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 第二百三十六章:唐使已死,是非对错孤已无心过问

第二百三十六章:唐使已死,是非对错孤已无心过问

第二百三十六章:唐使已死,是非对错孤已无心过问 (第1/2页)

“这是父皇给房相他们的原话。”
  
  李治拿着长安来的急递,念完后如是说道。
  
  李承乾伸手拿起一颗荔枝,送入嘴里,爽口多汁顿时充满口腔。
  
  身边是一个美人,用纤细的手指,在剥着荔枝壳,挑出荔枝核后,放在瓷盘中的冰块上。
  
  “哥哥,怎么办。”
  
  “父皇是真的要打。”
  
  李治有些担忧的说道。
  
  他并不惧怕打仗,知道如今大唐军队的兵锋,高句丽不可能挡住的。
  
  但这相当于是圣天子亲征啊。
  
  天子亲征,只有一个结果。
  
  许胜不许败。
  
  如今大军还没有调动的迹象,就怕父皇心急之下,仓促用兵,准备不全。
  
  “劝是劝不住了的。”
  
  李承乾很清楚。
  
  灭掉高句丽,不单单是李世民一个人的执念。
  
  是李家帝王的执念。
  
  李家不管是李建成坐上皇位,还是李世民当皇帝。
  
  高句丽,都是必须要灭的。
  
  不单单是高句丽不听话,多有冒犯天威的举动。
  
  而是根源要从隋朝灭亡,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说起。
  
  大唐取代隋朝,要想证明比隋朝更顺应天命。
  
  不管是从民生,还是功绩上来。
  
  都要做的比隋朝好。
  
  隋朝完不成的夙愿,那是隋炀帝不行。
  
  我大唐来完成,我李世民来灭高句丽。
  
  大唐取代隋朝,是不是顺天应命,合该如此的呢?
  
  别小看这带来的影响与深层次含义。
  
  新朝踩前朝,那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如果前朝不坏,没有无能昏聩,你新朝凭什么取而代之?
  
  说白了,新朝要把自己粉饰的漂漂亮亮,打扮得跟个新姑娘一样。
  
  这样你立国才站得住脚。
  
  隋炀帝打不下来,导致隋朝覆灭的高句丽。
  
  李世民打下来了,他一个是证明自己的神武,另外一个为李唐江山打下法理基础。
  
  最后一个是减轻玄武门之变,引起的道德批评与猜测非议。
  
  你再如何说李建成厉害,人都死了,他还能爬起来做给你们看,他能打下高句丽?
  
  我李世民还活着,我把高句丽打下来了。
  
  事实明白的摆在你们面前,还说三道四,也不过是无能狂怒。
  
  所以。
  
  征讨高句丽,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
  
  李世民都必定会做的。
  
  只是早晚的问题。
  
  如今贞观十八年,大唐国力鼎盛,兵锋正威。
  
  李世民借这次走出长安,独自在北的机会实施征讨,阻力什么的,都小的不能再小了。
  
  他怎么会错过天赐良机呢。
  
  “哥哥,要不你上书父皇,劝说父皇暂缓,或者不要那么仓促。”
  
  李治建议道。
  
  “没必要。”
  
  李承乾摇头,“这事不是那么简单。”
  
  “背后有太多复杂的因素了。”
  
  李治顿了顿,他伸手捏了一颗荔枝,感受着冰爽可口的刺激,道:“臣弟不解。”
  
  “府兵改制,要检验募兵战斗力。”
  
  “朝中老将们,也在蠢蠢欲动,立功心切。”
  
  “舅父也要为今年的税收考虑。”
  
  “府兵屯垦在山东,山东世家如芒刺背。”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陛下要打,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心思。”
  
  “战事一起啊。”
  
  他感慨一声,道:“好多事情都会随之改变。”
  
  “有不知凡几的人会一步登天。”
  
  他清楚这背后的因素。
  
  李世民当然也清楚。
  
  他也在利用这次大势。
  
  ……
  
  七月底。
  
  李承乾前往上海县。
  
  这是他在江南的最后一个行程。
  
  走完这里,就要北上山东。
  
  李世民还是没有忍不住。
  
  正式下令,调动山东大军前往,命李道宗节制山东各地,运输粮草军械。
  
  这场大战不可避免。
  
  李承乾也只能是抓紧时间北上。
  
  他背着手,站在一处山坳上,眺望着远处的长江入海口。
  
  “这是个好地方啊。”
  
  李承乾感叹了一声,道:“叔父,往后这个地方,要多多重视。”
  
  “臣明白。”
  
  李仁功并没有问为什么,太子没有明说,是因为太子一句话能改变一个地方的兴衰。
  
  仅仅一个多多重视。
  
  上海县就要发展起来。
  
  萧瑀等人也听到了,心头暗自有了计较。
  
  “今日在上海住一晚,明日就启程前往山东。”
  
  李承乾道:“就不去金陵了。”
  
  “是!”
  
  太子卫队部分先行,前往山东开道。
  
  李承乾有点想从海上乘船,直达北方,前往幽州的。
  
  但这会儿的海船,风险系数太大。
  
  他想了想还是忍了。
  
  八月初三。
  
  李承乾越过长江,朝着河北道进发。
  
  与此同时。
  
  幽州。
  
  李世民正在召见手下大将,商讨征伐高句丽的战事。
  
  “陛下,刚得到一个消息。”
  
  上官仪俯身在李世民耳边低语,李世民听得脸色一阵变化莫测。
  
  “好胆啊。”
  
  李世民眼眸微微一眯,道:“我还担心太子有反对的意见。”
  
  “这下……。”
  
  “我倒是不急了。”
  
  “马上把消息传给太子。”
  
  “我很好奇太子会是什么反应。”
  
  上官仪应声下去。
  
  李靖有点好奇,却忍住没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