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归义非唐 > 第69章 功名难成

第69章 功名难成

第69章 功名难成 (第1/2页)

“呼呼……”
  
  大风凛冽,吹得地上飞沙走石,遮蔽了许多人的眼睛。
  
  祁连山范围内气候变化无常,刚才还只是阴天的祁连峡口,仅仅过了一个时辰,便刮起了山风。
  
  这山风刮的突然,阵中的尚延心忽的觉得有些不安。
  
  见摩禄赞率军护器械而归,他便眼看着摩禄赞策马来到自己身前,在其翻身下马后询问道:“如何了?”
  
  “回乞利本……”摩禄赞行礼道:
  
  “昨夜确实有汉奴的骑兵出城,末将也按照您的意思,放他们去张掖求援了。”
  
  “嗯。”尚延心颔首:“西北道路上的塘骑都布置了吗?”
  
  “放出十里,若有军情便会来告。”摩禄赞老实回应。
  
  一番对话,打消了尚延心的不安,他开始吩咐道:“大军埋锅造饭,午后留三千兵马围困此地,其余人随我去抢粮!”
  
  “末将领命!!”
  
  诸将应下,四千余河湟骑兵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埋锅造饭。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日上三竿到午后,千余河湟骑兵整装待发,祁连城内的张淮溶却唤来了刘继隆。
  
  刘继隆匆匆从城外返回城楼,便是见到张淮溶坐在主位,尚婢婢坐在一旁。
  
  “张司马……”
  
  他作揖行礼,张淮溶却面露愁容:“这番贼怕是要入寇甘州了,你有何见解?”
  
  张淮溶的话让刘继隆心里一沉,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们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除了趁尚延心轻视他们,破阵夺得了尚延心的大纛,其余时候他们都无法左右战场。
  
  面对四千余披甲骑兵,饶是他们再怎么玩出花来,也不过是鸡蛋碰石头罢了,昨日那战便是教训。
  
  “当下之局面,唯有城门据兵,观察番贼动向。”
  
  “倘若张刺史率援兵前来,那我军才能及时策应张刺史。”
  
  刘继隆话音落下,一道身影便急匆匆走入城楼内。
  
  “别将!番贼的塘骑有动静!”
  
  酒居延的话让众人立马望向他,刘继隆更是直接走出城楼,来到女墙背后向城外看去。
  
  只见数十名河湟塘骑从城西方向撤回,疾驰途中还不断吹响木哨。
  
  “来了!”
  
  刘继隆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连忙对酒居延下令:“走,出城!”
  
  一时间,祁连城上下军民纷纷浮现喜色,刘继隆他们也急匆匆出城,严整了队伍。
  
  同时,尚延心也见到了疾驰而归的塘骑。
  
  他们从远处疾驰而来,沿着阵中道路策马到牙帐前,翻身下马后连忙小跑而来。
  
  “乞利本,西北七里外出现唐军,规模不下二千人,大多都是甲兵!”
  
  “……”闻言,尚延心脸色不免难看起来。
  
  他故意放祁连城的骑兵出城,为的就是围点打援,可他没想到会来那么多援兵,而且都是甲兵。
  
  要知道,昔日吐蕃治甘时,甘州也不过两千余甲兵罢了。
  
  如今祁连城出现数百名甲兵也就算了,张掖还能派出两千甲兵驰援。
  
  一时间,尚延心有些吃不准自己是否要继续打下去。
  
  他不是担心打不过,而是担心伤亡太多兵马,致使自己在河陇地位下降。
  
  这样的想法不止是他一人所想,而是全军其余五名节儿都在这么想。
  
  他们面面相觑,最后分别看向尚延心。
  
  “乞利本,尚婢婢这厮提前一日到来,想来甘州也有准备,说不定已经抢收完毕。”
  
  “我军此战杀叛贼千余,又杀唐军数百,获甲数百。”
  
  “此等功劳,便是大论知道了,也不太好苛责我们,不如先回去鄯城,与大论从长计议?”
  
  一名节儿倒是给尚延心找了个台阶,尚延心闻言故作矜持:“这般走了,莫不是让他们汉奴嘲笑我不敢战?”
  
  “乞利本这是哪里的话,明明是这群汉奴龟缩城内,想要把我们熬到大雪时,现在不走,反倒是中了汉奴的诡计。”
  
  “没错!”
  
