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121章 鄯兵鼓噪

第121章 鄯兵鼓噪

第121章 鄯兵鼓噪 (第1/2页)

“唏律律……”
  
  “都把绳子绑紧点,万一下雨就糟了!”
  
  “那边的用力些!”
  
  九月尾巴,随着嘈杂声在山丹城西响起,上万人的队伍从城门拖到了一里外,十分漫长。
  
  两千张掖军和四千张掖民夫,外加番和番人、俘虏等近万人。
  
  这支一万六千余人的队伍在停留多日后,最终选择了继续踏上归途。
  
  “你得多打造攻城器械,等来年焉支山雪融化,便先将攻城器械送往番和。”
  
  “我知晓,刺史放心!”
  
  城门口,张淮深与刘继隆交代着,刘继隆也给出了回应。
  
  除了攻城器械的事情,其它事情张淮深也没有什么可交代的,只是轻笑道:“等收复凉州全境,我们再来场庆功宴!”
  
  “好!”刘继隆回应,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
  
  瞧着他那模样,张淮深咋舌道:“你这模样生得倒是好,等收复凉州,打通河陇,我定要请叔父派你去长安报捷,看看你能拐多少个宰相、大员之女!”
  
  闻言,刘继隆有些尴尬的吸了吸鼻子,张淮深也爽朗一笑:“行了,不打趣你了!”
  
  他调转马头,最后看向刘继隆:“明年开春见!”
  
  “明年开春见!”刘继隆作揖回礼,随后便见张淮深策马离去。
  
  在他走后,悟真和索勋等人也骑在马背上慢悠悠来与他道别。
  
  索勋望着山丹城,感叹道:“若没有你,山丹也不会这么好,我们也不会这么早就动兵收复凉州……明年开春见吧。”
  
  “开春见!”刘继隆颔首回礼,目光看向了悟真。
  
  悟真眉眼带着丝笑意,与刘继隆对视几个呼吸后才缓缓道:“若是有机会去敦煌,记得去敦煌城南边的洞窟找我。”
  
  “一定会去的!”刘继隆轻笑点点头。
  
  在他说完,索勋与悟真便朝张掖抖动马缰,在他眼里渐行渐远。
  
  “哔哔——”
  
  “出发!”
  
  刺耳的哨声作响,这支队伍也总算开始出发。
  
  望着他们远去,刘继隆调转马头回到了山丹城内,立马开始了部署。
  
  尚铎罗、陈靖崇、张昶、崔恕、马成、李骥、斛斯光、郑处等人被他召集而来,将衙门正堂站满。
  
  目光扫视过后,刘继隆开始吩咐道:
  
  “尚铎罗,你率鄯州精骑押送三万石粮前往鄯州交付,多余的粮食换成军马。”
  
  “末将领命!”
  
  “张昶,你带第七团去祁连城和耿明交接一个月。”
  
  “末将领命!”
  
  “陈靖崇、马成、李骥、郑处、斛斯光……”
  
  “你们几人准备招募新卒,先招募两千人,我估计节度使那边肯定会准许山丹扩军,即便不准,届时将兵马划归张掖便可。”
  
  “末将领命!”
  
  三言两语间,刘继隆将山丹的军务给交代了清楚,而后看向崔恕。
  
  “投石机多多益善,能打造多少台就打造多少台,甲胄和石脂也要生产和收集,以便后续扩军。”
  
  “下官领命!”崔恕作揖应下,而刘继隆见状扫视众人。
  
  “密切关注焉支山雪季动向,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融化,都要第一时间汇报。”
  
  “明年开春,我们出焉支山,收复凉州,建功立业!”
  
  “是!!”众人热情高涨,而刘继隆也攥紧了拳头。
  
  收复凉州之后,他就得谋求河陇,在陇南扎根了。
  
  一旦他在陇南扎根成功,唐廷再反应过来,顶多就是夺走陇西五州,正好能切断自己和归义军的直接联系。
  
  到时候利用好尚婢婢,自己也就能在陇南有所作为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心里有些激动,可又有些不舍。
  
