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235章 河西惊变

第235章 河西惊变

第235章 河西惊变 (第1/2页)

“节帅!我们知错了!”
  
  “王县丞,我们真的知错了,您向节帅求求情吧!”
  
  “我们愿意去河西,只求把亲人留下!”
  
  “曹参军!曹参军……”
  
  十月初,在河州与岷州被抓的贪腐违纪官吏及其家眷被百余名精骑监督并发配河西的时候,刘继隆所写的《陇右治安疏》发表于各州县衙及军营的黑板报。
  
  文章开篇便点明了陇右归义军之所以能走到如今,公平公正的原因,并解释腐败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
  
  在这其中,抱团行为是队伍中违纪行为发生的重要祸因。
  
  这些抱团的人,只能看见局部利益,看不见陇右的利益,他们总是能以各种借口来特别强调他们自己的辛苦,从而解释自己违法乱纪的行为,总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个人利益。
  
  他们为了个人利益,就会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自认为高人一等,对盘剥百姓毫不客气。
  
  这种风气如果不遏制,那以后他们就敢为了自身利益去侵占基层官吏和兵卒利益。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要严抓严打,为的就是保护百姓、基层管理和基层兵卒的利益。
  
  文章末尾,刘继隆着重交代了陇右内部的关系,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
  
  正因为有了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所以都察院才会一查就是一串人,拔出萝卜带出泥。
  
  这种拉帮结派搞内斗,联合其它官吏将领搞违纪行为的,刘继隆也给出了相应的惩罚。
  
  轻者举家流放河西,重者处死……
  
  随着文章从临州扩散到其余诸州,陇右军的优越性也随之展现了出来。
  
  尽管军中文盲比例还很高,但每伙兵卒中,起码有接近四成人是懂文识字,能够读写刘继隆这种“白话”文章的。
  
  不仅如此,刘继隆也责令各州县衙门,派他们将《陇右治安疏》内容反复讲解给军中兵卒听。
  
  尽管还有许多人无法理解,但少量人还是了解了,刘继隆这段时间为何严抓贪腐,祸及家人的行为。
  
  为了全体兵卒、官吏、百姓的利益,贪腐违纪的这群人,只能严重处理。
  
  哪怕有人因为其相熟之人牵扯其中而唏嘘,但总体来说,他们还是能够理解这种做法的。
  
  毕竟陇右全体军民脱离奴隶身份才几年,往日的经历还记忆犹新,当刘继隆把贪腐的这群人比作昔日的吐蕃贵族时,任何人都能回忆起自身昔日的经历。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在短期内感同身受。
  
  随着时间变长,诱惑越来越多,腐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这点,刘继隆只能等临州大学的那些学子毕业,才能做出后续处理与安排。
  
  与此同时,那些被流放的贪官污吏及其家属,也被送抵了甘州山丹。
  
  负责接收他们的官吏在接收完成后,当即便把消息传往姑臧。
  
  消息送抵姑臧时,张淮深所面对的局面并不算好。
  
  “他是把我们这里当做他的监牢了啊……”
  
  姑臧衙门内,张淮深看着甘州传来的书信,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带来消息的酒居延也作揖道:
  
  “这次陇右迁来了三百二十名汉口,都安置在山丹,男的充军,家眷务农。”
  
  “我们手里的上等硝石没有那么多,只运往了一万三千余斤,剩下的用马匹偿还了。”
  
  “此外,甘州的李仪中将税粮截留四成,只运了六成来凉州。”
  
  “这还是您派都万孟坐镇山丹县后的结果,若是没有都万孟那一千二百山丹军,李仪中恐怕会将甘州视作自己的私产。”
  
  酒居延的话让张淮深眉头紧皱,而坐在左首位的张淮涧闻言不满道:
  
  “刘继隆的胃口也太大了,每送来一个人就要二百斤上等硝石。”
  
  “我们在伊肃二州的人口本就不多,加上伊州的索忠顗阳奉阴违,开采硝石的压力基本都在肃州上。”
  
  “肃州本就是番多汉少的地方,如果番人暴动,那我们连硝石都拿不出来,刘继隆恐怕更不会迁徙人口给我们了!”
  
