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挥兵南下 (第2/2页)
“此僚恐怕不会轻易投降,唯有强攻。”
尚铎罗说完,刘继隆闻言颔首,思考过后才开口道:
“我军塘骑在渡口东十里外,若无间客通报,高骈最少要等到我们强攻盐井时才能知晓我军意图。”
“从洛门川到盐井有二百里路程,高骈最快也要三日才能抵达。”
“三日内,必须攻破盐井,追上黎壊,把汉口留下!”
刘继隆沉声开口,尚铎罗忍不住问道:“那番口呢?”
“番口就给他好了!”刘继隆眯了眯眼睛,他在下一盘棋。
他通过审问那些囚犯,已经知道了秦州的情况。
自大中四年秦州归附大唐以来,朝廷几次迁徙人口来平衡当地人口,如今可以分为汉六番四。
不过随着鲁褥月等人率领上万番口迁入秦州,秦州的汉番平衡就被打破了,所以薛逵才会修筑武山县,为的就是不让鲁褥月这上万番人涌入伏羌、上邽等县。
如今自己再驱离黎壊等番众前往秦州,而祁山道没有能够安置他们的河谷,那高骈只能把他们安置在上邽。
高骈在时,这些番人尚不敢动,但高骈不可能一直在秦州和自己死磕。
只要高骈调走,给自己一些时间,这些番人迟早会暴动,就如历史上原州吐蕃人暴动,导致唐廷弄丢了原州一样。
秦州有五县,但耕地基本都在伏羌和上邽。
只要伏羌、上邽暴动,自己就可以出兵收复,但前提是得到陇右节度使的旌节。
想到得到陇右节度使的旌节,就得先收复陇西全境。
想到这里,刘继隆抖动马缰,加快了脚步。
前方的道路起先还算宽阔,左右约有百余步。
只是随着他们不断南下,左右开始慢慢变窄,直到大军走入卧牛山,河谷才开始狭窄起来。
前方的官道多有垮塌,但好在垮塌的地方并不难清理。
两丈宽的官道,将四千兵马及三千民夫将队伍拉长近十里。
一路上遇到垮塌处即遣兵开路,遇断桥则铺设桥梁。
随着日上三竿,大军埋锅造饭时,刘继隆也不免仰望高山,感叹起来。
“昔日不知秦陇山岭之难,如今知晓,方能了解诸葛孔明北伐之艰难。”
刘继隆前世虽然经过陇南,可那毕竟是开车走的高速。
那时他只记得此地到处是隧道,限速让他开车开得发困。
如今亲自走一遍山道,方才让他知晓山岭行军之艰难。
感叹之余,刘继隆目光沿着河谷扫视两山,但见漫山秋黄,成材的树木满眼都是,时不时还能见到高耸数十米的巨树。
这些巨树,大多都在北宋与西夏的拉锯中消磨殆尽,莫说在后世,就连在元明时期都很难看见。
好在自己来了,河陇之地不会再有什么百年拉锯,只会有百年太平。
“刺史,吃饭吧。”
斛斯光的声音将刘继隆唤醒,他回过神来,看向斛斯光递给他的饭菜。
脸庞大小的木碗内,放置着肉块和厚厚的粟米饭,以及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野菜。
刘继隆看向前后方的将士,他们大多都是野菜拌饭。
“这羊肉哪来的?”
他询问斛斯光,斛斯光闻言解释道:“刚才塘兵射杀了两只黄羊,肉不多,只能让将领们先吃了。”
闻言,刘继隆便没有将肉块分给那些兵卒,毕竟他若是都不吃,尚铎罗他们怎么好意思吃。
解决了饭食后,大军也继续开拔。
这条官道连接着洛门川通往成州的官道,只不过绕了一圈。
除非高骈往卧牛山放出四十里塘骑,不然不可能知道刘继隆他们从这里进攻成州。
吐蕃修建这条官道,本是担心秦州被唐军收复,被切断成、渭二州联系,却不想如今被刘继隆所利用了。
这般想着,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刘继隆下令扎营休整,算了算今日行军距离。
“今日不过走了六十里,这三十里不到的山道让我们耗费了四个时辰。”
“希望明日抵达秦成官道后,能走得快些吧。”
合上地图后,刘继隆拿起一碗汤饭吃了起来。
不多时,尚铎罗也从前军返回。
“刺史,前面四十里就是岔口,但山道不好走,估计要走一天的时间。”
“岔口有人吗?”刘继隆询问起来。
“没有,我派一队塘骑驻扎在那,只要今夜无人发现,明日我们就能渡河。”
尚铎罗解释着,同时拿出地图,用手指了指岔口的位置。
见状,刘继隆颔首让他多注意,随后便吃完了汤饭,钻进那小帐篷里休息了起来。
狭长的山道让人很没安全感,刘继隆一整夜没怎么睡,几次梦到自己翻身栽落河中。
好在一夜无事,翌日清晨便起床继续指挥大军前进。
耗费两日时间,他们总算在黄昏前走过废道,来到了武山县前往成州的官道上。
秦成官道修建于两山沟壑间,左右不过十余步宽,中间还有三丈左右宽的洛门水向北流去。
搭桥渡过洛门水后,刘继隆看向了那宽不过三丈的秦成官道。
“窦敬崇!”
