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104章 明目张胆

第104章 明目张胆

第104章 明目张胆 (第1/2页)

“呜呜呜……”
  
  八月的凉州,秋风送爽,草原渐渐褪去了葱茏,泛起了淡淡的金黄。
  
  牧民们挥舞着长鞭,将牛羊驱赶,不停穿梭于稀疏的草丛间,踏出一片片飞扬的尘土。
  
  牛羊们的叫声此起彼伏,似乎在回应着牧民们的呼唤,它们欢快地奔腾,尽可能啃食着所能见到的所有野草。
  
  草原上,偶尔可以看到成群的飞鸟掠过低空,它们的身影在天际划过优雅的弧线,似乎在为这片土地即将到来的冬日做最后的告别。
  
  远处,几十顶帐篷散落在苍茫的草原上,炊烟袅袅上升,与渐渐加重的暮色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卷。
  
  牧民们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沧桑,但此刻都被即将收获的喜悦所填满。
  
  他们知道,只有在这个季节里,让牧群吃足了草,才能在漫长的冬季里存活下来。
  
  因此,尽管草原上的风已带有丝丝寒意,但他们的心却是火热的,因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希望这个冬天,他们的牲畜能够安然无恙,希望来年的春天,草原能再次复苏,生机勃勃。
  
  由于节度衙的禁令,许多部落只能在姑臧南北五十里的范围内放牧,因此不免会生出牧场重叠的问题。
  
  这种矛盾,便需要远处巡哨的哨骑来解决。
  
  不过随着时间渐渐靠近秋收,北边的哨骑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他们不仅要担心西边的汉人,还得担心北边的回鹘人、嗢末人和东边时不时前来投奔的河陇族人。
  
  正因防务压力如此巨大,所以尚摩陵才会限制各部向北边放牧。
  
  得益于他的安排,整个凉州的反应都变得灵敏了不少,正如眼下……
  
  “哔哔哔——”
  
  忽的,刺耳的哨声从北方传来,一时间所有放牧的牧民脸色大变,而牧奴们则是恢复了双眼的神采。
  
  “北边的烽火升起来了,撤!!”
  
  “狗汉奴,你们想干什么!!”
  
  眨眼之间,大量牧民开始驱赶牧群向南逃去,而牧奴们却开始抢夺马匹,向北边狂奔。
  
  刘继隆两次东略的消息,早已在各城汉奴之间传遍。
  
  汉奴们也早就在私下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有势力入寇,那不管是西边的刘继隆,还是北边的称勒、杜噶支,汉奴们都会往西边逃跑。
  
  正如眼下,数以百计的汉奴抢夺马匹,在没有马鞍的马背上催马逃亡。
  
  一些牧户策马搭弓追击数百步,被射杀者十数人,而逃亡者数百人。
  
  对此,牧户们除了谩骂外便再无手段。
  
  他们驱赶着牧群开始南下逃亡,而汉奴们在向西北逃亡的路上,也见到了小股哨骑。
  
  在此过程中,他们不免又遭到了哨骑箭矢的威胁,但大多都是有惊无险。
  
  这些哨骑早已成了惊弓之鸟,点燃烽火台后便开始南下逃命。
  
  与之相反,汉奴们却成群聚集在一起,朝着西北不断搜寻。
  
  渐渐地,六七百名汉奴齐聚一处,而前方也出现了乌压压的一片。
  
  汉奴们驻马眺望,直到远方三辰旗映入眼帘,他们才开始了疯狂的挥手。
  
  “我们在这里!在这里!”
  
  “大唐!大唐来了!!”
  
  马背上,所有汉奴在见到三辰旗的那一刻热泪盈眶,不停挥动双臂。
  
  一伙塘骑朝他们这边策马而来,汉奴们激动的上前。
  
  “你们是什么人!?”
  
  策马而来的塘骑质问这群汉奴,若不是他们身上没有甲胄兵器,塘骑可不会靠他们这么近。
  
  “我们是南边的逃亡来的百姓,那群番狗见了烽火,全部往南边逃去了!”
  
  “他们要逃去姑臧!”
  
  “将军,我们能去山丹吗?”
  