  “够了!”面对张淮涧的抱怨,张淮深皱眉喝止,随后说道:
  
  “朔方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先后更替,恐怕都是朝廷对付他的手段。”
  
  “如此情况下,他以汉口向我们换些硝石,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除了他,还有人会愿意迁徙汉口给我们?”
  
  河西与陇右,如今可以算是抱团取暖了。
  
  张淮深不想把刘继隆也给得罪了,到时候河西就真的孤立无援了。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道:“我准备从姑臧、嘉麟、番和三县迁徙三千汉口前往肃州,以此稳定肃州局势。”
  
  “这件事情就交给淮涧你去办,你亲率五百精骑护送这三千汉口前往肃州。”
  
  虽然很不情愿,但张淮涧还是起身作揖道:“是!”
  
  见他应下,张淮深继续看向酒居延:“鄯州刺史是郑处,你与他关系不错,倒是可以书信往来,让郑处在刘继隆面前说说话。”
  
  “我知他不容易,但若是可以,还请多迁些汉口过来。”
  
  “只要他迁入人口,上等的硝石不是问题,另外我们也可以贩卖骏马、黄牛、香料与他贸易。”
  
  张淮深的想法和刘继隆一样,就是相互合作,重新开辟丝绸之路。
  
  哪怕因为西域动乱,贸易量不如盛唐时,但也足够他们两方吃饱了。
  
  “我会写信给阿兄,让他从瓜沙伊肃四州调来足够多的香料,你让都万孟盯紧,别让李仪中坏了事情。”
  
  张淮深注视着酒居延,酒居延闻言点头:
  
  “只要说明这批商货是陇右所需,李仪中必然投鼠忌器,不敢与刘使君为敌。”
  
  酒居延对李仪中还是很了解的,李仪中对刘继隆还是比较畏惧的。
  
  只要把商货打上陇右的旌旗,李仪中必不敢动。
  
  “好,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张淮深颔首交代清楚,随后便准备起身去城内走走。
  
  只是就在这种时候,张淮满却急匆匆走入正堂,脸色紧张道:
  
  “索勋带人来了,队伍中还有刚刚抵达赤水城的长安天使!”
  
  “……”听到这话,张淮深感觉到了不妙,也想到了有可能发生什么事。
  
  “走!”
  
  他沉声带着众人向外走去,不多时便带着百余名精骑来到姑臧北门,与城门外率领二百余精骑的索勋对峙。
  
  索勋这段时间可以说春风得意,尽管他没有从朝廷那里获得七千五百兵额的军饷,但朝廷还是将原本五千赤水军的军饷运给了他。
  
  虽说军饷不足,但索勋却能通过贸易来赚取钱粮。
  
  昔日会州的牙商被他带到了凉州,现在靠贩卖商货来解决多出的两千五百名老卒军饷。
  
  不仅如此,他还向张淮深索要粮秣,而张淮深为了顾全大局,也只能供应他少量粮食。
  
  身为伊州刺史的索忠顗,则是几次运送粮食到凉州给索勋。
  
  虽说索勋短时间内还无法渗透到凉州几座城池内,但他如今一件事情的促成,使得他距离占据凉州更近一步。
  
  马背上,索勋眼见张淮深走出,当即看向身旁的天使,二人对视过后,天使立马举起圣旨。
  
  “安西副都护张议潮、河西防御使张淮深接旨!”
  
  圣旨宣读的声音响起,纵使张淮深再怎么不愿意,却还是不得不下马作揖。
  
  “门下,闻安西副都护、碛西节度使、四镇留后张议潮年老体弱,故召其入朝,授右神武统军,赐长安永业田三千五百亩,于宣阳坊赐宅第一区,加官为司徒。”
  
  “另着河西防御使张淮深兼领安西副都护,尽早收复四镇,以其为四镇留后。”
  
  “凉州刺史索勋,备虏有功,今擢授河西观察使。”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天使将圣旨内容三言两语宣读完毕,张淮深却冷脸直起身子,没有接旨的意思。
  
  天使见状有些尴尬,目光看向索勋。
  
  索勋见状也厉声呵斥道:“张淮深,圣旨在前,尔竟不恭,莫不是要造反?!”
  
  “闭上你的臭嘴!”酒居延与张淮满冷声呵斥,索勋闻言瞪大眼睛,右臂抬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