  “乞利本,我军先返回鄯城补充箭矢粮草,待日后再来收拾这群汉奴。”
  
  “对啊,乞利本……”
  
  一时间,几名节儿纷纷给足了尚延心台阶。
  
  尚延心闻言却还不放心,扫视众人询问道:
  
  “此战我们折损甲兵三百余,如果大论怪罪下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他的问话,一名东本行礼道;
  
  “我们虽然折损三百多甲兵,但甲胄都在我们手上,而且还从战场上缴获了几十套唐军的甲胄。”
  
  “依靠这些甲胄,回去的时候抓些鄯州牧奴,让他们穿上甲胄冒充甲兵就行。”
  
  “对对对……这是个办法。”
  
  东本的建议引得众人纷纷附和,尚延心见状也放下心来。
  
  只要回去保持五千精骑的数额,至少不用担心这五人有谁敢背刺自己,告状给论恐热了。
  
  “既然这样,那就撤吧。”
  
  “乞利本英明!”
  
  他话音落下,几名节儿便纷纷赞颂起了他,随后开始指挥大军携带战利品撤退。
  
  “撤了!撤了!”
  
  城外,一些鄯州骑兵和山丹军的兵卒高呼,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狂喜。
  
  此刻不论民族,他们纷纷激动对视,初次见面的隔阂也因此一战而消弭。
  
  马背上,刘继隆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尚延心要和他们死磕,但好在尚延心并没有那样的魄力。
  
  他目送尚延心率兵撤退,却没有下令让将士们上前收拢昨日被折辱的将士尸体。
  
  “尚都护,劳烦你派些马军去看看,这尚延心是真撤退还是假撤退。”
  
  “如果是真的撤退,那估计是张掖的援军到了!”
  
  “是!”
  
  刘继隆沉声吩咐,尚铎罗也不假思索应下。
  
  很快,数十名骑兵出阵尾随河湟骑兵而去,直到他们消失在天际边,刘继隆才开口吩咐将士们上前收拢昨日阵没将士的尸首。
  
  上千具尸体经过昨日的放置,已然生出了不少味道。
  
  他们的扎甲、皮甲都被扒光,衣服也被河湟骑兵扒光,当做毡子去了。
  
  刘继隆驻马战场上,目光所见都是昨日战死被扒光的将士。
  
  不管是鄯州还是山丹的将士,此刻都有一种难掩的悲伤。
  
  一时间,气氛不免低落下来,而刘继隆没有时间哀伤,他吩咐人将所有尸体就地掩埋,以免尸体暴尸荒野而遭秃鹫啃食。
  
  在他们收拾的同时,西北方向也忽的出现了一队手持精骑的塘骑。
  
  “哔哔——”
  
  “备敌!!”
  
  哨声作响,所有人纷纷松开手中尸体,执起长枪,团结一处。
  
  刘继隆眼尖,很快便辨别出了这队塘骑手中的旌旗面容。
  
  “是援军!”
  
  他开口传播,这让众人面露狂喜。
  
  “来了!!”
  
  “援军来了!”
  
  随着那队塘骑靠近,不少看到三辰旗的山丹将士纷纷拥抱高呼。
  
  “奉甘州刺史令,敢问哪位是张司马?!”
  
  七八名塘骑持三辰旗靠近山丹军,刘继隆策马作揖:“张司马在城内,我是山丹别将刘继隆。”
  
  “刘别将!”
  
  塘骑闻言朝他作揖,随后才道:“张刺史已经率援军到十里外,请刘别将转告张司马,派出精骑接应我军。”
  
  “尚延心已经撤走,我这就带精骑接应!”刘继隆颔首转告,同时吩咐自己身后的李骥将消息带去城内。
  
  与此同时,他向尚铎罗借马百余匹,率百余名甲士上马前去接应张淮深。
  
  他们向西北快走一刻钟有余,不多时便见到了西北方向出现尘烟。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一支装备齐全的军队浩浩荡荡开拔而来。
  
  凛冽西北山风中,大唐的三辰旗猎猎作响,张掖兵马以长蛇阵开拔而来。
  
  在大军前进路上,数百名外放的甲兵塘骑格外显眼。
  
  “止步!”
  
  刘继隆率甲兵驻队,没有着急上前。
  
  此刻,双方距离不过三四里,因此在一刻钟后,张掖军便来到了他们面前。
  
  兵卒们好奇的仰望他们,同时脚步不停的朝祁连城赶去。
  
  刘继隆率军驻马道路一侧,不多时便见张淮深等人从远处策马走出队伍,示意军队继续向祁连城开拔的同时,目光也看向了疾驰而来的刘继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