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四方来投 (第2/2页)
“好!”刘继隆高兴颔首,上去就是一个熊抱,把陈靖崇勒得咋舌。
好在他松开的比较快,这才让陈靖崇有了喘气的机会。
“张昶,给他记上。”刘继隆看向张昶,郑重道:“陈靖崇……折冲都尉!”
“是!”张昶高兴的为陈靖崇拿来一本新的文册,写上他的名字和官职后,便回头吩咐道:
“去端新的桌椅过来,让我们陈折冲也干干活!”
在他的吩咐下,后边的兵卒们连忙去端来桌椅,陈靖崇也接过毛笔与那本文册,对排着队的队伍叫嚷起来:
“有信得过我陈靖崇的,来这边排队!!”
随着他叫嚷,许多兵卒也发现了他,连忙改换队伍,跑来他这边排队。
马成他们看着这一幕,笑骂道:“好你个陈靖崇,抢我们的人!”
“哈哈,兄弟们愿意跟谁就跟谁!”
陈靖崇这话一语双关,他们这里来了那么多人,西大营那边就跑了这么多人。
似乎是在验证他的说法,一队精骑从昌松西门冲入城内,直奔衙门而去。
不多时,索勋翻身下马,气势汹汹的走入衙门之中。
张淮深正在正堂与李仪中、酒居延商讨事情,见索勋来了,张淮深也道:
“索刺史来的正好,我们在商议两日后进军会州的事情,且坐下一起商议吧。”
“进军会州?”索勋忍不住轻嗤,压着脾气作揖道:“节度使,西大营人都快跑空了,我们拿什么东征会州?!”
“索刺史,你大可不用夸大其词!”酒居延皱眉起身,驳斥了索勋的说法。
索勋瞥了他一眼:“酒居延,当年刘继隆是你麾下塘兵对吧,如今他成了刺史,你倒是巴结的挺快。”
“你自己说说,今日张掖、山丹、番和三军跑了多少人?!”
面对索勋的咄咄逼人,酒居延也起身驳斥道:“今日走的人,大部分都是独身兵卒,属于节度使与刘刺史约定之内。”
“况且他们只是去收复兰州,刘刺史也是我归义军中将领,不知道索刺史为何这么激动!”
酒居延这话把索勋说的没脾气,虽说私底下众人都知道刘继隆去陇西是自立门户,可明面上他依旧是归义军的将领。
归义军的将领带着归义军去收复陇西,不管怎么挑理也挑不出来。
张淮深和刘继隆的约定是他们二人的约定,如果刘继隆不遵守,那他也可以煽动军中将士随他南下。
这里除了张淮深,没有人有资格说刘继隆不尊军令。
“你……”
索勋脾气上来,却又挑不出理,只能怒目道:“那你说说,三军跑了多少人去东大营那边!”
“话不能这么说……”李仪中也帮腔道:“将士们要去东大营是他们的选择,况且收复会州也用不了那么多兵力,索刺史何必动怒?”
“况且我若是记得不错,将士们应该都把甲胄留下来了,真不知有什么好挑理的。”
李仪中还得带兵和刘继隆去兰州,他可不会为了索勋和刘继隆起冲突。
刘继隆越早拿下兰州,收复河临渭三州,李仪中执掌兰州的可能就越大。
“李仪中,你……”
索勋还想继续说,张淮深却皱眉道:“行了,索刺史如果要商讨东征会州之事就坐下,如果要说其它事情,那就先出去吧!”
西大营的事情,张淮深自然清楚,可他亏欠刘继隆太多,他也权当看不见。
反正收复凉州后,他麾下多出了数万汉丁,只要甲胄留下,随时可以再次拉起一支甲兵。
况且在他看来,若是日后自己能坐稳河西节度使的位置,到时说不定还能重新召回刘继隆。
当然,这都是他的想法,至于刘继隆的想法,他不得而知。
“节度使,并非我度量小,只是西大营一个上午就跑了四百多人,这还有两天时间,谁知道最后会跑多少人?”