  一时间,汉奴们都七嘴八舌的解释起了自己的来历,同时将情况禀告给塘骑。
  
  见状,塘骑伙长吩咐一名塘骑回去禀告大军,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塘骑监督这群汉奴。
  
  虽说都是同族,可防人之心不可无。
  
  昔年吐蕃攻陷河西时,也没少有汉奸策应。
  
  为了避免这是番贼的诱敌之策,还是得回禀大军,由折冲判断才行。
  
  “驾!驾……”
  
  塘骑策马返回大军阵中,不多时便来到了刘继隆身前。
  
  “折冲,前面有六七百名逃出来的百姓,他们说各部都驱赶牧群向姑臧撤去了。”
  
  塘骑毕恭毕敬行礼,而身负甲胄的刘继隆还没开口,此次随军出征的张昶便开口道:
  
  “折冲,看样子白亭海的那群嗢末人失约了。”
  
  “按照之前谈好的,他们应该已经入寇了才对。”
  
  张昶有些生气,嗢末人的失约,代表他们先前制定的计划被打乱。
  
  “不用着急。”
  
  刘继隆十分冷静:“我说过,战争开打,布置便先乱了一半。”
  
  “我本来就不指望嗢末人能牵制多少番贼,他们现在一定在某处草场,等着我们和番贼交战的消息。”
  
  “等我们和番贼交战,他们便会毫不迟疑的入寇昌松。”
  
  闻言,随军而来的李骥皱眉道:“可如果是这样,那昌松的番贼便会先对我们动兵。”
  
  “无碍!”刘继隆不能慌乱,所以不论局势如何,他都得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他抬头看向天色,心里掐算起了时间。
  
  见他不为所动,尚铎罗、张昶、李骥、马成等人纷纷露出了着急的神色。
  
  至于酒居延、陈靖崇和郑处则是在随张淮深,走南边的焉支山道进攻番和。
  
  刘继隆提前三天出兵,为的就是吸引除昌松以外的番兵。
  
  原本昌松的番兵是留给嗢末人牵制的,现在嗢末人失约,也就代表他需要牵制的兵力更多了。
  
  此时他的大脑如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不断计算各种作战方式和战术执行,就连呼吸都沉重了许多。
  
  随着一盏茶过去,刘继隆这才开口道:“把这群汉奴编为后军。”
  
  “折冲!”张昶等人瞪大眼睛:“他们之中说不定有番贼的探子。”
  
  “有就更好!”刘继隆沉声道:“按我的军令办,另外你们几人各率一团精骑,抓些舌头回来!”
  
  “是……”
  
  见刘继隆吩咐,众人便没有争论,四人各自领着二百精骑开始向四周搜寻,而刘继隆则是扎营原地。
  
  此次他率甘州八百精骑及鄯州一千精骑东略,虽说兵强马壮,可却依旧比不得凉州番贼。
  
  如何对付凉州番贼,他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但具体能否实施,还得看看凉州番贼的反应如何。
  
  从正午到黄昏,尚铎罗他们一直没有回来,而营地内的山丹精骑却已经吃起了胡饼。
  
  他们所带军粮只够吃半个月,如今在路上便已经吃了三天的军粮,只剩十二天所用。
  
  他们提前两天出兵,加上行军速度比张淮深快,因此张淮深所率兵马,按照约定将会在三天后率军出焉支山并包围番和。
  
  刘继隆要做的,就是在两天时间内,将番贼尽可能吸引到自己这边。
  
  一时间,他肩头压力变得沉重不少,而南边也渐渐有骑兵开始返回。
  
  他们的突进速度太快,姑臧外围的塘骑根本没有时间反应,直到他们突进到姑臧以北五十里外,烽火台才将消息传递出去。
  
  正因如此,一些速度不快的部落自然被他们所搜捕,裹挟着北上。
  
  尚铎罗他们四个团,八百名精骑最后裹挟着两个规模不大的部落北上。
  
  刘继隆在牙帐等待,不多时便见他们四人朝牙帐走来,身后还跟着两名四五十岁的番贼。
  
  “折冲,就搜到了他们两个部落,人数在一二百人左右,牧群也只有七八百。”
  
  尚铎罗先一步走入牙帐汇报,刘继隆侧目看向那两名部落头人。
  
  “带他们进来。”
  
  “是!”
  
  在刘继隆吩咐下,两名头人被带入不算宽敞的牙帐内。
  
  他们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身子有些发颤,目光时不时隐晦打量着刘继隆。
  
  “你们是姑臧的小头人,还是河陇投靠而来的小头人?”
  
  刘继隆用吐蕃话询问二人,二人闻言对视一眼,都不敢交代。
  
  见状,刘继隆冷下脸来:“我的时间很紧张,你们拖一刻钟,我就杀一百人。”
  
  闻言,一名头人立马交代道:“我是姑臧城内折逋都护麾下的小头人,请您不要杀我和我的亲人。”
  
  “我也是姑臧城的人,不过我是乞利本麾下的小头人”
  
  见身边人交代,旁边的小头人也跟着交代起来。
  
  他们这些部落,大部分都是依附城内官员的牧户,放牧的形式也基本以亲属家族的方式放牧。
  
  如果刘继隆真的一刻钟杀一百人,那他们整个家族都将覆灭。
  
  “姑臧城内的情况如何?”
  
  刘继隆沉声询问,随后又缓和了语气:“只要你们老实交代,我可以留你们一条生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