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貌合神离 (第2/2页)
饶是如此,此地也不过驻扎了一千五百名天雄军罢了。
不过随着鲁褥月派人表露归降之意,薛逵一边向长安送去消息,一边调集秦州各县兵马齐聚伏羌。
大唐在秦州置天雄军五千余人,而今有近四千兵马聚于伏羌。
薛逵在伏羌已经等了三天,可监军王忠会却不准他拔营,执意要等高骈的三千神策军抵达才能开拔。
“三日!本使已经等了三日!”
“高千里到哪了?!”
衙门内堂,薛逵对堂内坐着的监军王忠会发出质问,王忠会却面色平静。
“算算时日,差不多也快到凤翔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低头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心里赞叹。
他手中之茶,是会州会宁军节度使索勋所赠,味道极好,只可惜产量不高。
若非他族兄是王宗实,恐怕他也喝不到这种清爽回甘的玩意。
也正因为他族兄是王宗实,所以薛逵即便气恼,却也不敢当众与他翻脸。
“凤翔?”
薛逵脸色难看,从凤翔到这里还有四百多里路。
按照神策军的行军速度,恐怕要八日后才能抵达伏羌。
自己从伏羌率兵前往渭州,最少两日才能抵达陇西,也就是十日……
想到这里,薛逵攥紧袖中拳头,尽量压着脾气道:
“那鲁褥月接连派来轻骑,想来是坚持不住了。”
“兵贵神速……如果我们再不出兵,恐怕刘继隆便要攻下渭州了!”
“呵呵……”王宗会轻笑道:
“薛柱国这话太重了,那尚延心、鲁褥月好歹也是纵横陇西十余年的良将,即便不敌刘继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丢了渭州。”
“区区十日,怕是连渭源都拿不下,更何谈襄武及陇西?”
“薛柱国放心吧,我已经派人催促高骈,顶多七日便能抵达伏羌。”
王宗会的话让薛逵几欲翻脸,但好在他养气功夫不错,硬是把脾气给压了下去。
“还请快些……”
薛逵催促过后便起身向外走去,而王宗会却视若无睹。
站在他身后的一名宦官躬下身子,轻声道:“阿耶,若是弄丢了临渭,恐怕至尊会怪罪……”
“怪罪?”王宗会轻哼道:“要是怪罪,也是怪罪薛逵,与我何干?”
王宗会这么说也是有底气的,毕竟王宗实在北司之中权柄甚重,仅次于马元贽几人。
况且至尊对那几人逐渐不耐烦,王宗实反倒深得信任。
这种局势下,至尊可不会为了临渭二州怪罪自己,要怪罪也是怪罪薛逵。
想到这里,王宗会看向旁边的茶杯:“对了,会州那边怎么样了?”
“回阿耶,会州的索勋倒是识大体,朝廷才吩咐他切断与凉州联系,他便立马下手了。”
“宫里瞧他识大体,已经开了几条官道,除了铁器外,其余粮食商货都与会州往来。”
“喔?”听青年宦官这么说,王宗会也意有所指:
“这么说,他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确实是,但他也派人给府上送来了不少新玩意。”宦官继续回答。
闻言,王宗会满意点点头:“这个索勋,是个识大体的家伙,不像那张氏叔侄……”
提起张议潮、张淮深,王宗会脸上露出些许厌烦。
张议潮和张淮深得了河西节度使及河西防御使,可却迟迟没有表态。
要知道,这陇山以西的地界,哪件事不是通过他王宗会上表天听的?
张议潮这对叔侄,仗着有人在朝中为官,全凭那人上表天听,完全略过了自己。
想到这里,王宗会心里便十分不舒服。
若不是忌惮这对叔侄手中有兵马,担心闹出乱子,王宗会早就出手收拾他们了。
“这刘继隆,好像是张议潮麾下将领吧?”
