剑南、山南等道,甚至流传至江西、淮南,其目的便是引诱百姓前往陇右。”
  
  “三日前,西川节度使魏谟、东川节度使崔慎由联合奏表百姓逃亡陇右一事,陛下龙颜震怒。”
  
  “倘若刘继隆出兵攻打索勋,此举如同叛乱,朝廷可派兵马讨之!”
  
  马公儒与王归长这话倒是说进李忱心坎里了。
  
  刘继隆在陇右日渐强盛,朝廷几次制裁都不起作用。
  
  长此以往,等到刘继隆羽翼渐丰,到时再动手,反倒有些迟了。
  
  不过刘继隆行事稳妥,以至于朝廷没能抓住他的把柄。
  
  加上国库情况不佳,所以才拖到了现在。
  
  如今自己的身体渐渐变差,若是把刘继隆留给儿孙处理,恐怕会祸及子孙,波及自己的名声。
  
  这般想着,李忱沉吟片刻后开口道:
  
  “人言刘继隆有天日之表,恐有野心。”
  
  “倘若刘继隆果真觊觎凉州,朝廷自然要出兵。”
  
  “不过眼下国库空虚,若是刘继隆动兵,朝廷恐怕没有足够的钱粮应对。”
  
  万般事情,最后还是在“钱”上打住。
  
  令狐綯很清楚,皇帝是想加税,但又不想亲自开口。
  
  毕竟天下情况在此,各地饥民不断,淮南盗寇更是数以十万。
  
  时局如此,倘若再贸然加税,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想到这里,令狐綯老神在在,假装听不懂皇帝言论。
  
  萧邺、夏侯孜见令狐綯不开口,当即也沉默起来。
  
  这般情况下,马公儒倒是主动作揖道:
  
  “陛下,若是刘继隆兵乱而国库空虚,关中恐有危。”
  
  “臣建议增加盐茶等杂税,只需供关中及京西北八镇兵马数月之用,便能应对刘继隆之乱。”
  
  令狐綯闻言,心里暗自摇头。
  
  刘继隆现在还好好在陇右待着,把他当做加税借口,刘继隆即便不反也要被逼反了。
  
  想到这里,他目光看向皇帝,好在皇帝虽然愤怒,但也知道此举容易把刘继隆逼反,因此他否决道:
  
  “刘继隆尚未叛乱,怎可以此等借口来征收杂税?”
  
  “臣糊涂……”马公儒也果断认错,而李忱见状看向萧邺。
  
  “萧相,以卿之见,该以如何?”
  
  萧邺眼见跑不过,当即为李忱算了一笔账。
  
  “陛下,朝廷岁收虽广,然常费少三百余万,有司唯远取后年方乃济。”
  
  “今诸道用兵,月费度支钱一百余万贯,仅关中与京西北八镇便度支四十余万。”
  
  “若要筹措数月之用,唯有加盐茶杂税,亦或加税三厘。”
  
  萧邺是给出办法了,关中神策军和京西北八镇,每个月要用四十余万贯。
  
  这还是在镇内养兵的情况,倘若出兵,费用说不定能翻一倍。
  
  朝廷如果要收拾刘继隆,起码要积蓄几个月的军费,那就是二三百万贯。
  
  在河北普遍不交税的情况下,这等于从大唐每个百姓身上搜过一百多钱。
  
  萧邺的本意是让李忱知难而退,却不想李忱思考过后,竟然忍不住点头道:
  
  “诏令天下诸道,以赈济剑南饥民为由,加税三厘。”
  
  令狐綯、萧邺、夏侯孜三人闻言心里叹气,但马公儒与王居方、王归长等人却连忙作揖:“陛下圣明!”
  
  李忱轻微咳嗽几声,只觉得喉咙再度瘙痒难耐,摆手道:
  
  “待秋收税收入府库中,尽数积存,待日后河陇有变,再行拨给。”
  
  “臣领旨……”
  
  萧邺无奈行礼应下,随后便跟着令狐綯等人退出了偏殿。
  
  在他们退出之后,李忱目光也看向马公儒等人:“你们也退下吧,另外召太医李元伯携长年药入内。”
  
  “臣等领谕。”
  
  马公儒等人纷纷退下,并为李忱传召了太医李元伯。
  
  与此同时,朝廷要加税的消息也传遍了朝野。
  
  加税三厘,若是天下太平时,倒也能收到近百万贯。
  
  可如今淮南大饥,百姓流离失所,而岭南、湖南、江西、宣州各处兵乱。
  
  这三厘税是否能满足朝廷的胃口,那还是两说。
  
  倘若各道又有遇灾害者,这三厘税恐怕都征收不上来。
  
  对此,有人叹息,有人茫然,有人依旧不理,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