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242章 福祸相依

第242章 福祸相依

第242章 福祸相依 (第2/2页)

“节帅果然乃天眷!”
  
  高进达几人与刘继隆站在狄道西门楼前,刘继隆在俯视城外的饥民,高进达则是感叹陇右的运气。
  
  不过不等刘继隆回应,旁边的李商隐便开口道:
  
  “如今朝廷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数万里疆域唯有陇右丰衣足食,百姓自然踊跃来投,此乃民心。”
  
  “义山说的是。”刘继隆附和了李商隐的话,他并不相信什么天眷的言论。
  
  大唐传国二百四十年,吏治腐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即便吏治不腐败,可朝廷为了维持那庞大军费,自然是不得不加税的。
  
  这样的环境下,百姓如果还不自谋生路,那就只能等着被盘剥而死了。
  
  “听闻淮南的饥民甚众,已然难以统计。”
  
  崔恕也趁机开口,同时不免惋惜道:“若是能把这些饥民都带来陇右就好了。”
  
  “别想了。”高进达苦笑打断道:“朝廷即便是看着他们饿死,也不会把饥民交给我们的。”
  
  闻言,李商隐也颔首道:“若是我们邻近淮南,估计淮南道的官员会放任百姓涌入境内。”
  
  “只可惜,我们与淮南中间隔着山南东西两道,不提白敏中,单说卢钧也不会同意数十万饥民途径山南西道的。”
  
  卢钧虽然有些摆烂,但摆烂不是犯蠢。
  
  哪怕刘继隆送钱,他也不可能让淮南的饥民涌入境内,毕竟没人能保证饥民在饥饿状态下还能理智。
  
  到时候几十万饥民沿途劫掠,那他可就真成罪人了。
  
  对此,刘继隆也心知肚明,他对众人安抚道:
  
  “不用想这些不着调的事情了,眼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安抚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的饥民。”
  
  “吃下两道北逃的饥民,我们的实力便能上升许多。”
  
  刘继隆这话赢得众人认可,毕竟两道饥民十数万,哪怕只逃入陇右一成,都足够陇右吃个饱了。
  
  “节帅!”
  
  远处,张昶骑马冲上马道,随后朝着这边冲来,在抵达众人面前及时下马,十分高兴。
  
  “怎么了,这么高兴?”
  
  刘继隆看向张昶,张昶则是把马缰交给旁边的兵卒后,急忙作揖道:
  
  “节帅,洮州传来消息,尚婢婢利诱逻些城的那些贵族,让他们调离了悉麻和他的部属,并擢授尚摩鄢为多弥卫府乞利本。”
  
  “尚摩鄢率两千余精骑、甲兵南下接管多弥卫府,让叠州准备好两千套扎甲和五万石粮食,五月十五互市。”
  
  “看样子,他是准备拿多麦的那些小部落开刀了。”
  
  张昶十分高兴,毕竟尚摩鄢劫掠的牛马羊群都要拿来贸易,陇右转手一卖,最少能赚一倍。
  
  刘继隆听后也颔首:“早该如此。”
  
  如今已经大中十二年,他可没有时间等着尚摩鄢慢慢发展。
  
  他要的就是尚摩鄢以战养战,将多麦及维西、波敢等地迅速拿下,与南诏建立联系。
  
  等南诏和大唐翻脸,尚摩鄢就能和南诏联合入寇西川。
  
  尚摩鄢只需要牵制西线的西川兵,以南线西川兵的实力,必然挡不住养精蓄锐近三十年的南诏兵马。
  
  待到西川危难时,自己也就可以挥师南下,以驰援西川作为借口,将西川人口资源掠回陇右。
  
  不过想要尚摩鄢牵制西线西川兵,甚至让西川增兵西线,以尚摩鄢眼下的实力还做不到。
  
  “陇右各处军械坊,每年产出如何?”
  