王宗会想到了眼下风头正盛的刘继隆,旁边的青年宦官也点头道:“是他麾下将领,不过听闻他为了让自家侄子坐稳防御使的位置,把这刘继隆赶到了兰州。”
“加上朝廷不给他兰州观察使的位置,他眼下在兰州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喔?”王宗会来了兴趣:“这么说,他对张议潮叔侄应该十分不满才对。”
“这……孩儿就不太清楚了。”青年宦官摇了摇头。
见状,王宗会颔首道:“你派人去会州,问问那索勋,看看刘继隆当下与张议潮叔侄的关系如何。”
“是……”
青年宦官闻言走了出去,不过在走出内堂的时候,他听到了花园传来咆哮声,显然是薛逵的。
他轻嗤一笑,随后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薛逵则是站在花园之中,额头青筋暴起。
“兵贵神速,这个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清楚,现在这么耽搁下去,临渭危矣!”
陇西位置重要,是陇西通往秦州唯一的官道。
此地南北皆有隘口,为东西两山相夹,又有渭河作为水源,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陇西拿到这里,也可以以此为支点进攻秦州,继而拿下陇道,威逼关中。
正因如此,薛逵并不想刘继隆收复临渭二州。
只是他们拖了这么长时间,临州丢失已经成为板上定钉的事情。
临州丢失无法挽回,至少要拿下渭州才是。
可是现在王宗会不断阻挠,就是要他等神策军到来才能开拔。
等神策军到来,黄花菜都凉了!
“我要上表天听,你派人把这份奏表加急送往长安!”
薛逵从怀中取出一封奏表,官员随之接过,匆匆向外走去。
不多时,一支轻骑沿着官道向长安策马而去。
在他离去后不久,又有精骑护送着番骑抵达了伏羌衙门。
正在气头上的薛逵不得不强压脾气,在正堂会见了从渭州赶来的番骑。
“薛刺史,我家乞利本催促,您如果再不驰援渭州,我们就只能南下走去岷州了!”
此次传信的番骑是一名小节儿,可见鲁褥月有多着急。
小节儿不敢说刘继隆已经打到了陇西,只是遮遮掩掩的说他们要去岷州。
尽管他不断遮掩,但薛逵还是听出了他话中意思。
“渭州还剩几座城池?”
薛逵沉声询问,目光却冷冽看向王宗会。
王宗会不以为意,只是端起茶杯抿了抿茶,露出享受的表情。
“自然在我们手上!”
小节儿担心薛逵知道真相会不去救援,因此强硬说着渭州还在他们手中。
闻言王宗会打岔道:“放心吧,天军已经在路上,不日便会集结于伏羌,西进受降。”
“你回去告诉你家节度使,让他再等十日,十日后本都监会为他表功,保他富贵的。”
“十日……”小节儿脸色难看,但想了想,却还是应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我便连夜赶回渭州,将此事告诉我家乞利本。”
“去吧……”王宗会示意他退下,并在他退下之后,目光挑衅的看向薛逵。
“薛柱国,本都监早就说过,鲁褥月、尚延心都是吐蕃良将,不至于被一个刚及冠的小将败逐。”
“这番人的旅帅都答应坚守十日,真不知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宗会此番言论带着三分嘲讽,薛逵怎么会听不出来。
只是现在他没有证据证实鲁褥月他们败退,所以只能任由王宗会嘲讽。
“王都监,本使希望你尽快催促高虞侯,且莫误了大事……”
薛逵起身冷言提醒,而王宗会却轻哼一声:“说了七日便是七日,薛柱国只管等着便是。”
薛逵闻言冷脸拂袖而去,那王宗会却也冷哼站了起来。
只是他才走了几步,却还是停了下来,对身后青年宦官吩咐道:
“派人传信,让高千里走快些,若是马车不足,准许他征调凤翔各州县牛、马作车,越快越好。”
“孩儿领命。”青年宦官应下,随后转身前去吩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