“末将在!”
三旬年纪,皮肤黝黑如老农般的窦敬崇连忙小跑上前作揖。
刘继隆用马鞭指着那三丈宽的官道说道:“你率民夫在此垒石墙扎营,务必要修的坚固。”
“明日大军继续向成州开拔,你率一团兵马驻扎此处,以防高骈派兵切断我们后路。”
“末将领命!”
窦敬崇作揖应下,随后选出一团甲兵,带着三千民夫在此地取河石黏土,垒砌石墙。
尚铎罗他们则是在大军渡河后,命令他们沿河扎营。
翌日,窦敬崇连夜带人修建起了高七尺,厚一丈的石墙,阻断了武功县与成州的官道。
刘继隆给他留下足够吃一个月的粮食后,便继续带兵沿着官道前进。
相比较吐蕃修建的官道,大唐修建的官道就好走了许多。
三丈宽的宽度,让队伍长度缩短到了六里。
如此行军三日后,他们终于在九月二十日抵达了成州河谷。
尚铎罗策马上前为刘继隆介绍着一南一北两条官道:“刺史,北边的官道通往长道、盐井,南边通往上禄和武州、山南道、剑南道。”
“从此地向北不到二十里就是长道县,刺史可率大军在此扎营,由末将与斛斯光亲率五百精骑将城池受降后,带挲悉及其麾下五百甲兵来投奔您。”
此役以尚铎罗、耿明为主,因此尚铎罗自然会做出部署,而耿明则是协调大军行军、扎营等事宜。
可以说,五日行军下来,刘继隆并没有耗费什么心力。
眼见尚铎罗已经做好部署,刘继隆也颔首道:
“小心行事,以免此僚诈降。”
“末将领命!”尚铎罗作揖应下,随后叫上斛斯光,二人提领五百精骑,沿着官道向北行去。
刘继隆策马来到河水前,耿明也策马跟了上来。
“这条河叫什么?”刘继隆询问耿明,耿明憨厚笑道:“西汉水,刺史。”
“西汉水……”
刘继隆沉吟片刻,随后看向耿明:
“耿明,你和尚铎罗研究了大半年,我且问你,你留驻成州后,应该怎么做?”
耿明从酒泉开始就跟着刘继隆了,可一路走来,他向来寡言少语,一直都是刘继隆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耿明脸上依旧是那副憨厚笑容。
“刺史让我守成州,那我就把成州守好。”
“刺史说日后官军会有投石机,那我就命人烧制砖头,垒砖成墙,把盐井、上禄这两座城池修得又高又厚。”
“敌军来袭,我不出战,只管守住这两座城池,然后在长道屯田就行。”
耿明的话很直白,可却是刘继隆最想让他做的事情。
若是日后唐军来犯,陇西军没有必要速战速决,只要坚壁清野,固守关隘城池就行。
以唐廷的财政,短时间内若是无法拿下陇西,便只有和谈这一个结局了。
刘继隆不怕麾下将领打呆仗,扎硬寨,就怕他们想要证明自己,贸然出兵导致城池被破。
正因如此,刘继隆脸上浮现满意神色,他伸出手拍在耿明肩头:
“我给你八个字,你按照这八个字守城,即便城池丢了,我也不怪你。”
“是!”耿明还是那样,只知道按刘继隆吩咐做事。
刘继隆脸上浮现笑意,侧头看向西汉水:
“深沟高垒、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