索勋摆出事实,可李仪中却反驳道:“今日东大营召兵,去的人自然多,今日之后,自然就变少了。”
“李仪中你不要胡搅蛮缠!”索勋忍不住呵斥起他。
李仪中却冷哼道:“到底是谁在胡搅蛮缠,想来节度使看得很清楚。”
说罢,李仪中对张淮深作揖:“节度使,东征细节,还是明日再商议吧。”
“嗯,都退下吧。”张淮深起身向内堂走去,酒居延跟上。
索勋也想跟上,却被李仪中拦下。
“李仪中,你……”
“还请索刺史别胡闹了!”李仪中先一步打断索勋,随后低声道:
“索刺史,在下真不明白,你为何总是抓着刘刺史不放。”
“你现在应该做的,难道不是东征收复会州,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
李仪中这话倒是把索勋说得冷静了,而他也没有停下,而是继续道:“沙州才多大?”
“不过两万余口的沙州,竟然挤满了大大小小十余个家族,索刺史不觉得拥挤吗?”
“会州紧邻关内道,收复会州后,索刺史可以请朝廷移民戍边,用不了几年就能超过沙州。”
“如此大好前景摆在眼前,索刺史不去争取,怎么跑来与刘刺史置气?”
李仪中话中带着几分不解,毕竟会州对他这种试图享受太平之人来说,简直是一个绝佳的宝地。
紧邻灵州、北武州、原州,可以表态朝廷,从而获得支持,逐步坐大。
这种地方,怎么也要比兰州那种地方好太多了。
有时候李仪中都为刘继隆惋惜,毕竟去了兰州还得收复陇西,不知要消耗多少时光。
即便收复陇西,得到了陇西节度使的旌节,但吐蕃已然衰落,陇西注定得不到朝廷的支援。
刘继隆日后,恐怕也就只能守着个陇西过日子了。
那地方番多汉少,拿下了也不会太平。
想到这些,李仪中似乎看到了刘继隆日后蹉跎陇西的场景。
正因如此,他对不识好歹的索勋更加不满了。
他李仪中拼死拼活就为了一个兰州刺史,吃一口刘继隆功绩的边角料。
可索勋他老子为他夺得了会州刺史的官职,他竟然还不满足……
“哼!”
兴许是觉得自己没理,索勋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李仪中见状摇头,转身走向了六房衙门。
在二人分道扬镳时,张淮深与酒居延也来到了内堂坐下。
二人刚刚入座,张淮深便主动道:“虽说刘继隆有功绩于河西,可山丹的兵卒却不能全由他带走。”
闻言酒居延作揖道:“节度使放心,末将一直盯着的,只是张掖军和番和军中也有人投奔刘刺史,这……”
酒居延有些支吾,张淮深却颔首道:“别影响收复会州就行。”
“是……”酒居延松了一口气,随后与张淮深继续讨论起了东征的事情。
倒是相比较他们,刚刚冷静下来的索勋在返回西大营后,原本才冷静下去的情绪又被挑了起来。
他刚刚回到牙帐,便见张掖军的别将、校尉将他包围起来,纷纷诉苦。
“刺史,这才一天,我们团就走了十六人!”
“我们团走了三十人!”
“我们团也走了二十二人……”
“刺史,您把这边的事情告诉节度使没有,节度使怎么说的?”
当将领们七嘴八舌的汇报起来,索勋立马就恼了,语气也带着丝不耐烦。
“我告诉了,可节度使不以为意!”
索勋冷哼回应,随后扫视众人:“衙门那边我是不会去了,你们要是受不了,自己去寻节度使去!”
说罢,他推开众人,走入牙帐内坐下,而牙帐内的兵卒也为他端来了一杯茶。
原本索勋准备一饮而尽,可看到茶碗中的炒茶,他不由得想到了刘继隆,猛然将碗砸在地上。
“砰!”
陶碗碎裂,索勋脑中也闪过了李仪中所说的话,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刘继隆,等我得了朝廷的扶持,我看你还怎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