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初露锋芒 (第1/2页)
“唏律律……”
三月初五,呼声焦躁。
薛逵率领五百精骑押送三千六百戍边囚犯渡过陇西浮桥,来到了陇西城南三里外。
五百名天雄军精骑拱卫诸将,而后方的囚犯则是在精骑的监督下,肩挑手扛着朝廷所犒赏的绢布。
站在官道上,薛逵等人可以一眼看到天边的陇西城。
只是相比较陇西城,摆在他们与陇西城之间的这段路更为难走。
上千精骑分列两排,明甲明盔,每个人的面孔都十分年轻,可脸上却杀气十足。
随着天雄军队伍前进,他们也调转马头并排前进,眸光冷冽。
短短三里的距离,让所有人如坐针毡。
好在所有精骑停下了脚步,列阵于南护城河对岸。
一名骁骑从中策马而出,目光凌厉:“折冲都尉斛斯光,为诸位带路!”
说罢他抖动马缰,率先渡过了石桥。
望着他在马上的姿态,薛逵不免抚须道:“此子虽年轻,却是一骁骑将,难得…难得……”
“早些进去将差事办完吧!”
王宗会瞥了一眼薛逵,此刻的他只觉得那千余精骑的目光如箭簇,恨不得将他们当场洞穿。
薛逵闻言颔首,带着五百精骑与三千六百余名囚犯便走上石桥,慢慢进入甬道之中。
张璘、王重任、梁缵三人跟在高骈身后,目光在陇西精骑身上不断打量。
瞧着那些军马膘肥体壮,望着那些骑兵身材粗壮有力,不免露出欣赏。
“虞侯,刘继隆手下精骑,可比关内道那些精骑善战多了。”
张璘直爽开口,但此刻的天雄军精骑并未有人反驳。
相比较官道旁边的陇西精骑,在关内道也素有威名的天雄军精骑却显得格外单薄。
明明陇西精骑并不高大,可他们的气势却压倒了精挑细选来秦州戍边的天雄军。
面对他们凌厉的目光,饶是天雄军的精骑,也不免下意识回避。
这一幕被高骈尽收眼底,不由心头一沉。
善战与否,只是眼神交错间便能判断出来。
陇西的精骑,比他在关内道围剿党项时所见到的凤翔、邠宁、灵武、泾原等镇兵马都要骁勇善战。
这样的精兵,若是在十几万神策军中挑选,也很难挑出一万人,更别说还是精骑了。
“这些应该都是刘继隆麾下的老卒。”
王重任说出了高骈的想法,可随着他们走出城门甬道,摆在他们眼前的一幕则是更让他们紧张。
自南城门往衙门而去,沿街左右尽是披甲执锐的劲卒。
左右各四排,沿街向衙门而去,其排头皆悍勇,凶气毕露。
更令人畏惧的,是这群甲兵身后同样有着身穿布衣的百姓。
哪怕手中没有兵器,身上没有甲胄,他们也敢持农具视军械,与天雄军咬牙对视。
“军民一心,这刘继隆还真是会收买人心。”
薛逵额角生汗,不免用余光打量自己麾下将士。
但见那些被发配而来的囚犯都小心翼翼的低着头行走,而天雄军的五百精骑,此刻也不免安静下来。
长街上,除了马蹄声和马匹的唏律声外,再无一人敢发出声音。
若是说城外精骑还能以老卒的借口来安定人心,那摆在他们眼前的这数千甲士则是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刘继隆善于练兵……”
一时间,但凡知兵的将领,脑中都闪过了这个念头,紧接着他们便感觉到了深深地寒意。
沿街甲兵看向他们的眼神说不上友善,只是死死地盯着他们。
薛逵、王宗会等人毫不怀疑,但凡他们有任何不轨企图,这群甲兵便会一拥而上,将他们这些人诛杀于此。
不到一里的路程,走得尤为艰辛。
“诸位请下马!”
斛斯光调转马头,率先翻身下马,而后下意识将手搭在腰间刀柄上,下巴微抬。
“我家使君有言,唯旅帅及以上可入正堂!”