  刘继隆询问崔恕,崔恕闻言作揖道:“眼下有军械坊二十八座,军械工匠七千六百余人。”
  
  “每年制甲四千二百余套,各类军械七千件,火药十六万七千四百余斤,各类攻城器械及守城器械,都维持在二千八百的数量。”
  
  “另外节帅,陈济通说工匠们试出了威力更大的黑火药,比我们现在所用的黑火药威力要大不少。”
  
  崔恕的话让刘继隆精神一振,他闻言看向张昶:“你和崔恕跟我一起前往火药厂。”
  
  说罢,他转头看向高进达和李商隐:“与尚婢婢他们贸易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二人了。”
  
  “是!”众人应下,不多时便见刘继隆与崔恕、张昶三人率领百余精骑往火药厂赶去。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抵达了火药厂,而火药厂明显扩宽了不少。
  
  与其说是火药厂,不如说这里是一座城池。
  
  火药厂有六百甲兵常驻,内有工匠三百六十人,家眷一千三百多人。
  
  刘继隆他们抵达后,陈济通连忙来迎接。
  
  “我听说火药威力提升了?”
  
  刘继隆高兴下马询问陈济通,陈济通连忙笑着回应道:“提升了,节帅您请。”
  
  他在前面带路,带着他们往火药厂深处走去。
  
  火药厂修建在山脉沟壑间,南北不宽,东西狭长。
  
  经过陈济通的扩修,如今东西距离近二里,分属东西两个城池。
  
  西边是工匠及家属的生活区,东边是制作火药和实验火药的区域。
  
  众人穿过生活区后,不多时便见到了正在干活的工匠们。
  
  由于硝石、木炭、硫磺都在外面加工后运输进来,因此工匠们只需要将原料制作为火药,亦或者实验就行。
  
  火药的产量,刘继隆已经在崔恕那里听到了,所以他没有询问。
  
  “赵三郎,弄两斤新式火药和老式火药去东边的校场!”
  
  “是!”
  
  赶路期间,陈济通叫住一名年轻人,交代过后继续带着刘继隆他们去到了实验用的校场。
  
  校场东西长一百步,南北宽五十步。
  
  由于经常实验,所以校场上修建了许许多多的石墙和夯土墙。
  
  刘继隆等人下马后,不多时便有人送来了火药。
  
  陈济通命人去布置,至于他本人则是和刘继隆解释道:
  
  “节帅,老式的黑火药是一硝二磺三木炭,新式的火药是一磺二炭三硝石。”
  
  陈济通话音落下,刘继隆心里咯噔。
  
  由于配方过于接近,刘继隆不免怀疑起自己把黑火药的顺口溜背错了。
  
  “你确定这能用?”
  
  “节帅您看,马上就能实验了。”
  
  刘继隆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陈济通,陈济通则是作揖示意远处的校场。
  
  果然,不远处的两名工匠已经将新老两种黑火药塞入敦实的夯土墙中。
  
  二人把引线留的很长,点燃后便小跑离开原地,跑出五十步外后才等待起来。
  
  “轰——”
  
  不多时,两道沉闷的雷鸣声作响,校场上顿时升起扬尘,遮蔽众人视线。
  
  “走吧!”
  
  刘继隆示意众人跟上,不等他们走近,扬尘便渐渐息下,露出两道各不相同的夯土墙。
  
  两道夯土墙各厚一丈,高一丈、宽一丈,可以说是个四四方方的正方体。
  
  经过火药打坑引爆过后,一面被炸出深一尺,直径三尺的大坑,一面被炸出深二尺余,整面被炸得坍塌。
  
  这时不用陈济通开口,刘继隆也知道是自己记错了火药配方。
  
  “这新式火药只是更换了比例?”
  
  刘继隆询问陈济通,陈济通接着解释道:“还对硝石做了处理。”
  
  “怎么处理?”刘继隆询问,而陈济通解释道:
  
  “之前的硝石被捣碎为粉末后掺水熬煮,取出硝沫后加入火药之中。”
  
  “如今则是用泉水添入铁锅中,下硝百斤,烧三煎,然后下小灰水一斤烧制。”
  
  “这样烧制过后,热水在顶、泥沫沉底,净硝在中。”
  
  “只要把净硝取出,添入硫磺与木炭中,这火药威力就会变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