  张议潮、张淮深、张淮溶……
  
  这些人对他都有知遇之恩,他本该报答,可自己继续留在河西,只会被他们所牵制,眼睁睁看着归义军走向败亡。
  
  唯有跳出河西,自己才能救得了所有人。
  
  在他这般想着的同时,整个甘凉之地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中。
  
  尚摩陵、莽隆化、折逋罗、悉论钦、哲多悉别等人都在加固城防,为明年的大战做足准备。
  
  张淮深、刘继隆、索勋、酒居延等人也在练兵,制甲,制作攻城器械。
  
  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凉州吐蕃有多么骁勇,而是凉州那敦厚的城墙。
  
  好在番和之战中,折逋罗等人并未见识到山丹投石机发威的场景,故此他们的城防加固,还是在老思维的基础上加厚、加高。
  
  只有刘继隆十分清楚,配重投石机出现后,城池防守的历史进程就需要从夯土城墙进化为夯土包砖。
  
  只有这样的城墙,才能抵挡住配重投石机,不然下场就和南宋灭亡时大部分城池一样,根本无法阻挡。
  
  唯有像襄阳那种夯土包砖加绝佳地利的城池,才能在配重投石机面前巍然不动。
  
  正因如此,刘继隆开始加快对投石机的建造,而番和的酒居延也在不断收集巨石。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逝,到十月中旬时,河西大地终于下起了初雪。
  
  再往后,这雪也开始越下越大,就连山丹城旁的丹水都结冰了,百姓们也不再开荒,而是在初雪那几日翻了一次地后,便窝在家中休息了。
  
  十月下旬,敦煌的帛书送到了甘州,而这无疑掀起了轩然大波。
  
  “折冲……不对!现在应该叫刺史了!”
  
  “耿明、马成你们几个现在也是别将了。”
  
  “你都当上果毅了,还好意思调侃我们?”
  
  山丹衙门内,堂中的火盆并未驱散寒冷,在座的众人纷纷穿着棉衣大氅,说话间白雾弥漫。
  
  刘继隆坐在主位,用木棍扒拉着面前的火盆,不由怀念后世的暖气与空调。
  
  “行了,都别高兴了。”
  
  刘继隆放下棍子,看向陈靖崇、马成他们说道:“张昶那边来了信,说是尚铎罗暂时回不来了。”
  
  “回不来?”陈靖崇他们愣了下,愕然道:“这尚婢婢不会是见我们势大,准备翻脸了吧?”
  
  闻言,坐在一旁的崔恕也皱眉道:“说不好,毕竟鄯州紧邻湟水,肯定不会缺水。”
  
  “如今秋收,若是鄯州收割的粮食足够一年之用,恐怕他还真的不愿放回尚铎罗与鄯州的弟兄。”
  
  “娘贼的!”李骥骂道:“就知道这厮不是什么好货色!”
  
  一时间,众人都在骂尚婢婢,显然将尚铎罗及鄯州的精骑们当成了自己人。
  
  对于这场面,刘继隆打心眼的高兴,不过对于他们的猜测,刘继隆却摇了摇头:“应该不会。”
  
  “鄯州虽然休养了一年有余,但被论恐热糟蹋的耕地却没办法恢复得那么快。”
  
  “依我看,尚婢婢恐怕是想留下尚铎罗他们去攻掠廓州……”
  
  “攻掠廓州?”众人诧异,而刘继隆也继续道:
  
  “尚婢婢本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之辈,如今河陇人心失离,他又有我们相助,说不定在我们东进之时,他也招募了不少部落和甲兵。”
  
  “倘若如此,他自然会想着扩充地盘,而留着尚铎罗也就不奇怪了。”
  
  他话音落下,陈靖崇不免担心道:“可他若是不放回尚铎罗和鄯州的弟兄,那我们来年东征时,手下便少了精骑千人,实力不免遭到削弱。”
  
  陈靖崇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少了鄯州的这一千精骑,以甘州之力,顶多拉出一千五百精骑罢了。
  
  尽管凉州遭受重创,可番兵自小训练马术,而凉州又并不缺乏军马,只是维持不了太多精骑罢了。
  
  眼下生死在即,尚摩陵等人也不会干出惜钱粮而舍性命的事情。
  
  这么一来,他们想要再培养几百上千的精骑还是十分容易的。
  
  到时候城内两千甲兵死守,三千精骑在外伺机偷袭,这仗怎么看都不好打。
  
  更重要的是,甘州的轻骑并不如凉州多,放哨的范围也不如他们的远。
  
  若是要攻城,那目标位置太固定,很容易遭受突袭。
  
  三千精骑突袭五六千甲兵虽然损失会很大,可足够他们吃一壶了。
  
  若是甲兵死伤太重,显然会影响到刘继隆进攻河陇的战略。
  
  面对这种情况,刘继隆也沉默了片刻,而后才缓缓道:“放心,即便尚婢婢不想他们来,也得看他能不能留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