王宗会闻言攥紧缰绳,可看了一眼四周甲兵,却还是点头称:“好!”
诸将下马,以薛逵、王宗会、高骈三人为首,紧随斛斯光背影走入衙门。
穿过正门,院中数十名明甲明盔的将领立马朝他们投来目光。
“窸窸窣窣……”
他们硬着头皮往里走去,甲片声窸窸窣窣。
十余步的距离很快越过,他们随斛斯光站在了正堂门前。
忽的,斛斯光走入其中,站到了堂内诸将末尾。
薛逵、王宗会、高骈、张璘、王重任、梁缵走入堂内,但见刘继隆侧身面对他们,陇西诸将则是沉着脸色盯着他们。
呼吸间,刘继隆缓缓转过身来,与薛逵等人四目相对。
上次交锋时,由于天色太暗,刘继隆脸上又有血污,因此高骈他们并未看清刘继隆面孔,只记得他声音威严,身材高大。
如今双方再度会面,却是能各自看了个清楚。
会面之前,薛逵、王宗会皆以为刘继隆这等牧奴出身的武夫,定然是个满脸横肉,举止粗鄙的家伙。
如今粗略一瞥,反倒觉得他天姿雄杰,有人杰之表。
愣神片刻,薛逵最先反应过来,率先朝刘继隆作揖:
“秦州刺史,天雄军节度使薛逵,奉朝廷旨意前来犒赏陇西诸将。”
“衙门外有朝廷所发配的三千六百余名囚犯,及朝廷用于犒赏诸将收复三州的四万匹绢。”
“刘使君及诸位将军的擢封,朝廷尚在议论之中,陇西军中将士的赏钱也不会亏待。”
薛逵说罢,刘继隆脸上浮现轻笑,但他不是笑薛逵,而是笑这大唐朝廷。
他在河西时,随张议潮、张淮深收复河西诸州,老老实实请表的时候,只得到了圣旨一张。
反倒是自己收复河临渭三州,不遵朝廷旨意,竟然得了如此多的犒赏……这还真是惹人发笑。
“果然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刘继隆在心底为张议潮叔侄惋惜,同时也更为庆幸自己跳出了河西。
思绪落下,刘继隆这才缓缓朝东边抬手作揖,嘴上不停:
“既是如此,那某便先谢过至尊隆恩了。”
他这番姿态令王宗会脸色难看,但考虑到刚才的一幕幕,他还是不得不低头沉默,生怕刘继隆盯上他。
“使君收复三州,解救数万百姓于水火中,某深感钦佩,仰慕使君久矣。”·
“故此,朝廷遣派天使时,某毛遂自荐,前来陇西,以得求见使君一面。”
“今日一见,只觉使君姿貌嶷然,从容弘雅,若是使君日后前往长安,不知使得多少长安闺花倾心。”
薛逵笑着夸赞刘继隆,给刘继隆都夸得有些肉麻了,心想还是这种读书人能脸不红、心不跳,词语不重复的夸人。
只可惜甜言蜜语背后是穿肠毒药,刘继隆不会因为夸赞而飘飘然,只会更加警惕。
饶是如此,他面上依旧装作十分受用:“薛刺史谬赞了,某不过是一介布衣,今日之所以有所成就,也全赖朝廷帮扶罢了。”
刘继隆坐回位置上,抬手示意为众人让座。
陈靖崇、尚铎罗等人起身示意薛逵等人入座,而薛逵也连忙笑着朝刘继隆作揖感谢:“谢使君赐座。”
待他坐下,他这才继续笑着作揖道:“使君的请表,朝廷已经在商议了,不过其中还是缺少了些许记载,例如将士们需要擢赏的武职,以及收复三州将领的功劳前后次序。”
“此外,至尊已经下旨,命各道、州、县开放与陇西商道,但朝廷还需要知道陇西有何商货,因此也需使君命人撰写书册,由某带回长安交予朝廷。”
他话语带着试探,刘继隆稍微想了想,便明白了他们想干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